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SR 公益广告 益暖中华 一个鸡蛋
测试版
公益品网
测试版
一起公益
测试版
English 诚聘英才 退出 | 登录
2012年11月01日起,益暖中华网站已停止相关服务,详情请见谷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部公告。欢迎有兴趣接手其中任何项目的机构或公益组织通过网站联系我们,将公益精神继续传递。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更多 > 集善助残 > 精彩回顾>爱心永恒,聆听天使的呼唤
集善助残项目 - 爱心永恒,聆听天使的呼唤

项目名称:爱心永恒,聆听天使的呼唤

计划概述:   为了能深入关注聋哑儿童这个群体,我们开展各项活动给他们送去温暖与关怀。活动初,我们为孩子送上礼物,带去祝福。活动期间,我们带领他们做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作品,比如剪纸,扎中国结,写书法,画十二生肖等。同时,通过各式各样的课程给孩子们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我们会以几个直观而蕴含丰富知识的科学小实验,比如水果电池,变色药水等,向孩子们介绍生活中简单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动手实践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我们将开展联谊,给孩子们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播放励志电影,激励其坚强乐观地成长。我们还将举行卡通DIY绘画活动,让他们在卡片上绘出心目中的未来,并将作品进行展览,以引起更多社会人士的关注。 活动最后,我们将会与特教学校的老师进行沟通,并送去诚挚的问候,同时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聋哑儿童的生活状况,探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呼吁更多的人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空。

团队构成和优势: (一)团队分工按照工作职能分为:外联部:负责联络有关活动单位;后勤部:负责采购 并保管活动中必要的材料和物品;宣传部:负责全过程的照片和视频拍摄以及后期剪辑,整理活动文字资料;财务部:负责管理活动资金。活动花费均根据需要向出纳申报,公开账目,提交财务预算。 (二)团队专业优势:团队辅导员曾指导过第四届益暖中华“点亮草原孩子们的航天梦”暑期实施活动,经验丰富。团队成员均为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骨干成员,在项目策划、宣传、实施等方面,均有丰富经验,能力突出。具有独特的记录视野和创作灵感,在采访、写作、摄影等方面有很强的创作能力。 (三)志愿服务经验丰富:团队成员均有多次志愿服务的经历,热心公益活动,亲和力和沟通能力强,对宣扬公益理念、播撒公益温暖有坚定的信念和实施力。

执行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乌兰道 包头市特教学校、阿尔丁大街7号 内蒙古科技大学

项目执行开始时间:2012-07-10

项目执行结束时间:2012-07-21

具体执行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及开幕仪式(2012.7.9—2012.7.10)1.准备(2012.7.9) 熟悉环境,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落实具体事宜。 2.开幕(2012.7.10)9:00—10:00项目开幕仪式,邀请残联领导、特教学校领导讲话、志愿者代表发言,并邀请新闻媒体报道采访。10:00—11:00志愿者将精美礼物分发给儿童,并将温馨的寄语卡片赠送给他们。 14:00—16:00进行擦玻璃、打扫卫生等义务劳动。 第二阶段:拓展训练(2012.7.11—2012.7.12) ①简易手工剪纸(2012.7.11 8:00—10:00)剪纸过程中,手指、腕部的活动特别适于开发 和促进聋哑儿童的智力发展。剪纸中的剪、刻、撕、贴很好地触动了聋哑儿童的感知觉, 剪 纸单纯的美感也易于使聋哑儿童接受, 通过阶段性的剪纸训练, 并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 况, 因材施教, 让聋哑儿童通过剪纸这一平实的艺术手段, 触摸到美, 创造出美,使他们美 好的心灵通过那一片片的纸展现出来。 ②制作中国结(2012.7.11 14:30—16:00)儿童的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从小培养起来的,中国结是美学与生活的结合,又是科学与艺术的产品。引导聋哑儿童扎中国结,对他们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以及耐心细致、勇于实践等个性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③书法教学(2012.7.12 8:00—10:00)书法教学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在训练过程,儿童运用眼、手等多种感官,就会大大提高对汉字的认知能力,错别字也会逐渐减少。   书法教学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进行书法创作,把积极健康的思想内容用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做到艺术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结合,培养儿童对祖国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热爱的健康的审美情趣。 ④绘画教学(2012.7.11 14:30—16:00)绘画可以间接传递聋哑儿童心中的信息,帮助我们了解他们心中真实的想法,通过简单地绘画和卡通DIY绘画活动,让聋哑儿童感受艺术,抒发感情,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三阶段:科学感知训练——科学的魅力,打开无声的世界 ①(2012.7.13 9:00—10:30)“水果电池”实验 材料:水果(番茄、苹果、橙子、猕猴桃、橘子、梨)、电极(铜锌)、导线、小刀、砂纸、音乐卡片。 创新之处:水果电池可以作为很好的素材以探究题的形式培养儿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控制变量法的正确理解等,对思考问题的严密性都有很大的帮助。选择用音乐卡片做载体替代了电流表和电压表,让每位聋哑儿童都能看到灯光听到音乐,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②(2012.7.13 14:30—16:00)“用孔纸片托水”实验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步骤: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③(2012.7.14 9:00—10:30)“瓶子赛跑”实验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步骤: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④(2012.7.14 14:30—16:00)“带电的气球”实验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步骤: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2.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3.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4.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5.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⑤(2012.7.15 9:00—10:30)“会跳远的乒乓球”实验 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步骤:1.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2.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3.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 ⑥(2012.7.15 14:30—16:00)“变色水”实验 在水桶里盛满清水,加入两汤匙牛奶或米汤,搅拌成乳状的液体。用细线捆住一个小平面镜,浸入水中。用装有新电池的手电筒照射平面镜,观看平面镜反射回来的光是带色的。不断改变平面镜浸入水中的深度,反射光会不断改变颜色。当平面镜由浅入深时,光的颜色会发生如下变化:白色——黄白色——橙色——红色——暗红色。 ⑦(2012.7.16 9:00—10:30)“烛火熄灭了”实验 材料:蜡烛1支、小苏打若干、食用醋少许、火柴1盒、碗1个 步骤:1.将点燃的蜡烛在碗的中央滴上几滴蜡油,将蜡烛固定在碗中;2.将苏打粉放在蜡烛的四周,倒一些食用醋于碗中;3.蜡烛熄灭了。 ⑧(2012.7.16 14:30—16:00)“瓶子瘪了”实验 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 步骤:1.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2.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3.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第四阶段:聋哑儿童的感恩教育(2012.7.18——7.19) 目标: 1、引导儿童了解感受父母之爱、教师之爱以及博大的社会之爱,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帮助聋哑儿童学会理解关心父母、老师,树立回报意识和奉献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老师,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3. 提高儿童的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4. 培养儿童感恩的价值观,真正促进他们的主体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自我要求。 内容: ①感恩的心手语舞教学(2012.7.17——7.18)“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伴随着这婉转、悠扬的歌声,我们将用手语操让爱在聋哑儿童的心中深深地积累,学会感激、心存感激。 ②感恩方法大奉献(2012.7.19)正所谓“感恩不待时”,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感恩吧!请儿童结合自己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例如:为工作劳累的老师、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学会拥抱老师、同学,说声“谢谢”等 第五阶段: 欢乐联谊,励志青春(2012.7.20——7.21) ①观看国产励志电影《逆转流星》和《背起爸爸上学》,激励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奋斗激情,使聋哑儿童明白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大好时光不能虚度,积极面对生活的每一天,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为了自己以后的人生更加精彩而努力奋斗! ②游戏“传递呼啦圈” 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分两组,手牵手围成两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外指挥。每个圈内放入一个呼啦圈,由主持人宣布开始计时,看两个小组顺时针传递速度的快慢,一般记为三圈一轮且中途不允许把手放开。(快的一组即为胜者) ③游戏“坐气球”每个小组三个人上来参加,两个人吹气球,一个在椅子上坐暴。坐爆10个气球,按用时多少算胜负。 第六阶段:活动总结(2012.7.22)   团队将会与特教学校的老师、儿童进行沟通,并送去诚挚的问候,同时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聋哑儿童的生活状况,探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呼吁更多的人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空。

项目所需资金: 5000元

资金使用计划:费用总计:3466元 一、餐费补助:15元/人/天×12人×10天=1800元;卫生饮水:每人每天2元,共计200元;公交费补助:团队2元×12人×14天=336元;住宿费: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大力支持在校住宿期间住宿费:0元;通讯费:主要队员:5人×30元/人=150元(用于联系特教学校、媒体机构,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调),共计2486元 二、账本3元,签字笔:1元×20支=20元;笔记本:3.5元×10人×1本=35元,调查问卷50份×0.1元=5元,共计63元 三、自制礼物、卡片材料:30元 给聋哑儿童赠送水果费用:120元 剪纸材料(纸张20张×1.5=30元,剪子5把×3=15元,小刀5把×1=5元):50元 中国结细绳30根×1=30元 书法纸张15×1.5=22.5元,毛笔5根×2.5=12.5元,钢笔5根×4=20元,共计55元 绘画纸张20张×0.5=10元,画笔20根×1.5=30元 科学实验材料: 番茄、苹果、橙子、猕猴桃、橘子、梨各1个,共计:10元 铜锌片、砂纸、导线、音乐卡片共计10元 木板1.5元×2=3元,兵乓球1元,蜡烛、火柴3元、小苏打、食用醋3元、矿泉水1元,共计11元 呼啦圈25元×2=50元,气球3元×2袋=6元 励志成长书籍共5本,共计150元 四、光盘:(1元/张+刻录5元)×20张=120元;项目汇报书:5元×5本=25元;照片冲印:0.5元/张×100张=50元,后期展板2块×68元/块=136元,共计331元 五、药品费:创可贴5元×1盒=5元,藿香正气水2盒×8元/盒=8元,紫药水2瓶×3元/瓶=6元,风油精 2瓶×2.5元/瓶=5元,共计24元

活动1开始时间:2012-07-09

活动1结束时间:2012-07-10

活动1地点:包头市特教学校

活动1描述:项目开幕仪式,发放精美礼物和寄语卡片,志愿者义务劳动等

活动2开始时间:2012-07-11

活动2结束时间:2012-07-12

活动2地点:包头市特教学校

活动2描述:制作简易手工剪纸,制作中国结,书法和绘画教学

活动3开始时间:2012-07-13

活动3结束时间:2012-07-16

活动3地点: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市特教学校

活动3描述:科学感知训练,制作科学小实验,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活动4开始时间:2012-07-17

活动4结束时间:2012-07-19

活动4地点:包头市特教学校

活动4描述:对聋哑儿童进行感恩教育(感恩的心手语舞教学等)

活动5开始时间:2012-07-20

活动5结束时间:2012-07-21

活动5地点:包头市特教学校、内蒙古科技大学

活动5描述:欢乐联谊,励志青春(观看励志电影、和聋哑儿童做游戏等)

活动6开始时间:2012-07-22

活动6结束时间:2012-07-22

活动6地点:内蒙古科技大学

活动6描述:活动总结和活动后期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