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创意主页

链接到决赛页面
  • 项目名称(预赛)

    保护最后的草原

  • 项目信息

    学校

    预计团队大小

    哈尔滨工程大学

    6人

    创意类别

    环境

    实施地区

    内蒙古(其他)

  • 创意亮点

    (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需要在决赛阶段前保密的核心创意,不予公开。)

  • 创意

    内蒙古草原退化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6359万多公顷可利用草地面积中,退化草地面积已达3867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的60%。
    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现存最好的草原,可即使是这样其退化草地面积仍然达到了23%,草场的退化严重威胁到了仅存的几块草原湿地和生存在那里的珍惜鸟类,从而影响整个草原食物链构成,使草原未来的发展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因此保护草原刻不容缓。
    我们计划与呼伦贝尔学院绿色北疆协会联合行动,对草原植被,生活在草原湿地中的珍惜鸟类,做一次详细而真实的实地考察。用照片记录那里的真实情况。同时我们会对牧民进行关于保护草原独特文化重要性的讲座,这是草原最重要的人文因素,以提高牧民自身保护草原的意识。回学校后,以图片展的形式将我们的调查结果在各高校进行展览,让大家明白保护草原的重要性。(整个计划将得到“自然之友”(NGO)环保组织的全面支持)

  • 详细计划(复赛)

    开始日期

    截止日期

    7-19-2009

    9-3-2009

    辅导员/顾问1

      (可选项)

    丛璐璐,东北林业大学,“额尔古纳河流域保护地区的扩展和中俄蒙-达乌尔国际保护区鸟类监测网络的建立”项目中国部分负责人

    辅导员/顾问2

      (可选项)

    张亚东,“绿色龙江”(NGO),总干事

    项目背景及意义

        提到草原,人们想到的往往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场和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可这并不是草原的全部,草原上还有湿地,还有各种各样的陆生和水生物种,而如今这一切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是我国草原生态系统保持最完好的草原之一,拥有天然种子植物653种,鸟类241种,兽类35种,鱼类60余种。然而,近些年来的乱垦乱挖、过度放牧等,使呼伦贝尔市的退化草地面积已占其草地总面积的40%以上。于是,人们开始注意到保护草原的重要性并采取保护措施。可是,这些保护措施往往只注重草原植被的恢复,而忽视了食物链的完整性和处于生物链各个环节的生物的系统性,这对草原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简单点说,就是草—草食动物—食肉动物。原本这一食物链是自然平衡的,可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这种平衡被打破。最明显的迹象就是大型猛禽数量(金雕,乌雕等)的减少(多被盗猎者捕杀),进而造成草原啮齿动物泛滥,并严重破坏草原植被。
         更有甚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草原开矿,导致湿地水质受到污染。鸟儿们失去了它们的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很多珍惜鸟类濒临灭绝,这对保持物种多样性和食物链的完整性,维持草原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有害的。另外,湿地还起着调节草原气候的作用。湿地面积的减少,会导致草原干旱程度上升,干旱天数逐年增加以及达赉湖湖岸线的收缩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因此,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应该从草原食物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出发,首先从保护草原湿地鸟类做起。然而,湿地保护作为湿地鸟类保护中的重要一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使草原食物链重新平衡,最终达到保护草原的目的。
    项目基于“额尔古纳河流域保护地区的扩展和中俄蒙-达乌尔国际保护区鸟类监测网络的建立”项目中国部分,有着切实可行的工作基础和人员配备。藉此“益暖中华”的契机,让我们能为保护草原尽一份力,并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其中。

    公益目标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探讨目前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问题;对牧民进行草原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相关知识的科普教育,让他们知道食物链中每个环节对于草原的整个生态系统平衡都是至关重要的。设计适用于当地的宣传方式,引导人们产生自发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自己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为科学保护草原出自己的一份力。最后根据调查结果针对草原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科学的保护建议。

    受益群体

    首先是当地农牧民,我们根据调查分析结果,使他们明白食物链完整性和系统性在草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看来很普通的行为(掏鸟蛋,打鸟等),会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进而唤起他们的保护意识,引导他们参与到草原保护的行动中去。其次是海拉尔,哈尔滨等地的市民,我们在当地民族博物馆,黑龙江日报等机构的帮助下,通过宣教的方式,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通过自己的点滴行动去保护草原。

    预期成果

    1.完成一份关于当地湿地珍惜鸟类的调查报告,包括种类,数目等
    2.完成针对当地牧民、市民300份以上的问卷调查,以了解草原近十年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以及给 草原带来的影响。
    3.实地调查保护区内生态状况(水质,湿地面积等),收集当地生态状况的已有资料,作为制定草原保护科学计划的依据。
    4.考察达赉湖受干旱影响的变化,记录植被变化并采集图片。
    5.实地考察矿区对草原湿地的影响,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活动实施地

       本次活动实施所在地主要是达赉湖保护区及周边地区:
       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中蒙俄三国交界处,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具有广阔的水域、草原和湿地,是从事鸟类生态学研究和进行湖泊生态系统演变规律研究的理想场所。乌兰诺尔是保护区内鸟类繁殖的又一个重要区域,同时也是保护区鸟类集中分布数量最多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
        达赉湖湿地及其附近草原,由于处于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持续的干旱会使典型草原向荒漠化演替的趋势加快。同时,也会使面积较大但较浅的达赉湖因大量蒸发而失去原有的水位,从而引起湿地生态系统向草原生态系统演替。
        注:我们的合作机构曾在该地区做过长达2年的环保项目即“额尔古纳河流域保护地区的扩展和中俄蒙-达乌尔国际保护区鸟类监测网络的建立”,在该地区有着丰富的实地考察经验,有利于我们展开后续活动。

    合作机构/单位

      (可选项)

    1.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ECBP)
    3.陈巴尔虎旗博物馆
    4.陈巴尔虎右旗博物馆
    5.陈巴尔虎旗民族小学
    6.“绿色龙江”(NGO)环保组织,
    7.“绿色北疆”(NGO)环保组织
    8.“呼伦贝尔湿地之友”协会
    9. “额尔古纳河流域保护地区的扩展和中俄蒙-达乌尔国际保护区鸟类监测网络的建立”项目中国部分

    项目时间表

    6月: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人员培训,相关资料的查询,问卷、调查表格及宣传材料的设计制作,落实本次活动的合作平台等。(详细内容见前期调研及暑期准备)
    7月~8月初:实地考察阶段(详细内容见暑期具体活动计划)
    7.19从哈尔滨出发前往海拉尔
    7.20 ~7.23:湿地考察阶段(二卡湿地与乌兰诺尔湿地),主要内容:
    1) 采用走样线和制作样方的方法调查矿区对湿地鸟类、植被的影响;
    2) 对牧民进行关于食物链完整性-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的科普;
    3) 对保护站人员做一次问卷调查,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
    4) 采集图片,录制影音材料。
    7.24~7.26:达赉湖考察阶段,主要内容:
    1) 在苏木(乡)对牧民进行宣教
    2) 调查干旱对草原植被演替的影响
    3) 收集湖岸线变化及植被由近至远的演变过程
    7.27~7.30:水系考察阶段(摩尔格勒河与克鲁伦河)主要内容:
    1) 沿着河的走向,分组进行动物、植被调查;
    2) 采集河道明显变窄处的图片
    7.31~8.3:当地成果展示阶段主要内容:
    1) 海拉尔,陈旗,西旗等地做展示与宣教
    2) 针对市民做问卷调查
    3) 邀请专家、媒体参与,扩大影响力
    4) 发放生态环保纪念品
    8月~9月 哈尔滨成果反映阶段,主要内容:
    1) 在哈尔滨市区和各大高校进行宣教,并展出此次考察成果
    2) 邀请专家、媒体参与,扩大影响力
    3) 根据考察结果提出保护草原方案并与东北林业大学的专家交流,以完善方案。并将方案寄至保护站和当地博物馆。
    4) 制作详细报告的,呈交校团委及本次活动组委会。

    团队构成

       XXX(顾问):CLP(conservation leadership program)奖项资助“额尔古纳河流域保护地区的扩展和中俄蒙-达乌尔国际保护区鸟类监测网络的建立”项目中方负责人。有丰富的领导项目的经验,主要负责指导团队全部工作、给组建团队专业建议、并担任野外考察领队。
       XXX(顾问):绿色龙江总干事,致力于黑龙江地区环境保护和全民环境教育事业。对环保理念的推广已经具备了非常成熟的框架。并且环境工程专业出身,精通水源监测。主要负责:指导全队宣教工作、并担任水资源考察专家
       XX(野外指导):研究生2年级,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专业,非常丰富的野外考察经验,在项目实施地野外考察2年左右,参与多次有关草原保护的国际交流活动。主要负责草原植被调查、食物链相关物种调查。
       XXX(队长):研究生2年级,担任学生干部、获多次嘉奖、组织协调能力强、并有带领团队的经验。主要负责各项事务的统筹安排,协调各方关系,保证团队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
       XXX(副队长):研究生2年级,文字功底强、擅长设计,参与多次问卷设计及实地走访调查。主要负责宣讲材料和宣传展板的制作,设计问卷和环保纪念品,
       XXX,XXX:研究生2年级,摄影爱好者,摄影作品多次展出。主要负责队内摄影和生态照片的拍摄(草原珍惜鸟类,湖岸、河道的受干旱影响的痕迹,采矿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XXX:研究生1年级,擅长数据统计分析,主要负责后期数据的分析整理,用直观的方式展示数据结果,并负责团队的财务管理。
       XXX:本科2年级,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强,在社团活动中非常活跃。主要负责宣传策划和联系媒体。
       注:项目顾问将全程参与此次考察活动,团队招募的志愿者主要由当地的环保组织“绿色龙江”提供,当地志愿者有语言优势、熟悉当地情况,使项目活动更顺利进行。

    前期调研及暑期前准备

      (可选项)

    1. 5月10日~5月20日:
    准备工作开始,资料主要来源:网络媒体信息、相关文献、书籍、合作单位的历史数据等。分组收集,以达到全面了解当地情况,并为后期的宣传材料的制作和问卷设计等打基础。
    组一:收集当地民俗方面的资料
    组二:收集鸟类,植被,气候,食物链等方面的资料
    组三:收集与野外考察相关的资料
    2. 5月21日~5月31日:
    宣传材料及文档制作。针对当地的所有材料会请当地的专家修改,使其适用于当地。并针对博物馆、保护区、当地小学展厅的规格设计展板。
    1) 组一:负责制作横幅,旗帜,文化衫以及其他宣传材料
    2) 组二:负责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3) 组三:负责宣教幻灯片的制作
    3. 6月1日~6月20日:
    对组员进行一系列的培训:
    1) 民俗风情培训:
    主讲人:对当地民俗文化有着深入研究并在当地走访调查多次的XXX
    内容:播放当地生活的纪录片,民俗专题讲座。
    目的:使组员了解当地民俗,在调查与宣教期间用更恰当的方式和当地居民交流
    2) 草原物种识别培训:
    主讲人:在草原调查多年的专家XXX
    内容:播放草原记录片,草原物种及其识别方法专题讲座。
    目的:虽然组中有专业考察人员,但为了保证考察中能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让组中每个成员都达到可以调查的水平。
    3) 野外考察培训:
    主讲人:多次进藏、在云南、四川等地考察,有着丰富野外经验的XXX
    内容:野外考察方法----样线调查、暖干化影响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及野外生存技能培训
    目的:使整个队伍调查专业化,并且熟知野外生存情况。保证调查顺利进行
    4. 6月21日~7月10日:
    分组落实合作机构在整个活动中提供的平台及其他帮助:
    1) 组一:通过合作机构与当地保护站取得联系,落实考察时使用的车辆,观测仪器,以及队员的住宿问题。
    2) 组二:负责联系当地的博物馆,落实展示场地,争取最大的支持。
    3) 组三:负责联系当地的广播站,日报及其他相关机构,扩大活动影响力。
    5. 7月11日~7月17日:
    筹备器材:DV一部、照相机两部、笔记本电脑两部、双筒望远镜四部,单筒望远镜两部、投影仪一部。
    6. 7月18日:
    举行誓师大会,增强队员圆满完成此项任务的信心,再次强调野外考察注意事项,并检查各项工作是否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暑期活动具体计划

    暑期活动分三大部分:草原考察部分、草原宣教部分、哈尔滨及草原成果展示部分
    1 草原考察部分:湿地之行、达赉湖之行、水系之行
      在“三行”进行之时也同时开展针对牧民的宣教、问卷调查工作
    1.1湿地之行(7.20~7.23):二卡湿地之行、乌兰诺尔湿地之行
    1.1.1二卡湿地之行
    7月19日 哈尔滨到海拉尔:携带制作好的宣传材料和所有仪器。之后到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局址,安排各站考察事宜,并将暂时不用的器材寄存在局里。晚上安顿休息
    7月20日 海拉尔出发到二卡,分组进行调查(此处受采矿影响大),并当天晚上返回海拉尔
    1) 组一:采用样线调查,收集采矿对草原动物的影响;
    2) 组二:做样方,收集采矿对草原植被的影响
    3) 组三:采集水源样本,分析酸碱性,色度,味道,沉积物颜色
    4) 组四:采集图片,录制影音材料。
    1.1.2乌兰诺尔湿地之行
    7月21日 海拉尔出发到乌兰诺尔,当天进行问卷调查和牧民宣教
    1) 组一:与管护站工作人员座谈并做问卷调查:尽可能多的收集当地湿地情况信息;
    2) 组二:牧民宣教及问卷调查:在管护站周围牧民家(散户)采用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牧民对于草原目前存在问题的认知程度,同时,开展入户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食物链完整性-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的环保知识,赠送环保纪念品,并讲解纪念品上的生态学知识。
    3) 当天晚上进行整理
          7月22日 请管护站的科研调查负责人做向导。鉴于不同鸟类栖息活动地点不同,分三个点进行鸟类调查。同时收集鸟类照片
                    点一:珩鹬类
                    点二:雁鸭类
                 点三:鹭及其他类
           7月23日 湿地植被调查,分四组做样方,同时收集植被照片
           当天返回海拉尔
    1.2 达赉湖之行(7.24~7.26)
           7月24日 海拉尔出发到拴马桩管护站(达赉湖边),安顿之后出发到附近的一个苏木(乡),进行牧民宣教。请管护站的蒙古族工作人员做向导。
    1) 宣教组:利用便携式投影仪做食物链完整性-草原生态系统平衡专题讲座,放映环保纪录片激发牧民形成自发生态保护意识
    2) 问卷调查组:在苏木做问卷调查,并发放环保纪念品
    3) 照片收集组:收集反应草原民俗习惯的生活照片
    4) 当晚整理数据,及根据讲座效果考虑要不要对ppt进行修改
            7月25日 出发到达达赉湖西南岸(卫星图片显示这里的湖岸线受干旱影响最大),进行气候干旱对湖泊影响考察。
    1) 样线组:分两个小组在不同的地点走两条样线,调查干旱对草原植被演替的影响 
    2) 图片收集组:收集湖岸线变化及植被由近至远的演变过程,特别是大面积裸露的湖底沙滩。
    3) 当天晚上整理数据
            7月26日 返回海拉尔,整顿休息,联系合作单位,落实市区宣传所需要的场地和设备。
    1.3 水系之行(7.27~7.30):呼伦贝尔草原的母亲河——克鲁伦河、天下第一曲水——摩尔格勒河
    这两条水系对于蒙古的文化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却也因为气候暖干化的影响而使得河道变窄甚至断流。这个考察部分请王长明、孟河两位当地环保卫士做向导。
    1.3.1 天下第一曲水——摩尔格勒河(7.27~7.28)
    7月27日:海拉尔-陈旗,在陈旗租车到摩尔格勒河,选取地点,沿着河的走向进行动物物种及草原植被调查。在河道有明显变窄痕迹的地方收集图片资料。分三组:动物调查组、植被调查组、图片收集组。所得数据当天整理,晚上找附近牧民家住宿。
    7月28日:继续进行前一天没有走完的路线,晚上返回海拉尔
    1.3.2呼伦贝尔草原的母亲河——克鲁伦河(7.29~7.30)
    7月29日 海拉尔出发到嘎啦达白辛管护站,保护站的车辆送到克鲁伦河流域。同样选取地点,分三组进行动物调查、植被调查、图片收集,当天在附近牧民家住宿
     7月30日  继续进行前一天没有走完的路线,晚上返回海拉尔。
    2.草原市区宣教部分
    分为三站:海拉尔站、陈旗站、西旗站。每站均会进行三个专题展出:草原生态危机专题、草原对华北生态安全重要性专题、草原退化后带来的生态灾难专题。
    2.1海拉尔站:
    7月31日 返回海拉尔。
    1) 召集当地的志愿者,将写好的宣传预案及分工告知所有队员,明确自己在宣传中负责的工作
    2) 与合作单位联系(包括海拉尔、陈旗、西旗),进一步确定场地及设备。
    3) 与媒体联系,告知行程
    8月1日 宣传开始,分两个部分进行:成吉思汗广场宣传活动和保护区展厅展示:
    1) 广场宣传活动:展板展示
                            播放环保纪录片
                            长幅生态画卷创作
                            问卷调查并发放环保纪念品
         备注:广场宣传结束后,会将准备好的展板赠予呼伦贝尔大学,以作更进一步的宣传展示
    2) 保护区展厅展示:在保护区的展厅展示展板,并组织海拉尔小学的学生前来参观,安排专门人员为孩子讲解,并发放纪念品
    2.2 陈旗站
    8月2日 海拉尔到达陈旗。到达即开始工作。宣传同样分两个部分:陈巴尔虎旗广场宣传活动和博物馆展厅展示
    1) 广场宣传活动:展板展示
                            播放环保纪录片
                            问卷调查并发放环保纪念品
    2) 保护区展厅展示:在保护区的展厅展示展板,并组织陈旗民族小学的学生前来参观,安排专门人员为孩子讲解,并发放纪念品
    备注:宣传结束后,将准备好的展板和材料赠予博物馆和民族小学,以作更进一步的宣传展示
    3) 晚上返回海拉尔
    2.3西旗站
    8月3日 海拉尔到达西旗。到达即开始工作。宣传同样分两个部分:西旗广场宣传活动和博物馆展厅展示
    1) 广场宣传活动:展板展示
                            播放环保纪录片
                            问卷调查并发放环保纪念品
    2) 保护区展厅展示:在保护区的展厅展示展板,并组织陈旗民族小学的学生前来参观,安排专门人员为孩子讲解,并发放纪念品
    备注:宣传结束后,将准备好的展板和材料赠予博物馆、西旗办事处和民族小学,以作更进一步的宣传展示
    3) 晚上返回海拉尔
    8月4日:队员返回哈尔滨。
    3 哈尔滨成果展示阶段
    3.1哈尔滨成果展示准备阶段(8.5~8.10)
    8月5日 分组整理考察结果:
        组一:录入问卷数据,分析数据结果
        组二:整理照片影音材料
    8月6日~8月8日 为成果展示和进一步宣教制作材料:
        组一:制作用于展示新的调研结果和图片的展板;
        组二:制作宣传纪念品-湿地徽章、以草原生态平衡-食物链完整为主题的日历(有别于通常的传单,具长久利用性,可加强和扩大宣传影响力);
        组三:制作PPT、宣传短片。
    8月9日~8月10日 联络相关部门:
        组一:将针对草原当地制作的宣传展板和纪念品通过邮政,电邮等方式给博物馆、保护区展厅、民族小学;
    组二:联系哈尔滨市城管、环保局、及其他与活动地点相关单位。得到许可;
    组三:联系媒体、各高校、各单位。针对成果展示计划及内容做尽可能普及的宣传。吸引市民及学生参加我们的活动。
    3.2哈尔滨成果展示第一阶段:市区站(8.11~8.19):
    鉴于此时各高校学生尚未完全到校,若此时将展示活动放在高校,会使宣教成果大打折扣,因此将第一站放在市区人流密集地,市区总共分三站进行展示,每站计划展出三天时间,
    市区一站(8.11~8.13):防洪纪念塔,位于中央大街尽头,流动人口多;
    展示内容:草原生态危机图片专题、草原对华北生态安全重要性专题、草原退化后带来的生态灾难专题。
    活动方式:展板展示,集体签名,发放新的宣传材料和环保纪念品
    市区二站,三站均为人群聚集地,有别于市区一站,因此我们在宣传时会同时播放宣传短片并对人群讲解,以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具体的展示内容仍与市区一站相同。
    市区二站(8.14~8.16):索菲亚广场, 
    市区三站(8.17~8.19):省博览中心;人群聚集地,
    3.3哈尔滨成果展示第二阶段:高校站(8.20~8.31)
    首先与哈尔滨各大高校的环保协会交流此次活动所得,同时在校园BBS上发布此次活动的详细信息,以期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其中。然后在各校环保协会的配合下在各大高校进行此次活动的成果展示,活动具体分四站展开,每站计划展出三天时间:每站仍然进行三个专题的展示,鉴于展示对象不同,我们将展示内容稍作调整即:草原生态危机专题展示、草原食物链—生态平衡专题展示、草原危机应对措施专题展示。活动主要在各高校环保协会的配合下展开,以图片展,视频播放,集体签名,宣传材料的发放以及宣教的形式进行。同时邀请各校校报和黑龙江日报给予报道,扩大影响力,希望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保护草原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为保护草原尽一份力。
    高校一站(8.20~8.22):哈尔滨工程大学;
    高校二站(8.23~8.25):东北林业大学;
    高校三站(8.26~8.28):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校四站(8.29~8.31):东北农业大学;
    9.2:活动总结报告会
    全体成员参加,共同讨论此次活动的收获与不足。同时将团队根据考察结果提出的保护草原方案与东北林业大学的专家交流,以弥补方案的不足。最后将此次活动的内容通过幻灯片向校领导展示。
    9.3:向此次活动组委会提交总结报告。

    项目收尾

       项目具体的成果展示主要分为两部分进行,在当地举行的展出主要在海拉尔、陈旗、西旗等地进行,以期让当地人真实了解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遭破坏的程度,唤醒大家保护自己家园的意识,了解保护草原的紧迫性,并通过环保知识展,展出我们的保护草原的理念——保持草原食物链的完整性。不仅让大家知道保护草原的重要性,更让大家明白如何通过自己的点滴行动去保护它。
        在哈尔滨市区和各大高校举行本次考察活动的成果展,通过图片、影音资料展,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大学生知道美丽的草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需要整个社会联合起来,共同保护美丽的草原。(具体见暑期活动中的成果展示部分)。
        项目结束之后,全体队员共同探讨此次考察所得与不足之处,并邀请合作机构的专业人士对此次考察所采集的样本、记录的相关数据、问卷调查内容统计结果进行评估,进而提出一套保护草原的方案,同时与东北林业大学专家交流,进一步完善方案。然后将考察所得与各高校环保协会共享,并寄至草原地区的保护站和博物馆以供他们后期展出使用。最后做出详细的报告呈交校团委和本次活动的组委会。

    团队管理及相关制度

      (可选项)

    1. 队内分工必须明确,及时解决好队内矛盾。
    2. 在住宿地,要保持整洁卫生,饮食应听从安排。
    3. 实践过程中要注意节俭,便宜从事。
    4. 树立环保意识,不可随便乱扔垃圾和废品。
    5. 让每一个成员都了解到他个人对于团队的重要性,激发大家的责任心,不能轻易让成员退出。
    6. 分工要公平,在分工的同时,注意促进各小组之间的交流,让大家及时知道整个项目组的运作情况。
    7. 本人实施的违法行为或违反实践当地各项规定以及民族习惯等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和引起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8. 鉴于远行,望各位克己自律、团结一致,认真负责的完成此次实践

    项目可行性分析

      (可选项)

    1. 项目组成员:均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的知识,都愿意为保护生态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活动的各方面工作均由擅长此项工作的人负责;队员们在队内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克己自律,这一切都成为顺利完成此次任务的保障。
    2. 项目内容:干旱对湖岸线,湿地水量的影响,矿区对湿地的影响,这些都是确确实实存在的问题,都是能对食物链造成破坏的原因,因此进行科学调查,提出改进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3. 项目基础:得到CLP(conservation leadership program)2008资助项目“额尔古纳河流域保护地区的扩展和中俄蒙达乌尔生态区鸟监测网络的建立”的大力支持,提供调查数据,并有专人参与。在当地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尤其是与当地保护站和博物馆有着多次成功合作,因此我们开展活动时不会有什么阻力,相反还会得到当地保护站和博物馆的大力支持。
    4. 项目自始至终都会有专业人士的指导:我们的合作机构“额尔古纳河流域保护地区的扩展和中俄蒙达乌尔生态区鸟监测网络的建立”环保项目中国部分,以及“绿色龙江”(NGO)均会派出熟悉当地情况,有实地野外考察经验的专业人士参与指导,以保证调查的顺利实施。

    项目可推广性自评

      (可选项)

    安全及其他隐患的预处理

      (可选项)

    1. 草原昼夜温差大,实地考察时要带外套和长裤。
    2. 在草原上住宿,夜晚难以辨别方向,要备上手电,指南针等。晚上如无特殊情况以分析白天所得数据为主,尽量减少外出。
    3. 草原上饮用水大多盐碱含量较高,初来者有时难以适应,要准备一些矿泉水。
    4. 在到地方之后,要先有意地掌握当地医院以及其它相关机构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做到有备无患。
    5. 在考察过程中,如身体不适,应先向队长说明情况,不能单独擅自离队。
    6. 药品与应急物品,鉴于队员都是初次到草原一些简单的药品是必备的如:板蓝根,速效伤风胶囊,风油精等。
    7. 到达草原后,要尊重当地农牧民的生活习俗,克己自律。

    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可选项)

    1. 针对7-8月是草原的雨季,每个活动都有备选方案。以保证整体项目顺利进行,如在野外考察时,突遇恶劣天气,则将当天的调查内容调整为宣教和数据分析。
    2. 由于考察时拍摄照片量较大,为避免出现相机断电的情况,应事先准备好若干电池以备不时之需。

    其他信息

      (可选项)

    博客内容主要包括:
    1. CLP(conservation leadership program)2008资助项目“额尔古纳河流域保护地区的扩展和中俄蒙达乌尔生态区鸟监测网络的建立”的重要成果展示;
    2. 考察地区的生态环境介绍,珍惜鸟类及湿地照片;
    3. 项目组设计的做问卷调查使用的标准问卷;
    4. 后期考察结束后我们的调查成果展示
    项目推广性自评:
        通过前期与各个环保机构的沟通,我们发现各个环保机构非常希望与在校大学生合作,一是可以扩大活动的后续影响力,二是可以培养热衷于环保事业的接班人,让环保事业持续发展下去。  
        由此我们可以推广建立“高校环保协会?环保组织?保护区内工作人员”这样一种环保网络,各方都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联络,持续开展宣传活动,高校环保协会可以根据保护区内工作人员、环保组织的反馈得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学校里进行宣传,这比毫无针对性的宣讲效果好很多;对环保组织、保护区而言,可以从大学中吸收新鲜血液,不断发展壮大,除此之外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 博客

      (可选项)
  • http://blog.sina.com.cn/baohucaoyuan

  • 复赛评语/修改意见

    项目以宣传和调研为主,学生团队对受益群体的直接行为帮助不足。

  • 项目预算(决赛)

    项目

    金额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