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冠文 男
2010级 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

2010年9月加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励耘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0年10月至今,正式开展志愿者工作,参加金鼎老人院,南屏老人院,香洲图书馆,拧溪康宁社区,琪琪聋哑院,拱北交通维护等公益活动。公益工时约150小时。
金鼎老人院:每周周日下午2点--5点,主要工作是去老人院陪老人下棋,打麻将,种菜,聊天谈心等,每逢节日,往老人院那边输送水果,与老人共餐。
南屏老人院:逢单周周六上午8点--11点半,南屏老人院的人数较多,除了像金鼎老人院的常规活动外,还会在每月的月初,与香洲义工联的义工们为当月生日的老人庆祝。
拧溪康宁社区:每周周六下午,主要工作是到社区内开展小孩子的课外辅导工作,以第二课堂为中心,加强与孩子们的交流,每逢学期末,都会与社区合作,举办游园会或者其他大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
琪琪聋哑院:每单周周日上午,前往琪琪聋哑院总校,与50多个聋哑儿童一起活动,以行为纠正为主,每双周周日上午,前往琪琪聋哑院分校,也是以行为纠正为主,从而开展公益活动。针对聋哑院,会不定期地在圣诞节或者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举办一些小型的游园会活动。
拱北交通维护:与香洲义工联合作,有时间的时候,每周周日下午前往拱北参加交通维护,主要工作是维护拱北有红绿灯的各个十字路口的秩序工作。
2011年10月,成为“朝阳行动”北师大分队队长,主要针对珠海地区农民工子女开展关爱工作,10月中旬筹划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小型Party,10月末或11月初正式开展。
获奖情况:
2010年12月 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
2011年 3月 获得 “社会服务之星”称号
2011年10月获得“十佳志愿者”称号
2010年10月至今,正式开展志愿者工作,参加金鼎老人院,南屏老人院,香洲图书馆,拧溪康宁社区,琪琪聋哑院,拱北交通维护等公益活动。公益工时约150小时。
金鼎老人院:每周周日下午2点--5点,主要工作是去老人院陪老人下棋,打麻将,种菜,聊天谈心等,每逢节日,往老人院那边输送水果,与老人共餐。
南屏老人院:逢单周周六上午8点--11点半,南屏老人院的人数较多,除了像金鼎老人院的常规活动外,还会在每月的月初,与香洲义工联的义工们为当月生日的老人庆祝。
拧溪康宁社区:每周周六下午,主要工作是到社区内开展小孩子的课外辅导工作,以第二课堂为中心,加强与孩子们的交流,每逢学期末,都会与社区合作,举办游园会或者其他大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
琪琪聋哑院:每单周周日上午,前往琪琪聋哑院总校,与50多个聋哑儿童一起活动,以行为纠正为主,每双周周日上午,前往琪琪聋哑院分校,也是以行为纠正为主,从而开展公益活动。针对聋哑院,会不定期地在圣诞节或者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举办一些小型的游园会活动。
拱北交通维护:与香洲义工联合作,有时间的时候,每周周日下午前往拱北参加交通维护,主要工作是维护拱北有红绿灯的各个十字路口的秩序工作。
2011年10月,成为“朝阳行动”北师大分队队长,主要针对珠海地区农民工子女开展关爱工作,10月中旬筹划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小型Party,10月末或11月初正式开展。
获奖情况:
2010年12月 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
2011年 3月 获得 “社会服务之星”称号
2011年10月获得“十佳志愿者”称号
王波 男
2009研 设计学院/广告设计

2010年任励耘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行动服务队部长,到现在。参与和组织志愿活动约72次,志愿服务时长453小时,主要是组织校内志愿者前往协会开拓的五个爱心基地,包括金鼎老人院,南坪老人院,琪琪聋哑康复中心,康宁社区辅导班,香洲图书馆。每个周末我的所有私人时间都用于志愿活动,有时上午面对的是一群活泼的小朋友下午就是慈祥宁静的老人。每一次活动,我都先为他们筹备节目,有表演的,有互动的,或许给与不了太多物质上的帮助,但我与其余志愿者都力求在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每到节日我都会整合平时收集到的信息,为他们开展比较大型的活动,送点小礼物以此向他们送去我们的祝福。就是这些一次次的心灵碰撞,让我克服了所有活动时困难和疲倦,我想走得更远,希望力所能及地给予更多人帮助。
2010年暑假期间参与为期两个月的“3+2”基层党团建创新示范点的工作,开设辅导班,和暑期社区大型活动的策划,开展大型社区文化活动提高社区的人民的生活质量。
2011年暑假,我带领20人的团队前往清远连南油岭小学,给当地的留守儿童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支教及生活上的帮扶活动,走访民居探访当地的孤寡老人,并收集当地信息向当地村委、政府反映情况,针对调研结果,对当地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并通过微博宣传当地留守儿童的实况,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来给与他们帮助和关注。九月份组织换届,我成为了校青协的会长,肩负了一份新的责任。这种使命感使我相信,我能带领更多的人一起奔赴志愿服务的最前线,为更多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帮助,给予他们更多温暖的阳光。
2010年暑假期间参与为期两个月的“3+2”基层党团建创新示范点的工作,开设辅导班,和暑期社区大型活动的策划,开展大型社区文化活动提高社区的人民的生活质量。
2011年暑假,我带领20人的团队前往清远连南油岭小学,给当地的留守儿童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支教及生活上的帮扶活动,走访民居探访当地的孤寡老人,并收集当地信息向当地村委、政府反映情况,针对调研结果,对当地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并通过微博宣传当地留守儿童的实况,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来给与他们帮助和关注。九月份组织换届,我成为了校青协的会长,肩负了一份新的责任。这种使命感使我相信,我能带领更多的人一起奔赴志愿服务的最前线,为更多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帮助,给予他们更多温暖的阳光。
郑霄 男
2009级 国商金融

初入环保公益
我叫郑霄,男,汉族,09年入学后加入校社联调研部,负责开展了“高校社团联合调研”活动,在调研中发现公益类社团出现发展潜力大但经费、人才缺乏的问题,并对公益社团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10年9月我经由第四届会长引荐,任外联部部长一职。
艰难中求突破
10年-11年外联部任上,我首次品尝到了公益社团发展步步维艰的滋味。外联的经验缺乏、校外组织合作程度低、活动基金等经费来源困难••••••一个个我研究过的公益社团问题,活生生地摆在了我的面前。不过,在我参加了10年11月第二届珠海市大学生慈善公益论坛和相关培训后,我获知做公益也是需要严格科学的标准,项目管理才是公益社团的发展出路,就开始组建团队补充项目管理知识,跟着第三届会长组建“绿色珠海”高校公益联盟,整合珠海公益组织、基金资源。短短的半年里,我初步掌握了公益项目管理的操作,凭借自身高中生物专业基础、社团管理调研心得,协助会长扭转环协发展的颓势,也借由“绿色珠海”联系上了珠海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和珠海爱心促进会等外部资源。11年3月,我担任WWF“地球一小时”校内组负责人,带领我下属的校内团队,联系校学生会、9所学生社团,响应和策划了校内“地球一小时”熄灯一小时活动,并扫楼普及学校40多栋宿舍对温室效应等气候变化的知识,“珠江晚报”和校“励耘报”予以报道。
环保出师反思
但是,我并没有从系列活动策划中感到自满,因为期间出现的活动形式化、环保知识普遍不高、活动没有本校特色等矛盾使我们协会在争议中前行。我痛定思痛,积极竞选第五届会长一职,并根据我校因绿化率高,被誉为“森林大学”的实际情况,以“扎根北师环保”的思想,培训和组建了植物保水、物种地图、电子废弃物回收等三个实践型项目组,从长期的实际项目出发,沿由内而外的顺序先优化本校绿化环境,力求形成我协会具有特色项目,以引起校友们的共鸣,进而吸引更多的环保爱好者加入到我们环保公益大团体中。
我叫郑霄,男,汉族,09年入学后加入校社联调研部,负责开展了“高校社团联合调研”活动,在调研中发现公益类社团出现发展潜力大但经费、人才缺乏的问题,并对公益社团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10年9月我经由第四届会长引荐,任外联部部长一职。
艰难中求突破
10年-11年外联部任上,我首次品尝到了公益社团发展步步维艰的滋味。外联的经验缺乏、校外组织合作程度低、活动基金等经费来源困难••••••一个个我研究过的公益社团问题,活生生地摆在了我的面前。不过,在我参加了10年11月第二届珠海市大学生慈善公益论坛和相关培训后,我获知做公益也是需要严格科学的标准,项目管理才是公益社团的发展出路,就开始组建团队补充项目管理知识,跟着第三届会长组建“绿色珠海”高校公益联盟,整合珠海公益组织、基金资源。短短的半年里,我初步掌握了公益项目管理的操作,凭借自身高中生物专业基础、社团管理调研心得,协助会长扭转环协发展的颓势,也借由“绿色珠海”联系上了珠海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和珠海爱心促进会等外部资源。11年3月,我担任WWF“地球一小时”校内组负责人,带领我下属的校内团队,联系校学生会、9所学生社团,响应和策划了校内“地球一小时”熄灯一小时活动,并扫楼普及学校40多栋宿舍对温室效应等气候变化的知识,“珠江晚报”和校“励耘报”予以报道。
环保出师反思
但是,我并没有从系列活动策划中感到自满,因为期间出现的活动形式化、环保知识普遍不高、活动没有本校特色等矛盾使我们协会在争议中前行。我痛定思痛,积极竞选第五届会长一职,并根据我校因绿化率高,被誉为“森林大学”的实际情况,以“扎根北师环保”的思想,培训和组建了植物保水、物种地图、电子废弃物回收等三个实践型项目组,从长期的实际项目出发,沿由内而外的顺序先优化本校绿化环境,力求形成我协会具有特色项目,以引起校友们的共鸣,进而吸引更多的环保爱好者加入到我们环保公益大团体中。
伍锦松 男
2009级 法律与行政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工作

2010年上半年本人开始从事社会服务,主要是结合服务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珠海市梅华街道富华社区成立并带领一个规模为20人的社区服务性学习小组从一线接触社区生活,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并开展社区青少年服务活动、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将自身社会服务经验带到学生工作,致力于将社工协会打造成为全校最专业的公益社团。推动成立三支专业服务队,为珠海市的不同的社会群体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包括青少年领域的协青服务队、老年人领域的安老服务队以及病患关怀领域的辅康服务队。
在提供社区社会服务的同时,通过在全校招募志愿者成立了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生态保护区“社工绿色环保行动”项目,是对珠海市“社工+义工”这种新型的社会服务模式的实践。社工与志愿者们主要工作是垃圾分类,向当地居民进行环保知识和社工知识的宣传。这也是通过公益活动实践来增强当代青年对于公益事业的热情。
2010年下半年推动首届“京师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的举办。该田野营汇聚来自英国牛津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德国杜瑟尔多夫海涅大学、台湾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海内外二十名优秀学生。通过田野营的孵化基地,旨在打造成为南中国地区及华人区域内富有盛誉的青年社会领袖成长的港湾和资源支撑平台,培训营员积淀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获得援引多种社会联结的渠道,利用营员全程式参与,为其介入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一个先期的预备。
2011年3月中旬,作为首届珠三角高校社会工作学生团体发展论坛召集人,组织开展北师大珠海分校首届社工节系列活动,包括举办首届珠三角社会工作学生团体发展论坛、首届珠三角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大赛以及北师大珠海分校首届“社会服务之星”评比大赛等,来自澳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区的十余所高校共同参与本次活动。活动目的是借着世界社工日的契机,宣传社会工作理念,普及社会工作知识,并共同探讨社会工作学生团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与专业团体加快发展,达到资源整合和专业推广的目标。
在提供社区社会服务的同时,通过在全校招募志愿者成立了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生态保护区“社工绿色环保行动”项目,是对珠海市“社工+义工”这种新型的社会服务模式的实践。社工与志愿者们主要工作是垃圾分类,向当地居民进行环保知识和社工知识的宣传。这也是通过公益活动实践来增强当代青年对于公益事业的热情。
2010年下半年推动首届“京师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的举办。该田野营汇聚来自英国牛津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德国杜瑟尔多夫海涅大学、台湾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海内外二十名优秀学生。通过田野营的孵化基地,旨在打造成为南中国地区及华人区域内富有盛誉的青年社会领袖成长的港湾和资源支撑平台,培训营员积淀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获得援引多种社会联结的渠道,利用营员全程式参与,为其介入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一个先期的预备。
2011年3月中旬,作为首届珠三角高校社会工作学生团体发展论坛召集人,组织开展北师大珠海分校首届社工节系列活动,包括举办首届珠三角社会工作学生团体发展论坛、首届珠三角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大赛以及北师大珠海分校首届“社会服务之星”评比大赛等,来自澳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区的十余所高校共同参与本次活动。活动目的是借着世界社工日的契机,宣传社会工作理念,普及社会工作知识,并共同探讨社会工作学生团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与专业团体加快发展,达到资源整合和专业推广的目标。
颜俊玲 女
2009级 工程技术学院/教育技术专业

在爱心助学方面
2010年10月至今负责策划、筹备和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共享同一片蓝天”的义教活动,该活动主要为珠海市外来务工子女提供第二课堂的学习机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培养学习兴趣。活动形式分为到学校定点义教和家教,受助学生累积多达1200多人次,义教员将近300人次。活动时间不包括寒暑假。
2010年10月到2011年5月在珠海市香洲区壮华学校开展活动;
2011年10月至今则在珠海市香洲区立才学校开展;
参与策划和组织2011年4月17日举办的“爱与梦飞翔——请外来务工子女游大学”活动,该活动是带领贫困的外来务工子女游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同时开展相关的互动、表演环节。目的是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参与本次活动的在校大学生近百人,到校的外来务工子女有20余人。该活动被珠海电视台的采访报道。
2009年至今多次组织或参与爱心助学相关活动
2009年11月参与由珠海市香洲区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在市区举办的“爱心助学义卖——为贫困生筹集学费”活动。
2010年1月1日“元旦手牵手”活动,带领贫困生到珠海市一棵树农庄进行农科知识普及。
2010年11月18日参与组织开展 “爱委七周年庆之爱心助学义卖”活动,共筹得资金7013.9元,现已存放在珠海慈善总会基金中,将用作助学活动。
2011年3月参与组织由广州市小蜜蜂文化传播中心和北师大爱心援助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爱心中国行助学义卖”活动。
2011年5月29日参与带领贫困学生到广州市大学城科技馆进行学习。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广东的历史,接触到相关物理化实验过程。
其他活动
2009年12月5日参加珠海市琪琪聋哑康复中心探访兼手语交流活动。
2010年10月30日,应中山大学绿叶社邀请,开展新义工培训,共有40余名的同学参与。通过培训,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新义工的相关知识和到敬老院服务的注意事项。
2010年11月31日组织并参与珠海市淇澳岛清理薇甘菊之行。本次活动由全体人员骑自行车到达珠海市红树林保护区开展清理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到薇甘菊这种入侵物种所带来的影响。
2011年11月5日参与首届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公益学生团体发展论坛,并作为公益学生团体代表发言。
2010年10月至今负责策划、筹备和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共享同一片蓝天”的义教活动,该活动主要为珠海市外来务工子女提供第二课堂的学习机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培养学习兴趣。活动形式分为到学校定点义教和家教,受助学生累积多达1200多人次,义教员将近300人次。活动时间不包括寒暑假。
2010年10月到2011年5月在珠海市香洲区壮华学校开展活动;
2011年10月至今则在珠海市香洲区立才学校开展;
参与策划和组织2011年4月17日举办的“爱与梦飞翔——请外来务工子女游大学”活动,该活动是带领贫困的外来务工子女游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同时开展相关的互动、表演环节。目的是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参与本次活动的在校大学生近百人,到校的外来务工子女有20余人。该活动被珠海电视台的采访报道。
2009年至今多次组织或参与爱心助学相关活动
2009年11月参与由珠海市香洲区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在市区举办的“爱心助学义卖——为贫困生筹集学费”活动。
2010年1月1日“元旦手牵手”活动,带领贫困生到珠海市一棵树农庄进行农科知识普及。
2010年11月18日参与组织开展 “爱委七周年庆之爱心助学义卖”活动,共筹得资金7013.9元,现已存放在珠海慈善总会基金中,将用作助学活动。
2011年3月参与组织由广州市小蜜蜂文化传播中心和北师大爱心援助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爱心中国行助学义卖”活动。
2011年5月29日参与带领贫困学生到广州市大学城科技馆进行学习。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广东的历史,接触到相关物理化实验过程。
其他活动
2009年12月5日参加珠海市琪琪聋哑康复中心探访兼手语交流活动。
2010年10月30日,应中山大学绿叶社邀请,开展新义工培训,共有40余名的同学参与。通过培训,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新义工的相关知识和到敬老院服务的注意事项。
2010年11月31日组织并参与珠海市淇澳岛清理薇甘菊之行。本次活动由全体人员骑自行车到达珠海市红树林保护区开展清理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到薇甘菊这种入侵物种所带来的影响。
2011年11月5日参与首届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公益学生团体发展论坛,并作为公益学生团体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