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SR 公益广告 益暖中华 一个鸡蛋
测试版
公益品网
测试版
一起公益
测试版
English 诚聘英才 退出 | 登录
2012年11月01日起,益暖中华网站已停止相关服务,详情请见谷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部公告。欢迎有兴趣接手其中任何项目的机构或公益组织通过网站联系我们,将公益精神继续传递。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更多 > 历届大赛 > 第四届 > 总结汇报书


给一座城的纪念册(项目总结汇报)

团队名称: 给一座城的纪念册
学校: 南京大学
团队大小: 7
实施地: 镇江
实施时间: 2011-07-07 至 2011-09-05
汇报时间: 2011-09-10
总结摘要:
随着城建发展,许多老城正在消失,许多故事正在被遗忘。官方无暇专注于城市记忆的留存,民间零散琐碎的保护又过于苍白。作为大学生,我们从小处着手,以新颖的形式,用心留存属于一座城的记忆;并以此为契机,探寻为一座城的人们寻找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方式。
“给一座城的纪念册”创意共分五个部分:
一、	记录于消逝之中:走访镇江市区八个街道,通过拍照、采访、文字记录等方式,记录城市正在消逝、即将消逝而值得纪念的点滴,制作纪念册。
二、	对城建、历史文化方面专家进行专访并通过网络平台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小城。
三、	手绘地图:以城市新生代的视角,挖掘小城亮点,为城市亲手绘制一幅特色地图。
四、	子活动:以“小城记忆”图文征集比赛、“寻梦镇江”网友自行车/轮滑/暴走环城活动、“小城大爱 祝福镇江”展台活动穿插整个暑期,号召更多市民加入活动,让公益的力量点燃镇江。
五、	建设“小城记忆”网站,争取更多城市加入。
团队人员介绍、分工:
黄X(团队负责人),校某学社副主席,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丰富的活动组织经验。负责活动计划安排,宝塔路、和平路街道走访,部分访谈带队。
孙X(第二负责人),统筹能力强;院学生会秘书长,学生工作经验丰富。负责正东路街道走访,子活动及后期负责。
韦X(媒体负责人),新闻方向,文字能力强;有学生会工作经验。负责七里甸街道走访,媒体联系,纪念册文字后期审核,部分访谈带队。
杨X(宣传负责人),擅长绘画与PS技术,两年宣传经验。负责四牌楼街道走访,手绘组任务安排,部分手绘作品及纪念册装帧方案。
陈X(财务负责人),经济学方向,协调统筹能力强。负责健康路走访,财务开支统计及管理。
周X(外联负责人),校青协院支部活动负责人,与许多志愿者保持联系并与社会公益组织及兄弟院校有合作关系。负责金山街道走访,部分访谈带队。
高X(技术负责人),计科专业,电脑网络技术强,网站建设经验。负责大市口街道走访,团队网站搭建。
流程及时间安排:
2011-07-07 至 2011-07-12
镇江集合,召开第一次全员会议
         镇江市民政局地名规划处访谈
         镇江市规划局访谈
         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金鸡厚访谈

2011-07-12 至 2011-07-16
大市口街道第一次走访
          正东路街道第一次走访
          “文旅论坛”管理员华夏老师访谈
          健康路街道第一次走访
          四牌楼街道第一次走访
          宝塔路街道第一次走访
          民间艺术文化馆访谈
          部分成员第一周活动总结会议,优化人员安排。
          手绘组工作开始进行

2011-07-18 至 2011-07-20
七里甸街道第一次走访
          宝塔路街道第二次走访
          金山街道第一次走访

2011-07-21 至 2011-07-24
“文旅论坛”马阿林老师访谈
          笪远毅老师访谈
          “小城记忆”图文征集比赛启动
          团队第二次总结会议

2011-07-25 至 2011-07-27
宝塔路街道第三次走访
          所有街道进入资料整理器
          “寻梦镇江”系列活动筹划完毕,对外招募参赛人员
          金山街道第二次走访
          正东路街道第二次走访

2011-07-28 至 2011-07-30
图文征集比赛结束,参赛作品提交专家评选
          健康路街道第二次走访
          四牌楼街道第二次走访
          大市口街道第二次走访
          “寻梦镇江”系列活动成功展开

2011-08-01 至 2011-08-06
顾问张大华访谈
        和平路街道第一次走访
        所有资料开始最后完善
        基本确定纪念册装帧方案
        “小城大爱,祝福镇江”展台活动

2011-08-06 至 2011-09-05
  活动基本结束,资料汇集处理交付印刷

相关机构支持:
学校机构:南京大学学生会、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会、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学生会、共青团南京大学委员会、江苏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政府机构:镇江市规划局、镇江市民政局、镇江市金山街道办事处
媒体:新浪城市联盟镇江站、《金陵晚报》、《镇江日报》、《京江晚报》、镇江电视台
民间、公共机构:镇江文化之旅论坛、镇江市摄影家协会、镇江市民间艺术文化馆、镇江市文化艺术联合会、镇江市文联、镇江市金雨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准备阶段:
【获奖前准备工作】
2010年11月      团队组建,讨论创意,报名参赛
2011年1—2月    通过初赛;完善计划,丰富最初设想;展开前期调研;完善团队形象,开通博客、发布LOGO
2011年3月       通过复赛;网上宣传,完善网站博客 
2011年4月       完善合作:进一步联络合作机构;前往镇江与部分合作机构签订意向书
                 进一步修改策划,提交预算
【获奖后准备工作】
2011年5月       决赛胜出;开展志愿者招募工作(请详见附件?:宣传海报及招募启事)
2011年6月       志愿者招募完成,公布志愿者名单(请详见附件?)/志愿者QQ群组建,公布管理负责制度/上传相关资料供志愿者学习/网站框架建构完毕;团队多次内部会议,确保准备工作周密
2011年7月       第一次全体实体会议,详细讨论暑期活动、纪念册设想等问题
执行阶段:
过程介绍:
(一)3种践行方式
【分组实地走访】
团队成员与志愿者兵分多路按行程,根据地图及《镇江市巷街路里名录》(请见博客)走访镇江市区七处街道,并对其中四牌楼、大市口、金山三个老城风貌保存较好的街道重点记录。组内分工:拍照2人、文字记录2人、采访2人。所有组员共同进行后期整理。
主要任务:
(1)记录图文资料:
A.拍摄正在、即将拆迁区域的照片并文字记录该区域大概状况,掌握第一手图文资料
B.拍摄4个重点街巷路里的铭牌及纪实照片
C.记录深藏于小巷间的镇江民间特色手艺及历史悠久的老店,在地图上进行标注记录,辅之手工艺人及店主采访,写成文字草稿
(2)采访:
A. 在收集、浏览相关资料的前提下,按照最新版城区地图逐个走访镇江的大街小巷,通过对当地居民的探访,整理、完善各条街道名称及其背后的故事
B.采访老房居民为主、新建小区居民为辅,打听收集镇江老习俗,记录市民对家乡的希冀及对城建建议
【面向全市征集相关资料】
主要手段:
(1)网络:由团队宣传负责人组织志愿者通过团队博客、my0511论坛、人人网、豆瓣讨论组(已全面跟进)等具有影响力的网络社区,介绍“给一座城的纪念册”公益活动,发布“小城大爱、祝福镇江”及“小城故事多”“寻梦镇江”等活动,号召全体市民参加。
(2)媒体:与当地媒体合作,通过刊登/播报新闻的方式进行宣传。
(3)展台/宣传单/展板:由团队宣传负责人设计完成活动所需传单,突出活动主题,并在人流量大的市民广场进行宣传;
【走访有关部门,听取相关人士的指导】
组内成员及志愿者分别担任组织提问(1人)、文字记录(2人)、拍照(1人)摄像和录音(1人)等工作,就预先准备的问题及活动计划采访有关专家,完善所掌握的资料
(二)日程表
【7月7日】
队长前往镇江,召开第一次志愿者会议,各组长对志愿者解说各组职责。 
【7月11日】
☆上午:镇江市民政局地名规划处访谈,查阅《镇江市地名总体规划》,为第二天开始的走访做准备。 
☆下午:走访镇江市规划局,局长介绍了镇江旧城改造的过去与现在,失败与成功,表达了自己对于镇江旧城改造的看法,设想,还对当今的旧城改造中的问题与现象进行了评点。
【7月12—15日】(“记录于消逝中”三个街道及六组专访)
注:走访、采访的实施细节请参考“3种践行方式”; 分工走访各街道范围内的各街道巷里,重点关注正在被拆迁或者即将面临拆迁的地方,挖掘深藏于其中的镇江记忆,为“给一座城的纪念册”做好资料准备
★白天
12日
☆上午:兵分两路完成两组采访活动
第一小组:采访镇江市伊斯兰协会会长金先生,了解镇江市宗教文化背景
第二小组:走访大市口大街道办事处,了解大市口街道的变迁并进行文字记录
☆下午:走访大市口街道(“五三”图书馆旧址/清真寺等)
13日
☆第一组:“文旅论坛”管理员华夏老师访谈。他创办了“镇江文化之旅”网站,完全利用业余时间致力于镇江文化古迹的保护和宣传,截至目前,网站已有会员731人,组织网友走过了53站的文化之旅。
☆第二组:走访正东路街道(梦溪园/私立京江中学旧址等)
14日  走访健康路街道(汉荆王墓等)
15日  走访四牌楼街道(新河街一条街/“五卅”运动镇江外交后援会旧址等)
走访宝塔路街道
民间艺术文化馆访谈。了解镇江民间文化艺术,为手绘地图和纪念册收集素材。
★晚上
1.由团队各组负责人带领志愿者开展资料整理工作
A.文字组:汇总当日所得采访稿件,及时完善纪实文字并进行编辑;完成团队日志,记录团队当日活动行程、收获、反思等。
B.摄影组:及时筛选当日拍摄照片
C.手绘组:
(1)进一步整理拍摄的实景照片及地址、文字简介
(2)手工绘制当日走访点,并用扫描仪扫描成为电子版本
(3)使用Photoshop等专业软件进行编辑美化
注:当日只需稍加整理即可,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开始绘制;重点安排在后期
D.技术组:更新“小城记忆”网站,并根据摄影和文字组提供的资料同步博客、豆瓣、人人、论坛等网络社区;及时收集活动的网络投稿
2.联络负责人在前一天与合作单位及专家老师电话确认沟通,并通知志愿者第二天的集合时间地点
3.团队成员召开简短会议,整理一天得失及财务状况,讨论第二天行程
4.团队须及早休息,以保证第二天走访活动高质量完成
【7月16-17日】
部分成员活动第一周总结会议,优化人员安排。
志愿者休息。团队在租住房内汇总已记录资料,并就第一阶段的走访工作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为下一阶段的活动养精蓄锐。手绘组赶工,地图绘制尽力赶上走访的进度。
【7月18—21日】(“记录于消逝中”两个街道加一次回访及三组专访)
★白天
18日  七里甸街道走访(超岸禅寺、龙脉圖山遗址等)
广肇公所/唐老一正斋药店旧址/陆小波故居/清沈道台公馆
19日  重新走访宝塔路街道(崇实女中旧址等)
20日  走访金山街道(老存仁堂药店/赛珍珠故居/西津渡/税务司公馆旧址/福音堂/广肇公所/唐老一正斋药店旧址/陆小波故居)
★晚上
整理与手绘工作同第一周
【7月21-24日】
21日
文旅论坛马阿林老师访谈,笪远毅老师访谈。两位老师在镇江历史文化研究领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2日 “小城记忆”图文征集比赛启动,在镇江范围内征集反映镇江市近年发展变迁的图片和文字
24日  团队第二次总结会议
另外
将所得图文资料进行第一次全面整理、编辑
在顾问老师指导和宣传负责人带领下,开展纪念册版式的设计与编排
【7月25日-7月30日】
★白天
25日  宝塔路街道第三次走访
所有街道进入资料整理与补充走访阶段
“寻梦镇江”系列活动策划完毕,开始对外招募参赛人员和合作机构
27日
☆第一组:金山街道补充走访
☆第二组:正东路街道补充走访
☆第三组:四牌楼街道补充走访
28日  图文征集比赛结束,参赛作品提交专家评选
29日  
☆第一组:健康路街道补充走访
☆第二组:大市口街道补充走访
30日
☆“寻梦镇江” 网友自行车环城纪念活动
网友与早上8:00在镇江市城市客厅集合,统一佩戴自制“我❤镇江”标志,骑自行车开始环城之旅;在当天将通讯稿发至《京江晚报》
★晚上
☆分组进行《给一座城的纪念册》的编制扫描手绘图,利用PS合成制作“手绘镇江”草根版手绘地图
☆“镇江那些事儿”“小城大爱•祝福镇江”活动征集截止结束在作协老师的帮助下完成“镇江那些事儿”论文评选并发布
☆制作“小城大爱•祝福镇江”祝福条
☆辑选资料及光盘
【8月1日-6日】
1日  顾问张大华老师访谈,之前由于专业知识限制、与活动主题契合度不高以及前人已有较完整的研究,顾问张大华老师建议我们取消“山水调研”子活动。因而用张大华老师访谈取消“山水调研”活动,老师讲解了山水文化在整个镇江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3日  和平路街道第一次走访
      所有资料开始最后完善
      基本确定纪念册装帧方案
      手绘地图最终编辑合成
6日
“小城大爱,祝福镇江”子活动:团队在城市客厅布置展台和“祝福墙”,展示成果,并现场邀请市民写下对小城的祝福
【8月6日后】资料汇集处理交付印刷

所遇到的困难、挑战及其解决方法:
★前期走访:
1、镇江市区八个街道辖区广,走访工程量浩大
总结得失,进行返工;及时调整全队情绪,保持高昂的积极性。
2、活动过程中前期梅雨季节,连日大雨;后期出梅,高温暴晒
前期“见缝插针”进行走访;后期强调消暑工作,坚持完成走访。
★后期整理与纪念册制作:
1、纪念册的装帧设计由两位志愿者共同完成,风格上具有较大差异
设计者间加强沟通;后决定两者负责不同模块,风格更活泼多样;广征顾问、志愿者及网友意见。
2、部分文字图片素材不合要求
文字组建立志愿者→文字负责人→团队负责人三次审核的制度;各街道领队将所有图片整理后送负责装帧设计的同学进行筛选及美化;仍不达标者,组织重新拍摄。
★子活动
☆“小城记忆”图文征集比赛
虽然已经尽力宣传,但是征稿量仅十余份,大大低于团队预期
紧急组织有针对性的宣传,团队成员和志愿者取得自身朋友们的参与支持
☆“小城大爱 祝福镇江”展台活动
新浪城市联盟镇江站联络了开场轮滑秀及三家媒体,但申请时得知,规定广场不允许开展轮滑活动,开场秀被迫取消。
屡次沟通未果下,与镇江站和溜溜族郑重道歉并协商轮滑表演转至春江潮广场独立进行。活动因此失去不少媒体关注,但有幸得到市民的积极参与支持。

具体实施与原计划书的出入:
【记录于消逝中】
原计划:在7月11日—7月22日完成镇江市区八个街道的走访任务
实际情况:各街道进行多次走访、走访周期大大延长
说明:团队对所有街道都进行了3—4次补充走访,走访活动一直持续到八月初。
【对话宜城】
经活动过程中老师推荐,增加对镇江历史文化专家笪远毅老师、文物保护志愿者马阿林老师、孙路老师、镇江百年老字号唐老一正膏唐镇北老先生的采访;对原金山街道办王老师及其推荐的杨老二组采访,由于老师工作繁忙,两次联络未果,采访非常遗憾地未能实现。 
【“山水镇江”专题调研】
团队原计实地考察镇江山水写成专题调研报道收入纪念册;但经顾问建议,调研目标可由阅读专著实现;大学生能力知识水平有限,调研难有较大成果;调研专题与纪念册“留住消逝”的主旨有偏差,团队放弃调研专题,改为对有关老师专家采访及著作研读,以采访稿的形式收入纪念册。
【“寻梦镇江”网友自行车环城活动】
团队得到举办同类活动丰富的镇江同城会工作人员的建议,在自行车形式之外,增加暴走、轮滑两组,取得良好反响,受到镇江电视台的关注。 

项目收尾、总结工作:
“给一座城的纪念册”主体部分于8月2日基本结束,除“祝福镇江”活动及两组采访。
   后期工作于8月3日展开,包括:
1、纪念册相关
文字的三次审核、编辑/图片的筛选和处 
理/装帧方案的确定/排版/征集意见和修改/与印刷厂洽谈、交付印刷
2、手绘地图
后期合成和处理/印刷方面的联络、洽谈、交付印刷
3、其他扫尾工作
总结报告撰写/纪念画册的素材筛选、提交/队员和志愿者视频、照片采集/提交个人陈述、感悟/纪念视频和活动光盘的制作/志愿者相关:发放补贴和报销、寄送纪念光盘/向合作机构和有关人员致谢
团队收获、总结:
团队对参赛、获奖、及项目实施的总结意见:
a)参赛
与“益暖中华”公益创意大赛的初识,源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一张海报。之后,由最初的三个发现者,“牵线搭桥”,一个仅有六人的参赛团队产生了。
前两次会议,团队并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参赛课题。或许是因为多学科的交叉参与,又或许是思想碰撞后的火花,团队成员提出了各色各样的课题。一致的是参加这次大赛,最初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想充实一下各自的暑假活动,二是为公益事业出一份力。
参加这一行动,不仅给了团队成员施展所长,增长能力的机会,同时,激烈的竞争也让团队成员在进入社会前就体悟到完善自我的必要。
b)获奖
团队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为了能够在暑期实施的约40个幸运团队之一。在这一路,坚持、自信是团队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回想起复赛时,团队几乎每时每刻关注着大众的投票,注意着博客主页的浏览量。些微的上升,都能引起团队心中的大大波动。
获奖,是对于团队策划的肯定,是对于我们的思想与付出的肯定,这比什么荣誉都重要!
c)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将策划落实到真正的实际当中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与问题。经过返工、多次会议讨论,大部分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秉持着最初的梦想与希冀,团结协作,与坚持和自信为伍。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间的较强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组与组的合作,人与人的交流,都让我们感到满意与吃惊。特别的是,大家并没有被自己所分的组所束缚,都热烈而积极地指出活动中的不足,提出自己独特而不乏新意的见解。
与顾问老师,我们进行了较为规律的交流汇报;与媒体,不管是报纸、电视、网络,我们都保持了积极的联系,努力地为我们的活动做宣传报道。这一系列的努力,记录镇江点滴,也吸引着更多有志之士共同为我们生活着的城市的记忆而参与奔走。

团队本身的不足和项目实施中的不足:
团队自身的不足:
【团队管理】
★志愿者招募过程中的联络工作 
团队原招募到志愿者近80人,实际参与50余人,存在志愿者流失现象。主要由于个人暑期时间不允许、外地来镇志愿者住宿不能保障等。团队反省,不够及时的联络也造成了少数志愿者的流失。由于志愿者数量较多,团队主要以建立“镇江志愿者QQ群”的方式进行管理、发布通知,而忽视了短信、邮件、电话等多渠道的联络沟通。
项目实施中的不足:
【纪念册图文质量】
团队经过实践认为,“给一座城的纪念册”最为核心的问题即纪念册图文素材的质量问题。
活动的主体部分是对镇江市区八大街道的走访,通过大学生志愿者视角的捕捉,以图片和文字记录走访所得。在后期纪念册编排中,团队发现存在部分照片在对焦、拍摄视角、色调选择等方面存在问题;部分文字也存在语句不通顺或文学感、可读性较弱的问题。 
【手绘地图印刷】
   手绘地图原计划印刷50份,量少而质量精良。但是,在于镇江当地多家广告厂沟通的过程中,均被告知,采用牛皮纸印刷需要制板操作,且大印量起印;同时,做板后才能进行试印,看到效果。团队的业余性与一般地图印刷制作官方技术、资金支撑上的悬殊,使得我们的手绘地图很难达到预期印刷效果。
【子活动“小城记忆”图文征集比赛参与度较低】
本子活动本身的设置存在两点根本性不足:1、参赛要求设置较高——需要摄影、写作两种 
技能,降低了市民参与的积极性;2、非官方渠道的比赛征集稿无法通过新闻媒体发布,降低了活动的影响力。

对项目核心公益目标的达成情况及该目标未来发展的分析:
a)对项目核心公益目标的达成情况的分析
【用行走唤起各方关注】
市我们用散布在街头巷尾的脚印,赢得了市民们的关注。家中居住的是上百年的民居的,纷纷向我们展示雕花门窗;家中有古井的,邀请我们前往拍摄采访;当我们找不到资料上显示的地点时,居民们会主动为我们带路。没有市民们的指引,我们是不可能收集到如此丰富的图文资料的。
【用记录保留城市特色】纪念册与手绘地图均由团队成员与志愿者内部讨论设计出方案,再网上征集意见与建议而成。所有绘制、设计和排版均由团队成员和志愿者完成。
【用丰富多彩的子活动记录草根记忆】展台活动与自行车轮滑暴走环城活动两个子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收集草根记忆。环城活动以自行车、轮滑、暴走三种形式,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参加。
b)对项目核心公益目标未来发展的分析
除了在纵向上向其他城市发展之外,该项目有理由也有充分的可能成长为长期的系统性的记录工作。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记忆工程”,旨在留存人类的共同文化与记忆——加速的变化、未知的明天使得人类对于留存自己历史印记的紧迫感凸显。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一座城市如果不可能为了保存记忆而牺牲发展的机会,镇江即是如此,那么就应将记录提上日程。

团队在参赛过程中的所学所得:
(1)敏于发现,敢于尝试,让梦想更接近现实
我们与身边的同学所不同的是,我们未止步于发现。为镇江制作一本城市纪念册,本身在镇江的城市发展史上还是一片空白。然而对于每一个热爱镇江这座城市的人来说,心里却一直期待着一本“纪念册”的横空出世。通过参加此次大赛,使得我们的梦想一点一点接近现实。
(2)人文关怀,一定要时时铭记在心
在走访镇江的八个街道时,我们发现了城市中的一些弱势群体。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住在四牌楼的童奶奶。她是一位身有残疾的孤寡老人,每月仅靠一些低保生活。当我们听闻童奶奶的残疾人补助一直未能领到时自告奋勇地帮助奶奶向各个部门反映,争取为奶奶做点事。大学生,乃至所有的人,唯有将人文关怀时时铭记在心,才能温暖人心,温暖社会。
(3)团队意识,在团队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团队,需要优质的人才和明确的分工,让人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尽情发挥。认真踏实的团队,才是可信的,才能真正将一切落实于行动:想到,说出,又能做到。团队,兼有明确的分工,齐心协力的付出,以及脚踏实地的投入,最终才能达到“1+1>2”的完美结果。
公益在我心,我们相信,这条道路上我们一定会走的更远更久!


财务项目汇总:
申请总金额: 19597.00
到帐总金额: 19597.00
支出总金额: 20053.00
收入总金额: 0.00
团队节余: 0.00
媒体相关报道:
报道名称: 携手踏上记忆之旅
媒体名称: 京江晚报
相关链接: http://www.jsw.com.cn/site3/jjwb/html/2011-07/14/node_55.htm

报道名称: 记录小城 收藏记录
媒体名称: 京江晚报
相关链接: http://www.jsw.com.cn/site3/jjwb/html/2011-08/14/node_33.htm

报道名称: 给一座城的纪念册
媒体名称: 京江晚报
相关链接: http://www.jsw.com.cn/site3/jjwb/html/2011-05/12/node_56.htm

报道名称: “一暖中华”镇江行 留住记忆承使命
媒体名称: 镇江新闻频道
相关链接:

报道名称: 为古城做本纪念册
媒体名称: 金陵晚报
相关链接:

详细项目总结汇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