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创意主页

此项目没有进入决赛
  • 项目名称(预赛)

    欠发达地区农地流转PRA参与计划

  • 项目信息

    学校

    预计团队大小

    兰州大学

    5人

    创意类别

    贫困 农村经济发展

    实施地区

    甘肃(学校所在地 曾住地)

  • 创意亮点

    (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需要在决赛阶段前保密的核心创意,不予公开。)

  • 创意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内容,但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土地禀赋、自然资源和农村本身的社会经济条件来说,如何将土地使用权流转运行好是个问题。本项目采用农村项目实施中最重要的方法PRA(参与式评估法),以甘肃省灵台县为例,通过多方联络和组织,将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专家(如兰州大学的农村经济专家)、项目评估成员(如农业发展中心研究生、助理研究员)和灵台县试点农村土地流转组织人员(村委成员)和土地使用权的拥有者和被帮助者农户连接在一起,通过短期的合作评估、应用,帮助欠发达地区寻找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适用模式,并以研究模式为基础,在专家和逐级的农村建设项目中现实应用和根据若干期项目的绩效评价所做出的项目应用报告在相同情况的农村地区推广,对于当前农村农户经济发展有相当的意义。

  • 详细计划(复赛)

    开始日期

    截止日期

    7-12-2009

    8-25-2009

    辅导员/顾问1

      (可选项)

    聂华林,兰州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辅导员/顾问2

      (可选项)

    项目背景及意义

    中国农村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核心是维系农村关系的土地问题。随着人口膨胀和生产无限扩展,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进让农地使用权流转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央以一号文件形式再次强调农村入地保障和经济发展问题,并提出允许农地流转的相关信息,这为多年沉寂的农业多渠道发展、规模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以甘肃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地禀赋、流转观念和项目开发落后,致使当地仍然进行传统农业耕作。在农业外部环境(农产品价格低廉和自然环境恶劣)不断恶化和农村对土地原始的情感渊源背景下,传统种植模式使当地农民处于低效率和低收入水平。如何保障欠发达地区农民对土地承包和使用权利的前提,并引导、帮助农民通过土地及土地生产经营致富,并让他们在未来能够独立自主的实现效率、规模生产和富裕生活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从当地农民和基层干部对于农地流转条件、规定的认知程度和当地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群众观念淡薄等方面来看,并不适宜立刻使用东部发达地区所采用的一般性集体经济、股份制经济对农村土地进行流转。结合当地实际条件,为农民们找出符合当地环境和因素的土地流转模式及后续方案对欠发达地区农地使用、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极有意义。
    PRA(参与式评估)正是在农民自身参与项目和思考问题与项目组共同找寻适合当地发展、规避问题的有效方法。只有让农民充分参与到自己的土地流转方案设计过程当中来,才能更好的了解方案设计的因素,也才能更好的激发和帮助农民自力更生地去实施和运转农地流转,以实现更远景的致富蓝图。也能通过微型的实施方案,简单有效的大规模推广,从而解决好农村经济问题,从而以经济为前提对社会效益极强的农村问题解决都有深远意义。

    公益目标

    一种模式的运转:通过小范围的项目实施,为当地农民提供一种可行的、持续的、增益的农地流转模式;一种观念的转变:让当地农民了解到农地流转的好处,为其传输新型农业发展和改变农业经营模式的观念;一种意识的建立:打破传统“给予式”公益,提倡怎样去帮助农民、辅导农民、激发农民主动参与、设计和运转农地流转方案,以提升、改变生活和自力更生发展农村经济意识的“自救式”公益行为。

    受益群体

    就项目本身来看,项目的直接受益者为参与项目的6名村民,他们可直接参与到项目体验、思考、评价和决策过程当中来,在专家组等各方人员的共同考察意见下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计划进行土地流转实施,达到收入增加的目标;从更远来看,即在此基础上的项目推广,通过部分人的收益效果,改变全体村民的观念,吸引更多人加入土地流转项目,使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创益项目持续下去,实现农民通过项目设计增加收入,甚至更广收益的目标。

    预期成果

    通过项目实施,预计实现两个目标。就项目本身而言,通过PRA计划,为当地制定一项适用的农地流转模式项目书,并联系农村相关组织开展、实践。透过项目,要在该村进行农地流转和项目制订的内容宣讲,让村名获取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以项目效果为内容,向附近农村推广,并通过相关媒体宣传,为日后更多项目和资金进入农村作基础。

    活动实施地

    项目实施地选取甘肃省灵台县邵寨镇新民村。新民村位于灵台县东部,下设6个合作社(自然村),共400户村民,居住较为集中,便于走访调查和事物通知;村庄地处乡镇中心,连接临近各村,距离西安、庆阳等城市较近,且交通便利;人均土地1.2亩,土壤质地良好,以小麦、玉米、胡麻等主要种植;人均山地0.5亩,多种果树;各类土地集中分布,轮廓明显,便于走访见习、绘图分析和隔块试验;近年来,村中青壮年多前往西安、兰州等地务工,土地部分闲置,作物单一,为土地流转试验提供了基础;根据年前调查,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人员较多,目前无固定工作,且多数人曾有果树承包种植经历,为土地流转经营提供了人力和经验。
    项目实施地距离兰州大学较近,适于项目短期观察、专家视察和长远持续发展。

    合作机构/单位

      (可选项)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欠发达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组

    项目时间表

    5/10-6/10:实践地点联系和项目资料搜集深化工作;初步讨论会,商定、修正项目实施内容;
    6/26-7/12:团队终期培训、实践地点确认、物资购买和项目实施计划制定工作,时间段按照合作项目的情况制订;
    7/13-7/17:到达实施地,第一期大面积调查工作,全面、广泛了解实施地基本情况(如农村环境、实施条件、农民了解与意愿程度);熟悉、培养与村委、村民之间的关系;
    7/18-7/27:展开第一期PRA计划,开始农地、林地,水文、温湿,资源禀赋等方面调查;组织项目各参与方阶段性讨论和评价;得出初步结果;
    7/28-8/8:展开第二期PRA计划,加权人口、观念、环境等因素后,集中进行各参与方的讨论会议;向相关资金组织推荐项目,组织集中见习活动;最终确定结果;
    8/9-8/20:项目书制定、核查和验证阶段;
    8/21-8/25中度范围推广计划制定阶段。

    团队构成

    根据项目所使用方法参与式评估(PRA)设计和组建团队,由兰州大学5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报名队员)组成项目实施小组,由两名指导和带队教师组成专家评价小组,由实施地村委会3名成员组成项目决策小组,由实施地农村选拔产生6名对当地较为了解和较有创业和致富激情的村民组成核心内容小组,由实施地所在县乡两级2名负责人组成场外观察小组:从而组建成当地农地流转参与式评估项目组,通过各自的合作观察、评价和实施项目。并将此定位为项目实施的主要团队。
    根据项目的批复情况,在学校内招募一定队员参与项目评价工作(场地招募和BBS招募),主要招募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同样作为协助性外围评价成员,通过他们的参与、体验和观察,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帮助项目不断修正,达到最好结果。
    队员招募工作定于项目实施前两周内(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面向经济、资源环境、土地管理、社会等相关院系招募,并在招募基本结束后,聘请社会学老师和农村研究所老师进行2-3次项目对口培训,保证志愿者工作的效果。

    前期调研及暑期前准备

      (可选项)

    从3月份开始逐步查找PRA成功案例,总结其中经验和有效方法,同时按照项目申报的相关流程准备资料。至5月10日项目结果确定后开始实践前期的资料集中查找和项目实施培训。
    首先,就项目实施小组的成员进行初步的讨论,整理和罗列队员们的想法、点子,根据成员们的意见试图寻找一部分解决方案,这部分讨论主要是资料的搜集和对资料的独立分析工作;同时,联系实施目的地的相关单位、组织,确保暑期项目实施地点确定。
    其次,到6月份左右,联系兰州大学社会调查方法专家和项目指导教师对项目起初的设想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准备、项目实施方法、项目实施阶段性成果整理等进行系统的培训,大约一周时间;进一步确定实施地的相关情况,并进行第二轮的资料准备和项目咨询,以预防项目更替变化。
    最后,培训已招募志愿者,对其进行活动参与的相关内容培训(主要是如何最为一名场外观测者对项目仔细观察、提炼自己意见和参与暑期农村项目的经验方法等),目标是顺利完成这一期项目,也为项目持续性进行培养人力资源和良好助手;配备好实践过程所需要的相关物资,尤其是风险性较高的物资,如资料双备份,安全性药品等等,另外还应该有期注意为村民们购买的见面礼极为重要,这是熟悉乡村的关键。接下来,前往实践地点,并最好最初的安排性工作,如确定住宿的便利和适于调查的生活环境等。

    暑期活动具体计划

    暑期活动是项目正式进入实施的时候,主要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预调研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实施第二阶段,落实阶段和项目总结与运行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1)预调研阶段很重要,是项目的准备阶段,要全面考虑后续工作的需要,通过这部分工作为接下来所有事项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一要在到达实施地后及时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单位和村委会、乡村经济组织进行联系,向他们系统、详细地介绍有关项目情况,认真听取他们对活动的初步意见,及时整合、完善调查工作;二要到达实施地后开始第一期大面积调查工作,全面、广泛了解实施地基本情况(如农村环境、实施条件、农民了解与意愿程度);熟悉、培养与村委、村民之间的关系,选拔村中参与项目的成员,为项目进一步开展做准备;三要向广大的农民朋友们宣讲土地流转的相关内容,吸引其参与土地流转、自主创业的项目。
    这部分工作从7月13日开始至7月17日结束,共计5天,参与成员为全体队员和志愿者。
    (2)实施第一阶段,正式开始新民村土地流转方案的测试和研究的第一阶段,主要针对土地流转的固定性、客观性条件做调查工作。结合当地提供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地观测和调查:
    调查当地水文条件和温湿状况,向有经验的农户了解当地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以及其他产品的种植情况,分析自然环境下当地适于种植和潜在开发的作物类型;
    调查当地土地禀赋,主要包括该村现有农地、林地和牧地分部情况,土壤营养程度,土地集中程度等自身条件,此部分结合资源环境专业的项目开展,最终以绘图形式表现出来,用于分析土地流转方案第一规模实施的范围;
    调查现有土地流转方式和流转情况,当地农村经济组织情况,当地农村集体、个体或者外来企业的数量、从事行业,该村交通位置和以此为中心所联系的其他村镇、城市等基本信息,为进一步规划土地流转的落实点作调查;
    调查当地非耕地转让中的集体决定原则和村内及所管单位对于土地流转发布的相关文件精神,保证接下来的各项工作都在规定的政策方位内实行;
    这部分工作从7月18日开始至7月25日结束,共计8天,按照项目调查的主要内容划分志愿者成员,由项目组成员带队,与农村推选的农业能手、合作项目组的专业学生进行实地走访、绘制、测量等工作,最终资料共享。
    7月26日至7月27日,项目组第一次汇集各参与方,对所调查的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和涉及土地流转方案的自然条件顺从与改造设计征求意见,并最终形成土地流转方案因子分析表,并向项目参与专家第一次汇报调查情况,专家根据自然条件评价新民村自然条件和土地流转方案如实施需要适应、改进的方向。
    (3)实施第二阶段,主要针对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人为、主动性因素进行走访调查,主要也是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通过村委内部资料和网络、文献公布资料,通过抽样调查,核实新民村人口、户数、年轻劳动力结构和从业情况,文化、技术程度,开展苹果种植和对外销售经验等,并向村民进一步介绍土地流转的相关情况;
    采用正式的问卷,通过非结构式访谈对村民关于土地流转认识(是否了解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内容),假设性流转观念(如果知晓,是否愿意参与流转项目),以及调查结果的第二层原因调查(参与或者不参与的动机,影响因素等);
    待资料采集完毕后,召开第二次、第三次参与各方讨论会议,对新民村存在的情况进行了解和原因分析,商讨顺利开展土地流转,吸引项目的具体策划以及在策划之前所需要做的工作罗列;让参与项目的农业能手和欲创业者进行自我评价,提出需要提供的条件和帮助,准备项目运转进入议程;
    参与专家第二次针对新民村项目的情况提出专业性评价,认定新民村土地流转方案的实施方向和提出实施建议;讨论结束后,整理初步材料,就三次讨论和参与项目的农民们在调查过程中的发现,整理好新民村实施农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这部分工作从7月28日至8月5日结束,共计9天,按照PRA方法涉及方进行参与、调查和讨论商议工作,志愿者在调查期间按照分组进行工作,在商讨和分析过程中,作为场外参与、观察者,对项目形成冷静分析和评价,作为补充性建议提交项目实施小组和专家参考。
    (4)落实阶段,即由项目实施小组成员和志愿者分别在周围地区咨询相关企业、资金组织、政府单位,就新民村土地流转项目实施预计需要的经费、政策和技术等方面各方可以提供何种条件,各方是否愿意参与其中,引导帮助农民朋友致富,并实现双赢效果;
    同时,根据各方的意愿和调查情况制定项目实施计划书,主要包括新民村自然条件分析、人为因素分析、实施项目建议、实施项目风险以及愿意合作的方向等内容,分类更新为具体的土地流转示意图、土地流转目标以及土地流转经营等。
    这部分工作在8月20日前设计完成,主要由合作项目方和实施小组、指导老师共同完成。
    (5)项目总结与运行阶段,这一阶段是在项目实施方的协助下,农民参与者按照项目策划进行土地流转的试验工作,由小规模的租赁、承包逐步实现土地流转经营,乃至土地集中后的项目经营;其次,项目实施小组和志愿者将为周边相似情况的农村提供新民村土地流转的调研方案和实施步骤,鼓励、吸引他们参与到土地流转当中来;最后,项目实施小组和志愿者了解实施情况并撤离当地,回兰州对新民村土地流转的情况进行成果制作。

    项目收尾

    结合项目开展过程中专家的评价、新民村土地流转实施状况,与新民村土地流转项目实施的相关人员保持畅通的联系,随时获取新民村土地流转的情况,方便进一步了解和帮助他们实施该项目;回兰州后整理新民村土地流转使用模式、土地流转影响因素、实施效果等方面的调研报告,通过学校和研究中心等机构宣传;团队成员利用调查空间记录、拍摄新民村土地流转状况的图片、资料、视频等与甘肃当地的电视台、报纸等合作展出。
    在兰州东方红广场进行一次“新民村土地流转项目策划图展”,展示此次新民村土地流转方案调查、设计到农民自主参与、体验、实施的过程;向市民和相关单位推荐新民村土地流转项目,宣传农村土地流转形势和农村自主致富的公益行动;号召更多的企业关注农村项目,帮助他们早日走上致富道路。

    团队管理及相关制度

      (可选项)

    建立完善的团队组织纪律,才能够确保项目开展顺利进行。因此,项目组经过和合作项目的沟通,制定以下管理细则:
    1.团队成员和志愿者(下同)严格执行项目计划,注意人身安全(尤其是女生队员),以项目实施预期结果为行动目标;
    2.积极组织参与各方,认真落实调研工作,保持项目实施人员立场,不可左右调查结果,更不可弄虚作假;
    3.严格执行团队当天项目任务,保证当日任务当日清;
    4.注意自身形象和言行举止,尤其与当地群众调查和生活中融洽相处,不得发生任何抵触行为;注意与当地村委会和相关组织的沟通工作,以项目顺利进展为原则;
    5.遵从队长工作布置,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及时完成安排任务,对于不理解内容,恰当提出意见,不得擅做主张,扰乱项目进度;
    6.自觉遵守团队统一部署,工作如需变动或出现其他问题时,立即上报队长后解决;
    7.团队财务由会计统一记录、执行,待项目结束后实行经费报销、审核和发放工作;
    8.其他未尽事宜由团队各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以团队管理纪律为准绳,分配以下方面工作,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内容到位:
    队长:负责团队在项目实施期间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
    会计:负责团队在项目实施期间的经费花销和记录工作;
    外联:负责项目实施期间与相关单位的联络、与新闻媒体报道工作的联络等;
    队秘:负责当天食宿工作的落实、文件材料整理、发放和信息通知等;
    志愿者:服从项目安排,协助项目更好实施。

    项目可行性分析

      (可选项)

    实施内容上,首先,农地流转是当前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视角,国家已经发布相关政策性支持,学界也有较为丰富的理论指导。土地是农村经济中较为重要的资本,农民致富的参与和配合性较高,这位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的前提。其次,以公益项目培养公民自主致富的思路较为新颖,让受助群体主动参与到公益活动当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有极强的公益性和公益推广性;
    实施条件上,实施地位于甘肃境内,经前期资料准备发现,土地条件适中、人际关系较为熟悉,交通、人口规模以及农村项目实施经验都可保证了本期项目的顺利开展;依靠学校部分学生项目合作经费和谷歌益暖益暖中华项目资助经费,可保证项目经费充足;实施地当地农村经济组织、村委和县相关机关单位都可为项目实施提供一定支持,为项目解决当地事物有帮助;
    实施力量上,项目组成员多来自西部地区(其中一人来自新民村),对该地区农村的自然环境和民风民俗有一定了解,为项目实施做了必要的前提保障;指导和顾问教师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研究专家,且其直接参与项目当中,可保证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科学合理性;与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欠发达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组合作,协助性保证项目全面进行,可让项目进行的更加圆满。

    项目可推广性自评

      (可选项)

    本项目的推广性主要体现于两方面:一是项目本身的切入点具有推广价值,农村问题以农村经济、土地问题为根源,依据当前经济环境和农村问题的解决背景,凭借实施者和合作者力量,帮助农民认识、转变、实施、发展农村问题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二是公益活动的实施方式具有推广价值,以PRA方法实施、解决农村问题,提倡农民从参与、体验到认识、实施,自主解决农村问题,是彻底解决农村问题,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是实现最大公益目标,通过公益帮助农民的有效途径。
    目前,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问题解决议程才刚起步,需要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最科学合理、适用的引导模式渗入,才能够更好的为农村服务,才能够为中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公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做出努力。

    安全及其他隐患的预处理

      (可选项)

    生病问题。甘肃气温干燥、夏季易中暑,这是历届甘肃农村暑期项目总结出来的经验,因此,团队准备了消除中暑的相关办法和药品;外出做项目期间,饮食不当易引起腹泻等,团队也针对性的准备了一些预防饮食不当生病的药品和特殊治疗办法。
    语言沟通问题。团队中仅有一人为当地人,其他均不了解该地区语言情况,因此,团队前期做了方言方面的培训(据了解,该地区方言除个别特殊用语,其他均较易懂),并在志愿者中计划招募了2个当地的大学生。

    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可选项)

    项目执行过程中,可预见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土地、水文等资料提供和调查的真实性考验,即当地出于各种原因,致使项目组调查结果出现问题。于此,团队设计了两个预案,前期努力融合,保证项目资料的成功调查和搜集,另外依靠西北综合开发研究所历年数据,加强验证工作;
    二是农村传统观念短时间改变的不切实际性会致使项目组难以与群众接近,从而耽搁项目进度,为此,团队在出发前邀请社会调查方法老师进行相关农村调查工作培训,尤其在融入农村方面,实施过程中结合当地的乡俗进行一些慰问活动;
    三是,各方参与人员的集中时间不一,容易造成项目实施的拖延。针对这一点,团队根据其钱的普遍调查,将此项内容纳入选拔参与成员的指标内,同时增加集中的时间和方案的吸引性,使项目参与各方重视项目参与的价值,折中处理。

    其他信息

      (可选项)

    博客内容的附录列表:(到3月5日至)
    [更新]项目内容全面介绍
    [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转]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内容和观点
    项目实施地点的相关内容
    项目成员简介和工作布置
    [转]PRA方法的进一步了解(案例)
    [转]PRA方法的进一步了解(理论)
    关于申报谷歌“益暖中华”项目复赛的相关说明
    关于申报谷歌“益暖中华”项目初赛的相关说明

  • 博客

      (可选项)
  • http://blog.sina.com.cn/xiangmu2009

  • 复赛评语/修改意见

    项目计划较具体全面,但主要时间和侧重点在团队本身的锻炼提高,对需要帮助的群体的关注有待提高。

  • 项目预算(决赛)

    项目

    金额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