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天 男
2010级 城建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

陈卫天出生于湖北孝感一个偏远的农村,祖祖辈辈都是扎根在土地上的农民。原本的日子,虽然清贫,但父母的勤劳,兄长的优异,小妹的甜美,家庭的和睦却让他感到格外幸福。可好景不长这一切都终结在他初三的那一年,无情的死神带走了他的母亲,小妹因此辍学,他的中考因此发挥失常。上天似乎并没有眷顾这个破碎的家庭和这个刚刚成年的男孩,高考时又因父亲的突然昏厥而再次失利。
倔强的他并没有被现实的残酷所打垮,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如愿考上了大学,但没有像其他新生一样如释重负的放纵,一进入大学,他就明白,他与兄长一样,大学生活已经被现实绑架了,他必须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中午,别人都在休息或娱乐的时候,他在餐馆做兼职。假期,别人都在旅游和休闲的时候,他在为公司做销售,甚至在学校,他也有勤工俭学的工作。可他始终记得他是学生,成功入选学生会,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奖学金,并获得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他在多方面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创新实践。入驻西区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团队,参加安徽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获入围奖。在公益上,他也全力回报着社会,加入中华骨髓库,至今累积献血超过1200ml,给中共汉川市委书记刘有年写信规划其村土地使用情况,给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开焰写信改革十字路口红绿灯老人难过问题等等。作为一个中共预备党员,他足够合格;而作为一个安科学子,他让我们深为感动。
倔强的他并没有被现实的残酷所打垮,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如愿考上了大学,但没有像其他新生一样如释重负的放纵,一进入大学,他就明白,他与兄长一样,大学生活已经被现实绑架了,他必须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中午,别人都在休息或娱乐的时候,他在餐馆做兼职。假期,别人都在旅游和休闲的时候,他在为公司做销售,甚至在学校,他也有勤工俭学的工作。可他始终记得他是学生,成功入选学生会,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奖学金,并获得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他在多方面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创新实践。入驻西区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团队,参加安徽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获入围奖。在公益上,他也全力回报着社会,加入中华骨髓库,至今累积献血超过1200ml,给中共汉川市委书记刘有年写信规划其村土地使用情况,给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开焰写信改革十字路口红绿灯老人难过问题等等。作为一个中共预备党员,他足够合格;而作为一个安科学子,他让我们深为感动。
陈宜洲 男
2011级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

陈宜洲是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工商管理115班的一个80后小伙子,现任班级生活委员,校爱心社会长。乐于奉献的他阳光乐观,为人低调,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入学以来在志愿者服务方面付出了很多。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热心肠的他每天始终如一的为服务他人而奔走。心怀感恩之心的他希望可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回报社会,服务社会。
2012年5月一位孕妇因产前检查出血小板突发性减少,急需人捐献血小板,得知这一消息后,陈宜洲在第一时间报名捐献。为鼓励身边的人捐献,他自掏腰包为捐献者垫付车费,同时还不忘向身边同学宣传献血知识。为拯救这对母女他不辞辛劳,他知道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自己必须得抓紧时间寻找血小板捐赠者。他尝试用短信,飞信等各种手段向身边人寻求帮助,终于他成功征集到了十名志愿者。然而事情远没有想象中进行的顺利,由于考试临近许多人担心影响考试,坚决要求退出志愿者行列。时间就是生命,为此陈宜洲寝食难安,抓紧时间继续寻找志愿者,于是在团委老师的支持下,他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捐献血小板志愿者征集”活动,在他不断的劝说和讲解后总算重新集结了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他用坚持和爱心拯救了在死亡线上徘徊的母女。看到母女平安后,他微笑的离开了医院,重新回到了志愿者的岗位上。他说:爱心不是口号,不是炫耀,而是一份脚踏实地。微笑着去奉献正是他感动我们的地方。
2012年5月一位孕妇因产前检查出血小板突发性减少,急需人捐献血小板,得知这一消息后,陈宜洲在第一时间报名捐献。为鼓励身边的人捐献,他自掏腰包为捐献者垫付车费,同时还不忘向身边同学宣传献血知识。为拯救这对母女他不辞辛劳,他知道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自己必须得抓紧时间寻找血小板捐赠者。他尝试用短信,飞信等各种手段向身边人寻求帮助,终于他成功征集到了十名志愿者。然而事情远没有想象中进行的顺利,由于考试临近许多人担心影响考试,坚决要求退出志愿者行列。时间就是生命,为此陈宜洲寝食难安,抓紧时间继续寻找志愿者,于是在团委老师的支持下,他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捐献血小板志愿者征集”活动,在他不断的劝说和讲解后总算重新集结了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他用坚持和爱心拯救了在死亡线上徘徊的母女。看到母女平安后,他微笑的离开了医院,重新回到了志愿者的岗位上。他说:爱心不是口号,不是炫耀,而是一份脚踏实地。微笑着去奉献正是他感动我们的地方。
董艳 女
2009级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2班董艳,一个平凡真诚,用自己的坚强感动着周围人的女孩。
董艳来自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然而她心里却有着最不普通的梦想;面对失去双亲的痛苦,她却依然坚强勇敢着;面对老师和同学,从来都笑容满面,她没有因为生活的贫困而感到自卑;面对班级工作,她从来都以极高的热情做好每一件事情,绝不因为情绪好坏而放弃为同学服务;面对困难和挑战,她始终乐观向上,没有因为困难重重而临阵逃脱。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是她对所有人的宣誓!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欣喜之余,随之而来的却是家庭破碎的噩梦。从此,她跟随哥哥嫂子过上了拮据的生活。她一直用行动证明着“越是贫穷,越要努力”“人穷志不穷”。她用自强不息绘出了充实忙碌的大学生活,做新一代自强之星;她积极进步勤奋学习,加入党员队伍,荣获校奖学金;她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荣获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各种先进个人称号等。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董艳用她的坚强、刻苦、乐观、热情,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旋律。
或许董艳的事迹并不惊天动地,却处处让我们感动。她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撑起了自己整个家庭的梦想,撑起了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与负担,同时也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董艳来自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然而她心里却有着最不普通的梦想;面对失去双亲的痛苦,她却依然坚强勇敢着;面对老师和同学,从来都笑容满面,她没有因为生活的贫困而感到自卑;面对班级工作,她从来都以极高的热情做好每一件事情,绝不因为情绪好坏而放弃为同学服务;面对困难和挑战,她始终乐观向上,没有因为困难重重而临阵逃脱。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是她对所有人的宣誓!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欣喜之余,随之而来的却是家庭破碎的噩梦。从此,她跟随哥哥嫂子过上了拮据的生活。她一直用行动证明着“越是贫穷,越要努力”“人穷志不穷”。她用自强不息绘出了充实忙碌的大学生活,做新一代自强之星;她积极进步勤奋学习,加入党员队伍,荣获校奖学金;她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荣获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各种先进个人称号等。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董艳用她的坚强、刻苦、乐观、热情,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旋律。
或许董艳的事迹并不惊天动地,却处处让我们感动。她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撑起了自己整个家庭的梦想,撑起了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与负担,同时也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郭夏阳 男
2009级 生命科学学院园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对生命科学学院园艺专业09级2班的郭夏阳同学最好的写照。现任学生分会主席的他,注重专业素质提升的同时,充分利用课余和假期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全面发展各项素质。先后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首届“创新杯”全国大学生创业项目大赛入围复赛奖、第四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1年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课题优秀奖、安徽省大中小学生党史知识大赛纪念奖以及其他各种校级奖励二十余项,院级奖励十余项。2012年在院校两级选拔、公示的基础上作为五名候选人之一代表我校参加安徽省“十佳大学生”评选。
博学 从小在父母的熏陶下就养成了每天关注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方针政策的好习惯。进入大学后,除了专业课的拓展,还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关注时事政治及国际动态新闻,经常翻阅各种文献资料,开阔学术视野,思考实践方向。
笃行 在了解到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允许个人依法进行“土地流转”的政策后。他先后利用寒暑假在前期的独自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组织实践团队再赴柏林庄苑进行社会实践,借此深入农村宣传国家新时期的土地流转政策。促使干部队伍要想百姓所想、忧百姓所忧、思百姓所思,诚心、勤恳为百姓服务,一心为民、一心为党、一心为国。促进农民转变思想,看大局,眼光要长远,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博学 从小在父母的熏陶下就养成了每天关注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方针政策的好习惯。进入大学后,除了专业课的拓展,还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关注时事政治及国际动态新闻,经常翻阅各种文献资料,开阔学术视野,思考实践方向。
笃行 在了解到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允许个人依法进行“土地流转”的政策后。他先后利用寒暑假在前期的独自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组织实践团队再赴柏林庄苑进行社会实践,借此深入农村宣传国家新时期的土地流转政策。促使干部队伍要想百姓所想、忧百姓所忧、思百姓所思,诚心、勤恳为百姓服务,一心为民、一心为党、一心为国。促进农民转变思想,看大局,眼光要长远,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飞 男
2011级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就有他们奉献的心灵。他们用赤诚的真心去关爱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用美丽的心灵将“感恩社会”的信念传递的更远更广。七年如一日,他们用爱呵护着张硕德老人。张硕德是安徽科技学院的一位老教授,十几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他的视力,但他的人生依旧精彩,因为安科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永远陪伴着他。陈飞作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长,带领着这些可爱志愿者们每天都会去看望张硕德,给他读报,陪他聊天,替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硕德老人成为他们的家人,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洁净的校园锁住他们的笑容。他们会不定期的对校园进行净化清理活动,拾捡草坪上的白色垃圾,刮取墙壁上的违规张贴物,擦拭被乱刻乱画的课桌。他们让草坪绿色依旧,让墙壁课桌洁净如新。校园内到处可以看见他们忙碌的快乐身影。
“一对一帮扶”,帮助你我他。在陈飞的负责下,青协将“一对一帮扶活动”的服务范围扩展到校外,让每一个孤寡老人体验到家的温暖,让每一个留守儿童感受到家人的关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把志愿者精神传承。
洁净的校园锁住他们的笑容。他们会不定期的对校园进行净化清理活动,拾捡草坪上的白色垃圾,刮取墙壁上的违规张贴物,擦拭被乱刻乱画的课桌。他们让草坪绿色依旧,让墙壁课桌洁净如新。校园内到处可以看见他们忙碌的快乐身影。
“一对一帮扶”,帮助你我他。在陈飞的负责下,青协将“一对一帮扶活动”的服务范围扩展到校外,让每一个孤寡老人体验到家的温暖,让每一个留守儿童感受到家人的关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把志愿者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