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创意主页(复赛)

上传时间:2008-03-24 23:54:25 | 最后修改时间:2008-04-16 23:50:20

  • 项目名称(预赛)

    “爱心图书”传递行动

  • 项目信息

    学校

    预计团队大小

    合肥工业大学

    8人以上

    创意类别

    教育

    实施地区

    安徽( 其他)

  • 创意

                                “爱心图书”传递行动

        “爱心图书”传递行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农村和城市的孩子们搭建交流沟通平台。
         我们先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再编成活页图书,一本本带往农村。书中留下大量空白,孩子们阅读后可以在空白处写上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如关于奥运会的知识。孩子们也可以在空白处发表评论和展现自己的个性风采。传递一段时间后,我们重新进行整理与补充,再编成活页图书,带回城里的大中小学,进行传递。传递过程中,城里的孩子可以了解农村孩子,也可以回答问题,奉献爱心。此活动在农村与城市间不断进行,正在传递中的图书如同流动的网络。
         图书传递也是爱心的传递。我们会进行图书传递的跟踪指导,解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会开展爱心传递的系列活动,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图书传递行动。当此模式推广开时,我们会建网站以促进资源共享。
  • *创意亮点

    (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需要在决赛阶段前保密的核心创意,不予公开。)
  • 详细计划(复赛)

     

    开始日期

    截止日期

     

    2008-03-24

    2008-09-30

     

    辅导老师/顾问

    郭志华


    项目时间表:

        3月24日前,资料收集、整理
        3月24日
        中午在合肥工业大学进行爱心签名活动
        晚上五点,与合肥特殊教育中心的孩子们一起在国旗下唱手语歌《感恩的心》。合肥特殊教育中心的孩子们写下对农村孩子的祝福。
        
        3月24日至3月30日,将“爱心图书”带往农村。
        3月31日,图书又回到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合肥工业大学及其附属中小学。
        3月31日至5月1日,“爱心图书”在安徽省内的学校进行小范围的传递,请优秀教师和专家,重新对传递资料进行审核。
        3月31日至6月30日招募“爱心火炬手”
        5月1日至8月8日,每天将编辑成册的奥运知识与奥运精神的宣传材料,送往全国城乡的一所中小学校。
        10月10日图书沿着长征路线进行传递,同时开展奥运农村行活动。


    详细计划:

             第一部分 “爱心图书”传递行动的起因与说明
          我们团队成员中的大部分是安徽省希望工程所资助的学生。2007年淮河大洪水,在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时,却凝聚了社会爱心,各方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开展募捐活动,让当年考上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进入大学学习。
          我们团队的辅导员,就是当年希望工程爱心圆梦行动的募捐志愿者之一,他亲身体验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浓厚爱心,并向我们做了详细的描述,让我们感同身受,并愿意以自己的行动向社会,奉献爱心传递爱心。
           我们团队成员大部分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我们希望搭建一个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最好的载体就是“书”。于是便有了我们的“爱心图书”传递行动。
            图书传递类似于一个流动的网络。数字化的网络可以让我们接受更多的信息,学到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展现自己,认识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而农村学校目前没有条件上网,我们以图书传递行动来代替网络的这些功能。
            图书传递的“书”有两种,一种是以书的形式做成的活页资料,要向学生作如下说明:这是自编的资料,有的还是学生自己的原创作品,传递时可以在上面修改与添加。另一种就是募捐而来的书和笔记本,每本书配合笔记本一起传递,学生可围绕某本书用笔记本进行交流。
            图书传递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对于中小学生,教师的指导和参与是必要的。我们将与对此活动感兴趣的教师进行合作。
      
            本次图书传递围绕奥运知识与奥运精神的主题。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全世界为之嘱目,然而调查表明,农村的孩子们,特别是山区和偏远农村的孩子们,还缺少对奥运知识的了解,他们参与奥运的主动性还不够,因此这次图书传递编辑资料时就围绕奥运知识和奥运精神。一方面以图书传递的形式,向农村的孩子们宣传奥运知识,另一方面带领农村孩子们开展以体验奥运精神为目的的拓展体验活动。
              本次图书传递的路线是奥运圣火传递路线,图书传递与奥运圣火的传递同时进行。在圣火从希腊点燃开始,我们的图书传递工作也启动了。3月24日中午在合肥工业大学进行爱心签名活动,晚上五点,奥运圣火正式点燃时,我们大学生与合肥特殊教育中心的孩子们一起在国旗下唱手语歌《感恩的心》。然后我们引导合肥特殊教育中心的孩子们写下对农村孩子的祝福。
             奥运会结束后,我们会沿着长征路线进行传递,同时开展奥运农村行活动。
             选择长征路线的原因在于:一、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中有崇高的地位,长征路上的乡村小学容易与城市小学结成姐妹学校,达到城乡交流的目的。二、对长征精神的学习与宣传,对于参加的学生来说,可实现长征精神与奥运精神的完美结合。
            “爱心图书”传递行动,作为一种好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包括学科知识的学习,但本次传递行动我们侧重爱心教育与科普知识的宣传,我们会举行爱心传递系列活动。

              本次图书传递行动的主要目标:
    一、建立谷歌图书传递室(或谷歌图书室)
              取“谷歌”之名,在于用“谷歌”两个字代表“五谷丰登,百鸟歌唱”的意思。“五谷丰登”象征着图书传递室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百鸟歌唱”象征着每个同学都可以通过图书传递展现自己的个性风采。
           “谷歌”同时又是一个搜索引擎的名字。在图书传递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网络上的知识等信息进行搜索。而“谷歌”搜索引擎正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快和最全面的搜索引擎。
    二、建立图书传递网站
            通过网站进行资料共享,展现图书传递参与者的个性风采,逐步建立网上交流社区。
    三、收集整理能表达城乡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和特殊孩子)心声和个性风采的作品。
            我们已经开始行动(所做的准备工作的详细情况请见我们的博客)。随着外界的关注与支持度的大小,我们的行动或默默无闻,或影响到更多的人,不管怎样我们将继续行动,一直行动下去。


                      第二部分 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暑期活动的效果。
    1.资料收集与整理
            收集整理有关奥运知识与奥运精神的资料。如关于奥运会的历史、常识和北京奥运会的相关情况介绍等等。奥运会强调更快更高更强,倡导和平,珍惜友谊,鼓励拼搏向上,勇于进取,收集的资料要包含这些精神。

    2.图书的传递
           3月24日至5月1日,“爱心图书”在安徽省内的学校进行小范围的传递。
    根据传递结果,继续进行有关奥运知识与奥运精神宣传材料的编辑。同时请相关专家及中小学教师进行审核,聘请所传递学校的优秀教师成为图书传递行动的“爱心火炬手”。
             3月24日至3月30日,当圣火在希腊开始传递时,我们将“爱心图书”带往农村。如位于安徽省与河南省交界处的王家坝小学,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山区小学。在带去祝福与知识的同时,我们也收集农村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带给城里的孩子们,让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一起回答。在王家坝小学,我们为这些灾区的孩子们带去了100封贴有邮票的信封。信封上面附有我们的联系方式,这样便于孩子们与我们交流沟通,使我们离孩子们更近。
             在3月31日圣火传递到北京时,图书又回到了合肥工业大学及其附属中小学。
            5月1日至8月8日,编辑成册的奥运知识与奥运精神的宣传材料,大致沿着奥运圣火在国内的传递路线,每天送往全国城乡的一所中小学校。
            在传递过程中,一方面,我们根据互动的结果,重新进行编辑与审核。另一方面,联系城乡中小学,宣传奥运知识,并确定在暑期可以与“爱心火炬手”一起开展迎奥运主题活动的学校。部分团队成员与“爱心火炬手”到合肥特殊教育中心进行交流并一起编辑资料,进行图书传递。
    3.招募“爱心火炬手”
            “爱心火炬手”传递图书,为他们答题解惑,帮助他们展现自我,点燃知识的火种,点燃爱的火焰。
            3月31日至6月30日主要在合肥大学城进行招募,招募时注意考虑地区分布,特别考虑来自西部农村的大学生。这些学生要么本身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在支教活动中可以将图书传递融入进去。要么暑期回家,可利用回家的机会在家乡学校开展活动。招募后对爱心火炬手进行培训。


         第三部分  暑期活动
             暑期活动围绕“爱心图书”传递行动而展开,如果开展活动则注重记录,为下轮图书传递积累珍贵的资料。(“爱心图书”传递行动的主题、目标与意义等方面在第一部分有详细论述)
    (一)在城乡开展图书传递行动
    1.图书和笔记本的募捐 
            在合肥开展图书募捐活动,可采用建立图书传递角或图书传递室的方式进行。
    2.图书传递室的建立
            宣传语:“图书传着看,好书送乡村”
            如果一个学校或社区有多人拥有相同的图书,则我们号召大家把一本书放入图书传递室,大家轮着看。其它的书捐给偏远农村的孩子们。
    图书传递室同时作为学校“爱心图书”传递行动的场所。
    3.图书传递的进行
            在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后,爱心图书送往各地中小学进行传递。(此部分内容准备工作中有详细介绍)
    团队成员和爱心火炬手前往安徽省阜南县的王家坝小学、岳西县山区小学和合肥工业大学附属小学。带领中小学生进小组讨论与分享。图书先在小组内传递一周左右,接着在班级内传递两周左右,最后在学校内传递一个月左右。
    一个月后,对传递结果进行编辑整理,重新开始传递。此时开始学校间的传递,让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结成姐妹学校。
             如果暑期学生较为分散,则以小组和大组的形式进行。一个小组十人左右,三个小组组成一个大组。
    (二)和各地“爱心火炬手”进行联系,通过网站展示各地活动情况,便于及时沟通交流。在图书沿着奥运会圣火传递时,我们也开展作品征集活动。
    (三)举行“城乡少儿手牵手,爱心传递迎奥运”活动
             8月1日至8月31日,尽量争取社会赞助,把在各地爱心图书传递行动中表现优秀的农村孩子接到到合肥,这一过程,由孩子所在学校老师带队。由于社会对希望小学的学生有更高的期望,我们会较多地考虑希望小学的学生。


             活动可以与其它机构或团体合作进行,我们注重记录, 我们希望记录到,农村孩子,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中的普通农民工子女,到北京奥运会现场的体验,记录他们所展现的个性风采。
            “爱心图书”传递行动的重要内涵就是爱心的传递,活动中我们将尝试采用“时间银行”的模式。

  •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axtscd (项目博客属于可选补充信息,由各团队提供、负责维护,大赛不对其内容负责。)

  • 评语/修改意见

    团队成员提到“ 此行动适合在各种支教活动中实施并推广”。类似的“图书漂流”、“图书传递”都会碰到一个问题就是书在漂流的过程中大量遗失,而这个项目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即由“支教团队”带着书漂流。 

    建立谷歌图书传递室,这个做法欠妥,参赛团队没有被授权使用谷歌公司的名义进行任何活动,谷歌是本次大赛的主办方,但并不是每一个参赛项目活动的主办方。 

    计划书的写作可以更为缜密周详。图书传递室的建立没有提供足够的可行性论证。

    可以更详细地描述计划书末尾提到的“时间银行”的模式。

    按照详细计划,在没有本次大赛资源支持的情况下,项目已经开始,描述本次大赛资源所能为活动带来的附加值会有助于对项目计划的理解。 

    “爱心图书”的传递如果仅局限于奥运知识的传递略显狭隘。 

  • 项目预算(决赛)

    项目

    金额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