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志愿者(项目总结汇报)
团队名称: | 我是小小志愿者 |
学校: | 北京理工大学 |
团队大小: | 12 |
实施地: | 云南龙新小学 |
实施时间: | 2011-07-13 至 2011-09-09 |
汇报时间: | 2011-09-11 |
总结摘要:
“小小志愿者”项目是旨在通过小组工作,培养儿童志愿服务精神,提升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的大学生公益创意项目。 “小小志愿者”项目最初于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在北京郊区的小学对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的二十名学生进行实施,发现“小小志愿者”在助人精神提升的同时,更让孩子们增强自信,学习和生活都有了一定的改善,效果远远超乎预计,“小小志愿者”成为了发掘孩子成长动力的优良平台。 2010年1月和2011年1月,“吾季花开”团队在甘肃会宁和云南龙陵两地进行支教,发现农村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助人的元素,孩子们对助人有着一种天生的热情,助人是他们所崇尚的生活品质。 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是项目的酝酿和预实施时期,2011年7月13日至8月10日,团队在总结完善“小小志愿者”计划以及继承团队支教经验的基础上,来到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龙新小学,在当地开展“小小志愿者”公益夏令营,付出努力和汗水,收获感动与成长,吾季花开和“小小志愿者”一起成长。
团队人员介绍、分工:
团队由12名成员组成,其中: 社会工作专业的成员6名,小组社会工作经验丰富; 曾经多次参加寒暑假长期支教的成员5名,支教经验丰富; 曾在龙新小学支教的成员4名,熟悉当地情况; 大四保研成员7名,时间充裕,团队行前准备充分。 团队队长王XX,负责协调各项活动开展以及联络已有合作伙伴。团队志愿者管理总负责人王祥,负责团队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和日常管理。专业培训小组人员6名,均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主要负责对带领“小小志愿者”小组的团队志愿者进行培训。财务组负责管理资金,控制预算、压缩成本,编制财务报表。宣传联络组负责联络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技术支持组负责文字、图片、视频素材拍摄、整理、编制和网上活动维护。
流程及时间安排:
2011-07-04 至 2011-07-11
在过去的一周团队共召开了两次集体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为出发前团队的各项准备,组员一起讨论检查准备中的各项环节,确保没有疏漏,对准备中存在争议的一些地方一起进行探讨并最终达成共识。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一周,团队还两次组织组员一起购买活动必须物品和药品,现均已完成。
2011-07-12 至 2011-07-17
13日下午3:50,团队从北京理工大学出发,乘坐K471前往云南昆明。 15日下午4:00,经过44个小时的旅程,花蕾们激情不减、疲惫不见地抵达昆明。 16日早,经过一夜的长途班车,团队抵达龙陵县。晚,团队队长与龙新小学郭校长见面,郭校长对在校开营事宜表示全力支持,全队食宿安顿圆满;17日。走访村寨,了解实情,准备招生。
2011-07-18 至 2011-07-24
小结:7月18日,团队分组行动进行小小志愿者招生。 19日,继续招生,共招到137名;每日下午团队增开辅导课程, 20日,“小小志愿者”开营,完成主题“有缘千里来相识”, 21日,“小小志愿者”夏令营开营仪式, 22日,主题活动“志愿者品格大拍卖”,通过拍卖了解志愿者的特质。23日,主题活动“志愿服务之有效沟通”,通过撕纸、猜词等游戏锻炼沟通能力。
2011-07-25 至 2011-07-31
总的来说,本周进行的小组活动的主题分别为以“志愿者”和“志愿服务”为主题的即兴短剧表演,团队沟通、合作与分工(森林松鼠游戏和翻牌游戏),志愿者特质大竞价及背后赞美和优点大轰炸。
2011-08-01 至 2011-08-08
“小小志愿者”培训项目所有活动圆满结束。活动主要分为“小小志愿者”服务大体验、“小小志愿者”嘉许礼及“小小志愿者”大联欢两个大环节。 活动结束后与龙陵乡龙新小学校长进行了会谈,并向其赠予“北京理工大学社工系”锦旗,校长对我们的整个培训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队员一起收拾东西,准备返程。
2011-08-15 至 2011-08-22
虽然队员都返家探家,但项目收尾和评估的工作有序开展: 1、为保山日报供稿。全队在离开的当晚受到保山日报新生活版编辑的约稿,这周全队为其提供主题稿和个人心得共八篇,另,龙陵县政府网也登陆了我们的新闻投稿。 2、统计小小志愿者们的前期和后期的调查评估问卷。 3、分工设计项目展示展板、制作视频。
2011-08-23 至 2011-08-28
由于团队的队员较分散,本周的主要工作围绕后期项目展示进行。身在北京的部分队员开会讨论联系项目展示的相关事宜;完善小小志愿者“信信知我心”的活动;联系商家,印刷照片,制作纪念册;着手暑期总结报告的分工书写。
2011-08-29 至 2011-09-09
9月6日全体队员齐聚北京,在北京理工大学及各社区进行项目成果展示,并完成“信心知我心”和相片邮寄的工作。全队着手完成暑期总结和物资邮寄的适宜。
相关机构支持: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千里草助学计划
准备阶段:
整个准备阶段主要从小组活动计划书、物资采买、安全及急救知识学习、大赛知识学习、团队建设五个方面开展。 小组计划书沿用了已经在北京新公民学校使用过的“小小志愿者”小组活动策划书,并结合当地孩子特点,进行了几次修订。 物资采买工作在从北京出发前基本完成,队员们本着质优价廉的原则,跑了多个商场,货比三家,努力砍价,最终在预算范围内购置齐备了所有物资。 在出发前,所有团队成员都参加了北京红十字会举办的急救培训,半数以上拥有急救证,为确保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以及相关参与人员的安全,团队内特别对安全问题进行了强调,特别由法律专业的队员撰写了学生安全知情同意书。 应大赛组委会要求,同时也学习其他优秀项目的宝贵经验,团队内专门组织了一次集体学习赛会知识的活动,平时也利用网络相互联系,了解赛会知识。 最后一项特别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实施团队的团队建设。由于地跨多个学校,因此组员之间彼此不是非常熟悉,为此项目组特别进行了3次团队建设会议,促进组员的相互了解,此外也利用网络和不在同一个城市的同学进行交流。 在准备阶段我们克服了物资延期抵达的困境,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利用现有资源手绘海报,团队成员团结一致,有效分工,最终制作出三幅风格各异却同样吸引眼球的招生海报。
执行阶段:
过程介绍:
7月16日 1. 达到龙新中心学校,与校长会面; 2. 安顿,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3. 进行第一次小组会议,讨论招生工作任务分配和后勤安排; 4. 亲手做了第一顿晚餐,为组员谢云鹏庆祝生日。 7月17日 1. 亲手制作了3张手绘海报; 2. 赶集,进行食物储备; 3. 撰写关于学生安全的知情同意书; 4. 进入新寨,走家串户进行招生宣传。 7月18日 1. 为组内的非社工专业学生进行小组工作方法系统培训; 2. 开始正式的招生工作,当天共有近60名学生报名。 7月19日 1. 继续招生工作,上午报名人数接近100人; 2. 讨论招生方案和有原则,由于报名人数超出了预期,物资不足,因此面临着拒绝报名学生的问题,该问题的讨论持续了近4个小时,同时也由此问题引发了个人对于社工的深度反思。 7月20日 1. 开营第一天,为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分组; 2. 第一次小组见面,相互认识 3. 聆听罗卫平老师关于30年来支援希望工程,积极投身公益的讲座; 7月21日 1. 进行夏令营开营仪式,为每位小小志愿者系上蓝丝带; 2. 第二次小组活动,第一个内容,分享昨天小组中大家所绘制的图画,进行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分享;。 7月22日 1. 第三次小组活动,志愿者人格大竞价 7月23日 1. 第四次小组活动,主题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热身游戏是一个比划一个猜; 2. 主题活动是搭塔; 3. 最后,组长为组员们讲述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7月24日 1. 第五次小组活动,主题是沟通。进行了画图的游戏,然后引出了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讨论。 2. 进行了两天对于沟通主题的分享,这次分享,孩子们比原来积极了许多,表达得得东西越来越多了。 7月25日 1. 第六次小组活动,主题是合作。 7月26日 1. 第七次小组活动,主题是分享志愿者的工作,孩子们分为两组,共同以志愿者为主题进行一个情景剧的扮演。表演结束后,大家共同评出了最佳团队、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具奉献奖五个奖项。 2. 各组进行家访。 7月27日 1. 第八次小组活动,主题是合作与竞争,热身游戏是松鼠和大树,因为在室外,又多了一个组的小朋友,孩子们玩的非常开心; 2. 主题活动是翻扑克牌的游戏 7月28日 1. 休营一天 2. 回顾沉淀八天以来的小组进展。 7月29日 1. 第九次小组活动,主题是信任。关于信任的主题活动是盲行。 7月30日 1. 第十次小组活动,主题是赞美和告别。热身游戏是有点大轰炸,明显大家不太好意思夸赞他人,尤其是异性之间,不过在组长的启发下,大家开始尝试从学习、生活、体育、劳动等等各个方面来夸赞他人。 2. 最后的活动是我心中的你,大家每人在背贴一张纸,然后互相写对对方的印象和祝福。大家排成了长龙,写得非常认真。 3. 最后,组长总结小组活动的历程,并向大家告别。
所遇到的困难、挑战及其解决方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缜密的前期准备还是受到实际情况的挑战,这主要是来自小组活动主题与参与夏令营的营员实际情况的差异。在每日例会中我们都会积极分享当天小组的进度和情况,共同讨论解决小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灵活地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调整小组活动策划。 另外,由于大家生活经验相对缺乏,前几天的饮食准备总是占用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有时候往往到下午活动即将开始的时候才将后勤的事务处理完。随着时间的推进以及工作熟练程度的增加,在这部分花费的时间也逐渐减少。
具体实施与原计划书的出入:
1、培训活动的微调整 2、由于团队6人紧急离队,造成后面的团队工作压力大,志愿服务环节质量难保证; 3、辅导员在实施地的时间比预计的少几天,影响教师培训的质量。
项目收尾、总结工作:
2.3.1“小小志愿者”志愿服务实践 2.3.1.1校园大扫除(2011.8.1) 志愿实践的第一环节,是由小小志愿者校园小分队一起打扫龙新小学的校园。 2.3.1.2爱心之旅:新寨文艺演出(2011.8.3) (A)2011.7.31下午 前期走访联系 实施团队走访新寨,和新寨村委会负责人商议表演场地、物资支持事宜,为小小志愿者去新寨为乡亲们表演一台节目做前期准备。 (B)2011.8.1-2011.8.2 排练审核节目 孩子们踊跃上报自己的节目,并在实施团队的组织下进行排练。团队对节目进行了审核和筛选,确定节目单。 (C)2011.8.3上午 文艺演出 团队中的5名老师带领137名小小志愿者们来到龙新乡新寨,在雨中为当地的老人带去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彝族傣族舞、手语表演,歌曲串烧等表演精彩纷呈。 (D)2011.8.3下午 制作礼物 探望老人 部分小小志愿者将饱含全体小小志愿者心意的手工和绘画送到了新寨,送给当地的老人,新寨村民们感受着“小小志愿者”们的成长。 2.3.2“小小志愿者”结业文艺演出和嘉许礼 2.3.2.1结业文艺演出(2011.8.4) (A)2011.8.1排练节目并审核 8月1号开始,全体小小志愿者开始为联欢会的节目进行紧张的排练。 (B)向村民宣传 (C)联系场地 8月3日、4日龙新频繁的下雨,无法进行室外演出。4日早上,实践团队成功的联系到龙新乡乡政府的大厅,足够容纳所有学生和家长。 (D)布置场地 (1) 2011.8.17-2011.8.20 队员应《保山日报》的邀请撰写约稿,共提交七篇实习心得和总结。 (2) 2011.8.18-2011.8.25 设计后期宣传的展板,撰写文字稿,并搭配图片。 (3) 2011.9.6 队员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队会,讨论的后期活动的详细分工。 (4) 2011.9.7 与北京理工大学社区联络,准备进行项目展示,制作展板和横幅。 (5) 2011.9.8 在北京理工大学社区进行小小志愿者项目成果展示,开展“信信知我心”活动。 9月9日完成暑期报告。
团队收获、总结:
团队对参赛、获奖、及项目实施的总结意见:
“吾季花开”团队组建于2009年月,在短短的两年内已经成功开展志愿服务活三次,足迹遍布甘肃、四川及云南等西部山区。此次团队组建的初衷就是为西部山区的孩子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甘肃和四川支教的经历使我们发现,农村中蕴含许多乐于助人的元素。于是吾季花开团队决定参加“谷歌杯”第四届公益创业大赛。从12月中旬到现在十个月的时间稍纵即逝。这期间,我们经历了报名、网投、计划书和预算的提交和修改,每个阶段,每个人都在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学习、默默地进步,同时也默默地收获。 当得知我们已被选为优胜项目时,每一个队员都热情高涨、心潮澎湃,因为我们的爱心和梦想终于可以再度放飞,新的机会之门向我们开启,让我们为祖国的公益事业奉献新力量! 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花蕾们个个意气风发,愉悦过后是踏实的工作和无私的奉献。自古好事多磨难,项目实施第一天就遭遇了当地的大暴雨,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全队一起出发,走寨子、串各户、不厌其烦来讲读,终于让大家知道了我们这支风雨无阻的志愿服务队,第二天虽然雨没停,但是报名的学生就轻松突破我们的预期目标130人,花蕾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当然,由于第一次来云南,好几个花蕾因为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而患上了感冒,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放弃和缺勤。在整个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一起克服了一个有一个的困难,解决了一个有一个的问题,达成了一个有一个的目标,使得项目在种种的困难的挑战中却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队员们在项目中磨练了自己的毅力和自信,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大家互相批评指正,互相交流学习,携手向前,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我是小小志愿者”培训项目的开展还是比较成功,这中间有队员们的努力、当地学校、政府及家长的配合,学校辅导员的指导,当然还有项目组的默默的支持和关注。保山市日报对我们项目的刊登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反响,也坚定了我们将公益进行到底的信心!
团队本身的不足和项目实施中的不足:
3.2.1成员组成失调 吾季花开志愿服务队共有12名成员,其中8女4男、6社工6非专业,4人有暑期支教经验、全队成员参加过短期支教活动。 3.2.3包裹到达迟延 从北京出发之前,服务队比较了邮政等几家快递,选择了稳妥的中铁邮寄物资。由于路途辗转反复艰难,为了轻装减行,几乎将所有物资一并寄出。这就导致了在包裹迟延到达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利用手上简陋的工具制作招生简章、准备招生事宜。 3.2.4天气情况恶劣 我们是带着准备进入龙新的,甚至准备了第二套小组活动方案以应对这多雨多变的天气状况——向校长多申请几个教室,将活动移至室内。可实际情形仍然超出我们的预计:一连20多天的阴雨天、昼夜温差10度以上、最高温度不过20出头等恶劣的天气让我们在最初吃尽了苦头。 .2.5课程设置欠妥 有很多小朋友反映,夏令营授课以及时间服务时间太短。服务队尽力的比照孩子的需求以及个人所长,设置了学校平时没有的课外知识课程,却仍旧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同样估计错误的,还有孩子们在系统知识学习之后,对实践的渴望。此为服务队事先考虑不全面的另一件事。 3.2.6团队状况频发 由于学校放假推迟导致夏令营活动推迟、服务队三名成员赶赴澳门参加学术交流、四川成员家中飞来横祸队员陪同返程、队员生病接二连三……总之,吾季花开服务队的状况百出,不仅之于活动的主办方,对于我们自己也是始料未及的。
对项目核心公益目标的达成情况及该目标未来发展的分析:
3.3.1核心公益目标的达成情况 透过助人元素培养农村儿童志愿服务精神,透过志愿服务提升农村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是“小小志愿者”项目的核心公益目标。在整个项目实施中,我们共招募了130余名学生进了小小志愿者培训,通过主题活动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合作、沟通及志愿精神,达成了我们的核心目标。于此同时,开展志愿服务大体检和“文艺汇演进寨子”的活动也使得小小志愿者将志愿服务投入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3.2该目标未来发展的分析 志愿者,不是城市生活的专利。据我们两年寒暑假西部支教经验发现,农村中蕴含许多乐于助人的元素。选择以小小志愿者培训为纽带,通过发挥当地资源带领孩子参与和组织志愿活动,使得孩子在服务中获得关怀,自信心和独立能力得到锻炼,合作和服务精神得到提升,充分发掘孩子自我成长的源动力。 另外,小小志愿者的培训还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高度吻合,即注重孩子的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我们和学校一起建立学校志愿小分队,使得孩子的志愿服务长期持续,达到影响当地农村及周边地区的人和事的环境氛围。同时,这也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优良环境,发掘孩子的潜力,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团队在参赛过程中的所学所得:
3.4.1团队协作,收获成长 近一个月的朝夕相处,恶劣的天气、频发的状况,所有的困难都是靠着团队的力量一点一点的化险为夷。我们开展小组让小朋友们体会志愿者的品质,夏令营又何尝不是时刻让我们体验着沟通、信任、包容、真诚、协作……活动让孩子们成长,困难让我们成长。这一个月的时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场修行历练,她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团队,让我们收获了独属于自己的那份成长。 3.4.2志愿服务,感恩永恒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当我们一遍遍地教着孩子们手语的时候,决不是希望这是作为一个节目表演给父母老师们看,而是期盼着能通过这样简单的动作,传达给孩子们我们最诚挚的祈愿:接过我们手中的支援接力棒,在将来的某一天某一个地方,由今天的“小小志愿者”成长为“大大志愿者”,带着感恩的心,在这条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不孤单不寂寞坚定地走下去!
财务项目汇总:
申请总金额: | 27694.00 |
到帐总金额: | 27600.00 |
支出总金额: | 26659.00 |
收入总金额: | 0.00 |
团队节余: | 941.00 |
媒体相关报道:
报道名称: | 青春吾季 花开不逝等共一个版面 |
媒体名称: | 保山日报 |
相关链接: | http://www.bsdao.com:8080/epaper/bsrb/04/20110903/04_59.htm |
报道名称: | 小小志愿者进龙新 |
媒体名称: | 龙陵县政府网 |
相关链接: | http://www.longling.gov.cn/html/2011/7/5292.html |
详细项目总结汇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