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决赛创意计划评审意见 |
2010 年"益暖中华"谷歌杯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在全国高校中得到广泛关注,共收到来自 1060所高校超过18200个创意提交,其中来自506所高校的1511个创意通过了预赛,进入复赛;有227个创意通过复赛,进入决赛。我们鼓励大家浏览历届大赛中决赛胜出项目的创意公布,或者通过大赛官方网站的站内搜索查询历届大赛中类似的项目,互通有无、共同成长。大赛网站针对每个项目对外公布的评语仅为该项目所有评语中的一部分,一般仅为一些常见和普适性的评语,主要目的是用于引导未来参赛团队和项目的修改。针对每个项目独有的特定评语,绝大部分并未对外公开。在这里我们给出一些在评审过程中发现有代表性的值得鼓励的做法以及在以后的比赛中需要避免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在计划的具体内容方面,很多团队在决赛计划中能明显看出同复赛计划相比团队已经完成的工作。比如前期调研更加详实,对实施地等有了更具体细致的描述;合作机构由“口头承诺”变为“书面承诺”,或者原来没有具体联系人的合作机构已经补充了详实的联系方式;更多的团队则针对复赛的评语进行了修改,充实复赛中不够详尽的部分;或者在博客中不断更新团队的进展并且在补充信息中写明了这些更新的内容;特别是针对可行性和安全隐患等问题的评语作出细致的描述和预案,这些都体现出参赛团队在填写计划时的严谨以及在依照计划执行时认真的态度。
然而,另外一些进入决赛圈的团队项目暑期实施时必要的合作机构尚未完成联系工作;完全照搬照抄了复赛的计划,没有针对评语进行任何的修改;也没有依照自己的计划进行任何的工作并且体现在决赛文档中;有非常个别的团队甚至决赛计划还不如复赛计划完整和详细;还有个别计划写得很好的团队,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按照大赛的要求及时提交参赛队员的详细信息,这些都是今后的参赛团队要尽量避免的失误。
此外,过去曾经参赛甚至获奖的团队,本应拥有相对有利的条件。比较可惜的是,评委在对个别团队过去经历的查阅过程中,发现有未遵守大赛实施守则的现象。如:在项目相关印刷品、宣传品、媒体报道、喷绘等对外展示中没有标明大赛的公益支持,没能尊重大赛的实施细则。(注:根据大赛暑期项目实施守则,以上条目不需包括谷歌杯等公司名称及信息,但必须包括“益暖中华”公益创意大赛等公益标识;详细信息请获奖团队参照《获奖项目执行守则》)。
在预算填写上,大部分团队都提供了非常严谨节约令人信服的预算,并且在备注或者博客中写明了预算的详细项目和花费方式。有一些共性问题我们已经在评语中写出,比如“项目预算多用于做现金资助和奖助学金的设立,而非用于项目本身”,或者列支了一些没有名目的所谓“应急”资金。在资金使用上,大赛要求团队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预算未列支的花费时必须向大赛工作组做书面申请,得到批准的资金,在赛后会给予报销。
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少数很有创意的项目没有按照评审小结的意见提交严谨负责和勤俭节约的预算。某些具体表现比如,预算中某些项目的单价同市场价格相比严重偏高,如,50元一把的雨伞;或是列支了项目实施中并非完全必要或者仅仅需要短期使用的昂贵设备。还有如预算中的部分单项如餐费,宣传费用等明显偏高。这些都会使团队的严谨和诚信大打折扣,降低决赛胜出的几率。
对于一些可以重复使用的硬件设备,工作组的通常做法是由团队提供需要购买的设备的名称和型号的推荐,大赛工作组根据推荐在市场上找到最优惠的供应商直接购买之后借给团队使用。在比赛结束时,团队需要将设备完好地交还给工作组。这样,这些设备在以后的大赛中就可以继续出借给其他需要的团队使用。对于一些每个团队都可能使用到的如数码相机一类的设备,工作组会按照每个团队的规定数量借给团队使用。
我们的一个核心思想是:尽量将项目资金最大可能地用于对于公益目标团体的帮助上。个别项目预算中交通、通讯、食宿加起来的费用在整体预算中所占比重过高,这个对于公益资金的使用就不是最有效率的。有极其个别项目还列支了用于团队自身建设的项目。团队自身建设固然重要,但是大赛的公益资金,应该更多地用于实现团队的公益目标而非项目团队自身建设上。
最后,我们由衷地感谢大家的公益热情,希望在今后的比赛中看到更多更优秀的计划,并且预祝获胜团队在今年的暑假,在益暖中华公益创意大赛的资助下完成自己的公益实践,实现自己的公益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