Google CSR 公益广告 益暖中华 一个鸡蛋
测试版
公益品网
测试版
一起公益
测试版
English 诚聘英才 退出 | 登录
2012年11月01日起,益暖中华网站已停止相关服务,详情请见谷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部公告。欢迎有兴趣接手其中任何项目的机构或公益组织通过网站联系我们,将公益精神继续传递。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公益之私议
公益之私议
2012-10-12  

发表人:西客

内圣外王 —— 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五年来通过“益暖中华”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见证了许多大学生的公益热情,时常会想和青年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和对公益的认识。希望提前说明的是,本文仅是一些个人思考,并没有足够系统的理论研究作为支撑,有些思想可能早有前人做过更清晰完整的阐述分析。笔者并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作为基础,无疑会有很多个人认知上的局限性,更不能逃脱我们所在时代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局限性。与大家分享,仅作参考,非常欢迎有识之士指出其中的谬误。不论在今天或未来,欢迎大家对此文提出批评、斧正,以期共同提高。

如果此文能让年轻的朋友们有所思考,请仅以此作为借鉴,独立思考,挑战其中的观点、认知。我们都是公益事业中的新人,都在探索、尝试、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如果希望了解一些相关背景,可以先阅读《为明天播种》、观看视频《183秒感动》

 

一、什么是公益

2006年前后,国内的各类媒体上“公益”这两个字的曝光程度还非常之低,所谓“慈善”还基本停留在捐赠的层面,而“企业社会责任”更是鲜为人知。在信息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汶川地震、饮食安全、基金会困境等事件把与公益相关的理念越来越多地带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今天的电视报纸及网络中以公益为名的活动已几乎无处不在。

在探讨对公益的个人理解之前,先谈谈什么不是公益。

如今在媒体中出现的“公益”常常变成了一个带有营销性质的时髦形容词,甚至有被滥用的倾向。每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字眼,可以思考一下这是不是穿着公益外衣的商业行为?是否有利益交换?是不是以公益为名的宣传营销?另一个类似的现象是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或商业活动用招募志愿者的名义获取免费或低价劳动力。希望青年朋友在报名志愿者前先考察一下活动本身公益性质的真实性——自己做的是真的志愿者、还是以志愿者为名的临时工?时常有本身缺乏公益性的活动被人为地嫁接上一些“公益”元素,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先以某种形式赚钱、再进行部分捐赠”;如果仅以最后捐赠为衡量标准,则所有商业项目和非公益类项目类几乎都可以通过捐赠而被归类为公益项目。这一点我们在“益暖中华”大赛的预赛评语中有更多细节案例,这里就不赘述了。

在社会机构的层面,也有时候我们会将法律上的义务与公益混淆。公司纳税是法律义务,不是公益;企业不破坏环境是法律义务,不是公益;公共教育机构提供教育资源是法律义务,不是公益;公共医疗机构救死扶伤是法律和道义上的义务,不是公益; … … 同样,政府和国企使用纳税人的钱建设国家、改善民生(例如扶贫、发展教育等等)也都是法律义务,不是公益、不是慈善。

那么什么是公益?在平常状态下,“公益”所指的应该是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隐藏潜在商业利益、不暗含利益交换、且本不在法律责任内的回馈社会的行为。

很多时候“公益”与“慈善”也被混同使用,虽然它们其实有很大差别。把它们做一个简单的对比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公益。在中文的语境中,慈善更多是施予性质的,而公益则更多是共建性质的。慈善的主体是有资源的个人或团体,其内在的慈悲诱发外在的善举。主要模式是有资源的一方向资源匮乏的一方提供帮助,很多时候是以资源单方向流动转移的形式完成的。提供资源的一方无形中成为了主导者,在互动形式和心理定位上与受助方是不平等的。公益可以包括慈善,但是字面上公益可以理解为建立有公众利益的事业,强调的是所有参与方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说即使有主导者,主导者本身也是受益人群的一部分,不再是单方面地施予。因此所有参与方都平等地参与共建。资源不再是单方向流动转移,而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创造、建设。因慈而善,为公行益。一位来自法学院的实习生告诉我:“公益与慈善的区别还在于,慈善自古就有,而公益则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强调公民参与社会的自我治理。"

在此基础上,平时我们所谈到的公益善行以及非营利机构或基金会的工作可以定义为狭义公益,而许许多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事业都可以容纳在广义公益内。一个普通的例子就是以IBM、英特尔、微软、惠普、苹果等公司为代表的个人计算机技术产业,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彻底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为整个社会创造了无法估量的财富,并继续在改善全人类的生活。有多少非营利机构或基金会为社会所带来的福祉可以与之相比?虽然上述企业和产业,出现在市场上时的目的是盈利,但是他们中的个人或部分集体秉承的理想超出物质利益,在公司创造利润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些行为为社会创造出大量财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希望提醒有志于公益事业的年轻朋友们大可不必狭隘地理解公益:因为努力地去创造社会财富本身就可以是一种公益行为。在学校、在医院、在政府、在企业,都可以把自己的岗位当作一份广义的公益事业来做(前面谈到的不属于公益的类别指的是机构层面,这里说的是个人的层面)。公益所面临的众多社会问题,根本症结常常是源于社会资源:一是社会资源的创造,二是社会资源的分配。如果整个社会能够有更多资源,也就有更多可供分配,很多公益涉及的社会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如果你有能力创立一家为社会纳税、提供就业岗位、创造物质财富的公司,不管盈利多高,你的内心都可以是在做公益;如果你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不管你所在的机构是多么的“非营利”或“公益”,你都需要重新评估自己是否在浪费一份宝贵的社会资源——你自己。

 

二、企业社会责任

谈到了公益,特别是广义公益,也就需要谈一谈“企业社会责任”。

简单地说,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成四个基本层面来讨论。第一是对其产品或服务的用户负责。这也是企业的基本法律责任中的一部分:保证产品的安全、服务的诚信、保护用户的基本权益。以食品行业为例就是食品安全,以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为例就是保证搜索结果排序的诚信。第二是对其客户负责。客户是指为产品、服务向企业支付费用的一方。很多时候企业的客户与用户是重合的,比如在食品行业,购买食品的一方往往也就是消费食品的一方。但有时付费的客户与消费的用户是两个不同的群体。比如在网络媒体上,大部分消费信息的普通个人用户是不直接支付费用的,企业获得的收入来自支付广告费的公司客户。对客户的责任就是尊重及保障他们应有的正当商务权益。第三是对员工负责。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要保障所有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尊重其人格、提供相关福利待遇、不利用企业的市场地位或相对于个人的强势位置侵害员工个体的权益。第四是超出企业本身、针对社会的责任,这里又可以分为基本责任和道义责任。基本责任是法律要求内的责任,比如依法纳税、不污染环境、不制造虚假新闻信息等等。道义责任是不在法律要求内但企业赋予自己的额外责任,大多数的时候以回馈社会的形式实现,比如对灾区的救助、对教育事业的财力物力支持——这也是大多数人在听到企业参与公益时最容易联想到的行为。

暂以谷歌公司举例说明。对用户负责主要由产品和技术部门主导,确保搜索结果等服务公正客观、不以公司本身的主观意志或商业利益为导向,避免损害使用者的利益。对客户负责主要由广告部门主导,保证广告客户不会因为虚假点击而遭受经济损失。对员工负责主要由人力部门主导,保障员工的应有权益。关于超出企业本身、对社会负责的部分,其基本责任由公司的文化确立,力求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代表公司的一言一行,实现一家“do no evil”不作恶的公司;其道义责任则是由google.org等由公司设立的机构或部门来完成,在中国大陆,企业社会责任部正是肩负了利用公司优势资源来回馈社会的责任。

在一个企业选择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计划时,或者说确立公益项目时,很关键的一点是自问这是否利用了企业的自身独特优势?如果做其他公司同样能做好的公益项目,虽未尝不可,但很可能没有发挥自己公司的优势资源。仍以谷歌企业社会责任部为例,利用互联网和新技术模式改变并促进公益事业就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为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正名也很重要。

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不是市场营销,不应该是为公司打广告;CSR不是媒体公关,不应该是为公司建立口碑;CSR不是政府关系,不应该是为公司赢取政策支持;CSR不是人力招聘,不应该是为公司网罗人才。当一个CSR部门是“为公司”做事,那就要考虑它是不是名副其实。更纯粹的CSR应该是“利用公司”的资源来回馈社会,它应该忠实地反映一个公司的“良知”。

遗憾的是当下绝大部分企业中的社会责任团队(CSR)都向市场营销、媒体公关、政府关系、人力招聘等这几个部门之一汇报,他们在公司内部的位置就必然决定了他们工作的主要方向。

 

三、公益的私心

做公益的人越来越多,但每个人的初衷不尽相同,也容易招来各种猜测和议论。

公益要想健康发展,首先要走下神坛,从每一个做公益的人开始。

每一个做公益的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其实是自私的:这不是褒贬,而是我们都逃不开的人性的一部分。无论每个人的出发点是什么,我们做每一件“善行”,都是因为它给我们自己带来了快乐。这个快乐有可能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关注,有可能它填补了我们儿时的缺憾,有可能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也有可能满足了我们内心自我实现的诉求。甚至那些表面上损失了自己的时间、金钱、利益、或其它物质或非物质财富的人,如果不是在其内心获得的满足感能够超越这些外在的损失,他们都大可不必、也不会去选择这些“善行”。公益不等同与牺牲,即使那些所谓的自我牺牲往往也是为了得到关注或自己内心的满足——因为自己的牺牲而能够在内心赋予自己一种崇高感或者升华的快感, 这也是获得自我价值认可的一种途径。在基本物质诉求得到满足后,一个人需要的是内心的满足,很大程度上是个体对自我的认知、认可、和尊重的需要。通过精神层面变化而获得的潜在的自我认可与尊重所最终带来的满足与快感,能够填补那些通过简单物质享受所无法继续满足和企及的内心需求。所以归根结底我们内心其实是在选择能让自己的愉悦感受最大化的事情。

所以一个想在现实中做公益的人千万不要给自己套上光环,神化自己、崇高化自己的行为。在虚幻的道德泡沫中漂浮只会给自己一份不切实际的幻觉,好高骛远、自命不凡,以至于回归真实时会有难以承受的落差。要探寻自己参与公益的真正原始动力,哪怕那只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需要被满足的虚荣心,也必须勇于面对。只有当明白自己只是选择了许多自我满足的方式中的一种,并无与他人不同的所谓的崇高,不给自己一种虚幻的道德优越感,才能够更脚踏实地、带着平常心去参与公益。

关注他人做公益的人也不要把做公益的人推上神坛,道德绑架,要求他们成为完美的人。没有人是完美的。在一件事上行了善,不等于这个人就一定要事事明白。当做公益的人被道德绑架,被要求十全十美,大部分人就会望而却步、远离公益,而这恰恰是对公益事业巨大的破坏。鼓励所有愿意回馈社会的人,允许每个人的初衷各不相同。要让所有平常人都可以参与,都可以被包容,都不必担心自己会被其他人道德审判。公益行为还是就事论事比较好。

在一个成熟的公益环境中,做公益就是个人选择的一份工作,可以获得正常的收入,而优秀的公益管理人才还会有优厚的待遇。如果希望公益更正常地发展,民众就需要认识到公益从业人员没有真正不同于其它行业,同时理解他们获得有竞争力的薪水和待遇是非常正常和必要的条件。当社会对公益回归平常心,公益的光环隐去,无声地渗入每个平常人的生活常态,那才是它真正健康发展的契机。

 

四、公益的目标

在积极投身公益之前,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我们从事公益、参与公益,希望达到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它的核心涉及人性,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性本善、本恶、还是本无?不管是以单个个体来考虑,还是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我们的内心都同时存在着善与恶。假设我们相信每个人都不是神,那么或多或少我们的内心都有自己的阴暗面,或者说兽性的一面。当我们扪心自问,都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发现欲望、自私、妒忌、残忍、甚至是邪恶。这有可能是千百万年来生物残酷竞争,物种为生存斗争进化所带来的必然后果,烙印在我们的生物DNA中。人类历史上一次次人为浩劫证明了作为物种我们与邪恶共存。与此同时,即使是被认为是最邪恶的人,心中也有向善的种子,也会有恻隐之心、爱的源泉。人类一次次战胜人为浩劫的历史恰恰佐证了作为物种我们与善共存。这正是我们超越其它动物,脱离弱肉强食的生物本性,成为“人”的灵魂基石。

也就是说,作为个体我们都有与生俱来的兽性与人性。于是生命中有了无数人性与兽性的斗争,个人的修炼成为了超越自我兽性、使自己更“人”的永恒旅程。

在个人的反省、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与他人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如何对待同类的其他个体。这里最基本的可以接受的行为准则应该是不伤害、不妨害他人。进而是尊重他人,比如每个人的人身自由。最终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个体意志与选择,理解任何对心灵和个体意识的操纵、扭曲、甚至强迫都是对一个生命真实存在的扼杀。每一个生命只有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自由的思想与灵魂,他才是一个真正存在过的人类个体,才真正地“活”过。假设我们真的相信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与我们自己的生命同样美丽、同样珍贵,那么我们就会帮助其他心灵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真正的自由,得到真正的人的生命。

法律划定了一个社会最低的道德标准,良知则尝试诠释一个社会最高的道德标准。我有一位哲学老师曾说:几千年来人类的科学、文化、艺术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人类的道德水准几千年来并没有进步。就像今天的我们共同生活在这小小的星球上彼此为邻,依然把战争作为工具;并没有超越几千年前一个狭小岛屿上部落之间的械斗。超出个人,就要思考作为一个单一物种的人类如何提高我们的整体境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如何面对和处理个体与物种的关系、如何把关注点从单个个体转向整个物种,也就是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

从一般理解而言,公益最终是为了一个更好的人类社会而努力。什么样的社会可以定义为更好?历史上有过无数辉煌的王朝、帝国、政权,我们怎样去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太多的关注集中在一个社会的最高点,就像一座城市的最高建筑。其实一个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看生活在它最底层的人、最边缘的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自由度才能定义这个“人”类文明的高度。奴隶们建造的金字塔再辉煌,思想禁锢下的诗篇再优美,也不能等同于社会的进步。如果有一天,国与国之间的年度竞争不只限于体育竞赛的金牌和GDP的规模,而同时包括残障人士的生活水平、所有边缘人群境遇的改善程度、社会底层的独立思考能力,作为一个物种,或许我们可以说自己的文明小小地前进了一步。

文明的进步是从每一个个体开始的。即使再善良的人,在遇到足够强大的诱惑或足够邪恶的环境时,都可能被诱发出使自己惭愧的行为,甚至兽行;同样,那些所谓的“坏人”,也都可能在一个有足够支撑和充满爱心的环境下被唤出心灵深处的温暖、人性。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甚至不可抵抗的。个人的生活智慧就是避免那些负面的环境,拥抱那些积极的环境。法律的功效就是限制那些突破底线的行为。作为公益的一部分,我们能为社会所能做的就是帮助规避、消除那些能够诱导出人类本恶的环境,共同创建能够引导出人类本善的环境。

 

五、公益与教育

如果把人性与人类社会作为公益的终极目标,那么没有比教育更重要的主题了。这里说的教育并不只局限于学校的教育,而是更广义的通过任何途径所获得的教育。它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了每一个人的思想,也就是这里“人”的定义。

“益暖中华”公益创意大赛其实就是一种形式的公民社会教育。它通过比赛的形式,吸引大学生的参与;通过三轮比赛,引导大学生学习项目策划;通过暑期实施,让大学生接触社会的真正问题,通过尝试和反思得到自己的成长,让关注社会的青年人最终成为社会的主流,建立和完善我们的公民社会。

通过接触参赛大学生,我们深切感受到他们正是需要得到独立思想自由的一代,正是需要成为真正完整的“人”的一代,获得真正生命的一代。这是一个需要更多突破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独立思考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不同声音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更多勇气、更多质疑的时代。这些转变要从大学老师开始、从大学开始、从治学理念开始。“大学的老师们不需要同质化,有差别,价值多元是好事。 ”(摘自网上流传的徐斌老师的演讲,真实性未经确认)。中国的高等教育需要一所“鲶鱼”大学,突破现有的框架,为年轻人的教育成长树立新的参照体系。甚至不必称之为大学,一所没有文凭的四年制培训班就可以颠覆性地改善高等教育。希望能有机会见证甚至参与这个梦想。中国仍需要一次启蒙运动,一次人文精神的崛起,一次“人文复兴”。

高等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栋梁的摇篮。而每一棵参天大树都来自幼苗。随着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进步,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一个人的婴幼年和孩童时代对其一生有着多么深远且不可替代的影响。婴幼儿时期的成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根。一个成年人的人格与性格特征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回其婴幼年成长时的烙印,甚至还原他的成长环境:每一个成年人都是他婴幼年时代环境、经历的产物。作为父母,能够赋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健康的身体,自信,安全感。有了内在的自信与安全感,乐观的精神和阳光的心态就能长相陪伴。反之,幼年时的心理阴影也可能长时期伴随一个人,成为成长路上的曲折,甚至成为成人阶段难以逾越的鸿沟、犯罪的原始基因。这一阶段的失误,往往是在成年阶段无法完全挽回的;同样,在这一阶段的耕耘,也能在成年阶段得到无以比拟的收获。因此作为社会,我们需要责无旁贷地关心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全,因为他们就是这个社会的未来。给他们创造最好的生活环境、配置最好的教育资源,才是真正关心国家未来的政策。如果我们真心相信孩子们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最重要的投资,那么无疑应该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进入幼教、小学教师等相关行业。当这些职业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尊重,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岗位之一,对应地获得社会中相对优厚的待遇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市场的力量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来参与建设我们的未来。

有很多时候公益组织其实不应越俎代庖去从事那些本该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例如修建学校、医院、公路。因为在有些情况下当公益组织做了这些事,反而降低了政府自身完成职责义务的压力和动力。但公益力量有100%的责任去推动和监督正确的政策方向,促进政府和社会更理性、更人性化地去对待社会问题,包括通过借助社会力量完成本应属于政府的事业来敦促更积极的政府行为。

 

六、 做公益的心态

有一句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实这句话反之亦成立。也就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一位好朋友告诫我:对人要宽容,你不能宽容时往往是因为你没有理解对方;没有理解对方时往往是因为你不够谦虚,先入为主,没能够虚心倾听了解对方。我们产生恨意往往正是因为我们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虚心去倾听、关心,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理解、感受,没有足够的胸怀去容纳、谅解。

谦虚、理解、宽容。

做公益的基础是悲天悯人的情怀,是感同身受的能力。

在这个基础上,良好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走得更远、更愉悦。对青年人来说,最需要的心态是:不要急。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快餐文化成为了大多数人的追求,包括在公益领域。而任何领域中真正获得成绩的人都是少数,跟随大多数人奔跑的人往往无法找到自己的优势。而恰恰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一点点与众不同的踏实就可以使一个人崭露头角。对于绝大部分年轻人,最好的建议是:先学习积累、后回馈社会。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社会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这时急于投身公益,或许是盲目自信,或许是潜在的不自信,也可能仅仅是半瓶水的浮躁。当你获得更多的能力,更可以以数十百倍的效率来回馈社会。磨刀不误砍柴工。要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最终一定会为社会发光发热。

“一个成功的项目,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和资源,更需要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完善可行的推广策略。而公益最终所需要的也许是更深厚的底蕴积累和更宽广的胸襟境界。” 大学生朋友们可以了解一下潘文石教授和他的团队保护濒危动物的案例。没有足够知识和积累的公益很容易片面甚至适得其反。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旅行者善意地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糖果、文具,然而旅游丛书《Lonely Planet》就专门提醒游客不要在尼泊尔随意给孩子们发放糖果铅笔,因为这会给他们养成不好的习惯并带来一系列不健康的心态。在公益的路上,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善意的错误,很多貌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都需要非常深入地研究和思考,每个人都只有在不断学习积累和认真调研后才有发言权。瓶装水的塑料瓶、一次性杯子的用纸、清洗玻璃杯使用的水和洗涤液:哪一种喝水的方式更环保更合理?

不求甚解是公益智慧的天敌。不倾听他人、不认真理解就武断地下结论,甚至批评,就会有文人相轻的嫌疑,并不利于公益领域。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一定要基于真正理解对方观点的基础上。有时通过一个质疑,就能够看出提出问题的人并没有去认真阅读相关文章,也就不必有问必答,更不必百口莫辩。生命的时间有限,不必浪费在无谓的辩解上。

希望有志于回馈社会的青年人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在生活的道路上学习知识、吸取精神养分。今天看似微小的进步,长期不懈的积累后会变成巨大的优势。两条起点相同的直线间的角度差距再小,无限延伸出去后终将有千里之遥。有一次和学统计学的朋友聊天,谈到对冲基金(Hedge Fund)的投资。他说在每一笔单独的投资中只需要有微弱的优势,哪怕只有51%的胜算,只要能保证这微弱的优势,将许多笔投资累计起来计算就将是巨大的赢利。从数学上讲,其实不难理解:1.01 的 n 次方可以是一个比 1 本身大许多倍的数字。换句话说,百分之一的优势在千百次持之以恒的积累后就变成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优势。这个简单的道理在生活中也非常的适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我们怀疑机遇偏向谁时,不妨记住这“百分之一的优势”。放眼未来,以时间和历史为参照系来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

这个时代并不缺少想法天马行空的人,但只有少数人识别途径或劈山开路将梦想一步一步付诸实现。也就是很多人身处A,清楚地知道希望到达B,但不知道如何从A到B,或是没有去真正地认真思考规划这条路线。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公益的道路上,都会有无数的荆棘当道,需要我们正视现实,正视这些困难,有勇气去面对它们。

不要抱怨,抱怨从来没有改变世界。远离爱抱怨的人,他们只会把你变成他们中的一员。不断思考,相信反省的力量。切忌骄傲,切勿放弃。不要在自负与自卑间徘徊;鼓励自己自信自尊、自强自勉。打消施舍与人的心态,不要居高临下。打破自己的光环,不要用道德优越感催眠自己。不必太在意奖项、荣誉,不要被虚荣蛊惑。感谢批评,勇于面对。不必太在意误解,不要被舆论和诽谤左右。Don't let what you can't do interfere with what you can do(人有力所能及、亦有力所不能及,放手做好能及便是。)如果你还不够强大,就学会低调,它能保护你的心灵、不被闪光灯和高调的心理需求所左右、不在掌声与谩骂中迷失自我。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学会赏识他人。不要害怕犯错。明天你不会比今天年轻,也不会比今天更有本钱犯错。明天太阳照样升起。人生同一终点,享受属于自己的过程 。不要刻意追求与众不同,那反而会使你显得肤浅。不要以为别人是因为成功才有了好心态,往往是因为他们有好心态才会成功。

人生不是赛跑,公益也是一个发现自我的旅程。通过看世界、体验不同生活来提高自己,这是科技时代赋予我们人生的一份史无前例的礼物。古人进一趟县城就可能需要几天时间,进京赶考要以月来计算,而今天的我们可以在一天之内到达几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只有好好利用这被大大缩短的时空距离,才能不愧对祖先、不愧对生命、不愧对这个时代。

 

七、结束语 —— 永恒的真理少、永恒的变化多

今天的世界变化如此之快,我们只能拥抱变化、享受变革才能更适应这个时代。今天的真理也许明天就会被推翻。这篇文章里的许多内容也都可能很快失效。希望公益领域不断进步,推陈出新、化茧成蝶。

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它反射的行为来自于我们自己内心的驱动。公益就是这面镜子里的一片净土。

这是一篇可读性不高的文章,纯属个人总结。推荐大家读一篇短文,是我们的一位实习生在09年所写:《爱是永无止息——一条简单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