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创意主页
此项目没有进入决赛
项目名称(预赛)
益”路播种,“益”路谷歌~技术推广
项目信息
学校
预计团队大小
广西师范大学
6人
创意类别
教育 环境 科普
实施地区
广西(学校所在地 曾住地)
创意亮点
(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需要在决赛阶段前保密的核心创意,不予公开。)
创意
科技进步,带来社会的发展,而在我国西部边远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目前仍沿用落后的传统耕作方式。广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大部分在喀斯特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山区农田是低产田,加上当地环境与外界的闭塞,导致少数民族农民农业知识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的种植计划与耕作技术,使得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农业收成被动。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谷歌’公益活动,作先进科技农业技术的宣传者,带动者,利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资源,调动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技术支持,以开展“手拉手,村连村”工程,让先进村与落后村之间结对子,先进农业技术定期培训班,科普沙龙,经验交流展,建立博客等活动,将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带进落后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让受经济危机影响下被迫返乡的农民工创造自己的土地。尽己所能将学的知识回馈家乡,奉献社会,通过公益实践活动真正将公益落到实处。我们愿做阳光使者,让温暖播洒在每一个需要依靠的肩膀。详细计划(复赛)
开始日期
截止日期
2-21-2009
8-25-2009
辅导员/顾问1
(可选项)梁士楚,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辅导员/顾问2
(可选项)徐丹,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团委副书记
项目背景及意义
中国农村改革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农技推广在此面临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大空间;二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安全提供了新舞台;三是加大投入拉动内需提供了好机会。
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广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大部分在喀斯特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山区农田却是低产田,耕地夹在石头缝,喝水要钻石头洞,劳作是传统纯人力耕地,这是山区村民生活真实写照。加上当地环境与外界的闭塞,导致少数民族农民农业知识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的种植计划与耕作技术,使得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农业收成被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广西人开始思考农业的出路。推广实施的三免,三避技术,就被誉为一场农耕革命。可在偏远地区,这些技术还未真正传到乡民手中,他们并未从中受益。再者,当前广西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不够顺畅,财政保障力度不足,推广队伍人员少且整体素质不高,村民的期待还未能真正实现。对于还处在贫困线上,尤其是,至今仅依靠种植简单农作物的村民来说,加强他们的科技文化知识培训,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并依靠科学技术来种植农作物和发展经济,是迫在眉睫的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而解决问题,没有对村民的耕种技术推广是不行的。充分发挥传播技术的主渠道作用,推广技术的主力军作用,服务“三农”的主人翁作用和农技推广的工作业绩和积极作用,是当前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并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鉴于当前情况,我们愿做这样的先锋者和传播者,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坚定信心,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资源为“三农”发展提供科技支持,调动社会各界对此问题广泛关注与技术支持,把这些技术交到真正需要它的人手上,帮助当地农民更好的重塑信心,并对当地的环境进行关注,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真正将实践活动的公益落到实处。公益目标
一、将我们的专业知识及资源带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引导他们将观念从传统农耕向现代科技农耕转变,并实施;
二、维护因不合理耕种而造成的环境破坏,如过度使用化肥而造成的土地板结,化肥、农药对河流的污染等问题;
三、提出合理的耕作计划,流程式的辅导,让他们真正的提搞农作物的种植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维护土壤生态平衡,建立生态农业模式。
四、号召社会各界对乡村农业及其生态环境的关注与帮助,尤其是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受益群体
百色市那坡县黑衣壮聚居的城厢镇龙华村(弄文屯、弄力屯),及辐射周边的乡镇:龙合乡果桃村(旦鲁、达决、达文屯);弄楠村(弄楠、弄明、达故屯)
预期成果
一、活动地将进行一次现代高科技耕种的洗礼,并且这种科学种植理念终慢慢被建立;
二、活动基地已存在的环境问题将得到改善,环保的理念深入当地民心;
三、水稻的种植将更合理、更科学,在达到更高收成的情况下,种植成本将大大降低;
四、建立一条我学院与活动地的科普知识网络纽带,让村民第一时刻了解农业的知识;
五、建立农业科普及环境生态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栏的内容。
六、我院的科学工作者定期到活动地开办科学种植培训课。活动实施地
黑衣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壮族族群之一,亦称布壮、布敏与布嗷,人口51800多人,占当地壮族总数33%。据我团队调查访问获知,黑衣壮多数居住在大石山区,生存环境恶劣,耕地素有“碗一块瓢一块,一顶草帽盖三块”之称,以农耕为主。黑衣壮文化在长时间的自给自足、较为封闭的农耕社会形成,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豆类等农作物。其经济保持着古老农耕的主要特征,从2002年开始,弄文屯和马独屯才开始试种水稻。自然环境的恶劣使得那里的人依然急需解决温饱问题。同时由于缺粮,养殖业的发展也受到制约,进而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等等。现在百色市政府已在当地搞起了旅游业,但对于科学农耕种植并未深入村屯。
踏进黑衣壮聚居地,他们坚毅的生存能力让人感动。但他们也迫切希望原始农耕技术得到改变。如果我们的科技能传播到那里,少数民族的农耕技术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洗礼合作机构/单位
(可选项)得到的合作支持机构: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桂林市农业局
将争取的合作支持机构: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农业局、龙华村、龙合乡果桃村、弄楠村村委会。项目时间表
1、2008/11/1~2008/12/13:收集百色市那坡县、柳州市乡镇有关资料,和政府部门咨询当地具体情况,取得帮助,并取得我生命科学学院和桂林市农业局的支持。
2、2009/2/14~2/20:制作调查问卷,初定地点。
3、2/21~2/24:到所定点进行实地考察,对村委会干部及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4、2/23~2/25:确定人员分组分工。
5、2/26~3/9:总结分析问卷及访谈,撰写调查报告,与有关人员进行活动商讨,确定活动主场地。
6、5/1~5/5:到桂林市各高校开展科普书籍募捐宣传活动。
7、5/30~6/1:取得物质支持和媒体关注
8、6/5~6/15:招募、培训大学生志愿者。
9、6/15~7/10:邀请桂林市农业局人员,我院教授以及研究生做指导工作。
10、7/13~7/15日:总负责人前往活动地,提交活动方案,商定活动安排。
11、5/30~7/15:清点捐赠物,制定使用计划并妥善保管。
12、7/16 前往活动地,与当地政府、村委会磋商活动方案细节。
13、7/18~8/10:到乡村宣传生态农业理念及环保知识,开设科普知识培训课。
14、7/26~8/5:设置农药瓶罐处理点,开展清理江河行动。
15、8月份~9月份 邀请教授及相关技术人员亲自指导早稻收割、晚稻种植的细节,及各种农作物的种植过程。
16、 9月中旬在我院校网站,及博客上刊登活动成果。
17、9月份~11月份 前往跟踪调查水稻等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18、9月下旬:在校举行活动总结座谈会。
19、8/26~8/30:整理活动材料,清算收支,召开总结经验会。
20、9/1~9/10:梳理项目报告思路,撰写项目总结报告。
21、9/10~9/20:制作活动心得集、影像集,并与相关媒体取得联系,进一步宣传推广活动。
22、9/21:邀请专家对志愿者活动进行点评。
23、9/25~9/30:在校园内举行活动图片展,向全校开活动报告会。团队构成
我团队目前由11名成员组成,计划招募志愿者10名。
植物种植科普知识培训小组:总负责人两名(桂林市农业局科技人员一名,本院植物研究生一名),助理四名(大一生物科学本科生两名,志愿者两名);
环保宣传小组:总负责人两名(本院生态学研究生一名,大二生态学本科生一名),助理五名(大一生物科学本科生一名,志愿者五名);
日常工作指导小组:总负责人(兼心理辅导员)一名(年级辅导员),助理三人(大一生物科学本科生一名,志愿者两名);
科研指导小组:总负责人一名(校级研究生辅导老师一名),助理三人(大一生物科学本科生一名,志愿者两名)。
志愿者招聘计划方案
招聘条件:
积极上进,服务热情,富有爱心,认真负责,质量高尚,乐于奉献,热衷于公益爱心事业。能够在暑假期间坚持完成活动计划。具有一定的科普知识教育能力。
招聘流程:
时间:2009-6-5~2009-6-15
地点:广西师范大学王城、育才、雁山校区。
⑴ 招募前期:在校区宣传栏上张贴海报;制定志愿者登记表,招聘条件。
⑵ 招募阶段
第一阶段:由我队成员分别在王城、育才、雁山校区设立报名点,初步登记报名人员数。
第二阶段:由有公益活动经验的学长及公益小组成员组成招聘小组,逐个面试报名,筛选部分报名者。
第三阶段:由我校校团委资深老师,选出优秀自愿者,组建大学生农村志愿者服务团。前期调研及暑期前准备
(可选项)2008/11/1日至2008/12/11
1、11/21~2/22:从网上搜寻广西少数民族农业的概况,特别是百色市那坡县、柳州市乡镇有关资料,初步制定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示范点,并制定有关调查问卷。
2、我团队把调查到的乡村有关农业现状向我院领导反映,并获得我生命科学学院和桂林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
2009/2/21~
1、2/21~2/24利用周末分两个小组到百色市那坡县、柳州市融水县两个县考察,携带调查问卷。对村委会干部及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询问他们当地农作物的收成及种植状况,及对于我们进行相关活动的意见,进一步确定我们活动的具体方向。
2、2/23~2/25:确定人员分组分工,分为制作相关宣传资料、与老师及农业局的相关技术人员联系、跟踪记录和拍摄三个小组。
3、2/26~3/9:对问卷及访谈反映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撰写调查报告。确定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龙华村为活动地点。并与当地镇政府、村委会等部门进行电话商讨。
4、5/1~5/5:利用“五一”假期到桂林市各高校、街道、小区、广场等地方开展宣传活动,传播我们的活动理念,让更多的大学生及社会人士参与到我们的爱心公益活动中。
5、5/25~5/27:在广西境内及其它外省寻找生态农村示范点,并与我团队活动基地开展“手拉手,村连村”工程,让先进村与落后村之间结对子。(声明:我团队目前还未找到这样的生态示范村,但我们郑重承诺会在暑假活动之前找到这样的生态示范村)。
6、5/28~5/30:再次前往城厢镇龙华村与当地镇政府、村委会等部门进行详细的协商,签订合作协议,并敲定为活动基地。
7、5/30~6/1:与本地媒体进行联系,争取得到对这本次活动的全程关注,提升本次公益活动关注力度,扩大影响力。
8、6/5~6/15:制作志愿者招募表格,制订志愿者招募标准和激励措施,在学校宣传并招募组建农村志愿服务团的大学生志愿者。
9、6/15~7/10:邀请我生命科学学院专家着手科普知识培训课程的设计,辅导志愿者团队,借校图书馆的有关农业科普书籍,供志愿者的空闲时阅读学习。并请我校校团委资深老师及参加过第一届 “益暖中华” 谷歌杯公益大赛的学长亲自给志愿者授课,为暑假开展培训活动作准备。
10、7/11~7/12:在学校开展“动起来—科技下乡”活动,同时号召全校师生捐献农业科普书籍。将各界的捐献物进行清点,详细记录,妥善保管,并制定详细的使用计划。
11、7/13~7/15:明确具体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龙华村活动流程,并把具体的活动计划方案以电子版形式发送给城厢镇政府,让他们做好一些工作的准备。
12、7/14:确定我志愿者在活动开展期间的住宿地点。(争取在不影响当地村民的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暑期活动具体计划
活动时间:44天(2009/7/16~2009/9/1)
活动地点:以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龙华村为主,龙合乡果桃村、弄楠村为辅。
活动流程:
1、7/16~7/17:志愿者服务团队前往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龙华村。
2、7/18:志愿者服务团队分三个小组,早上在村委会带领下分别到龙华村、果桃村、弄楠村进行考察,访问。傍晚我队主要负责人和当地镇政府、农业局、村委会等负责人磋商子活动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3、7/18~7/21:团队分组分别到镇上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开展科学种植、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发放相关宣传资料,设立农业种植服务咨询站点。
4、7/22~7/25:在龙华村、果桃村、弄楠村播放优秀生态农业的乡村视频剪辑。
5、7/25~8/10:在龙华村村委会组织村民开设“科学种植”、“建立生态农业”等课程。
6、7/26~8/5:建立农药废瓶罐的回收站,并组织村民们、学生到小溪、江河打捞农药废瓶罐等环境污染物。
7、7/12~8/7:组建好该村与我生科院的种植技术网络纽带,且安排好网络农业信息收集、宣传人员。
8、7/19~ 8月中旬:志愿者对已种植的早稻种植科学引导以确保早稻的好收成。
9、8月中旬~9月初:指导村民科学种植晚稻,对当地的玉米、豆类等农作物科学种植指导,并指导耕种时注意事项。
10、8/29~9月初:团队、自愿者、当地负责人员,村民代表进行活动总结座谈会,总结活动成果,分析不足,吸取经验,使本次活动能延续发展,并形成本地的一个农业科学种植示范村,并制定好后期对这些村庄的农业科技提供的方案。
11、9月份~11月中旬:志愿者总负责人定期更换网络农业信息,并用网络与当地村委会负责人联系,及时了解当地晚稻等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做好对水稻等农作物种植的跟踪指导。
活动具体安排:
(一)计算机捐赠仪式具体流程
时间:2009/7/17下午
地点: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龙华村
出席人员:全体志愿者、城厢镇政府及村委会负责人、部分乡民
流程:
1、16:00我团队总负责人致辞
2、16:30计算机捐赠仪式启动,志愿者分为三个小组,在各村村委村负责人的陪同下分别把电脑搬到村委会安放。
(二)访问村民具体流程
时间:2009/7/18中午
地点:分组前往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龙华村、弄南村、果桃村
访谈内容:村民对水稻种植的经验、收成的情况及他们对水稻等农作物种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看法等,志愿者们做好访谈记录。
目的: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建立感情纽带。
流程:
1、11:00在村委会领导的陪同下,农业科技人员、老师及大学生志愿者分成三个小组到每户村民家进行访谈。
2、13:30访谈结束,志愿者返回住宿地。汇集、整理访谈记录。
(三)设立农业种植服务咨询站
主题:科技下乡——服务于农
时间:2009/7/18~2009/7/21每天中午10:00~14:30,下午16:00~20:30(注:这段时间可以避免与村民务农时间发生冲突。)
地点:龙华村、弄南村、果桃村村民聚集地。
人员安排:分为三个小组,并确保每个小组中安排有农业技术人员、环保人员、资料发放人员、记录人员、服务站布置人员、解说人员(便于与方言的沟通)。(可根据实际情况而作适当调配人员)
主要目的:及时解决村民对农作物种植存在的疑问,收集当地农作物存在的共性问题,明确了科普教程的方向,同时宣传在农耕时忽略的环保问题。
(四)农作物科普知识教育、培训课程安排
时间:2009/7/26~2009/8/10每晚20:00~21:30(农忙期间,考虑到农民的繁忙与疲劳,我们尽量安排好在农民空闲放松的时间段)
地点:龙华村村委会大院子里
课程内容:注意在育种时如何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何时是最佳播种时期;种植时植株的密集程度;早上和傍晚给田地浇水应注意哪些问题;每亩田地农药的使用量;每亩田地的施肥量,加大农家肥的使用量,避免土地板结,增加的肥力;如何对农药瓶罐的合理安全处理;讲述建立生态农业的理念,并鼓励、帮助村民们建立这种生态模式。
授课特点:主要以电脑课件、视频剪辑展播的方式授课。
课程安排:前3天晚上播放现在存在农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粮食的污染等问题;最后12晚天,在授理论课时,穿插优秀农业生态村庄的视频。参加听课的村民将都免费得到《农业致富经》、《中国生态农业》这两本书籍,我团队研究所和本科生也将详细为村民讲解。在这15天里,白天我们志愿者也会安排到田地里亲自指导村民的农耕,让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便于村民的消化接受。
(五)“让河流靓起来”——打捞污染物
时间:2009/7/26~2009/8/1每天早上和傍晚
地点:龙华村、弄南村、果桃村的江河、小溪及污水沟
活动人员:全部志愿者、城厢镇中小学的部分学生及各村的部分村民,总人数大概90人。
备件物品:凉开水、风油精、铁打药、草帽(有村民自备)。
打捞工具:铁钳、蛇皮袋、渔网等
清除物:农药废瓶罐、废弃的塑料袋、废布料等。
废物的处理:对打捞的物品进行分类,可回收利用的卖给废品回收站,所得的钱全部用于购买农业科普书籍;不可回收利用的搬运到远离城镇、乡村的地方填埋。
具体时间安排:
1、5/29早上团队总负责人把“让河流靓起来”——打捞污染物的活动方案提交给各村村委会,并说明所需要的打捞工具(铁钳、蛇皮袋、渔网等),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2、5/29下午团队总负责人把“让河流靓起来”——打捞污染物的活动方案提交给该镇的中小学校长,希望学校可以号召学生们加入我们的活动中来。
3、7/18~7/23环保宣传小组分别利用空余时间对城厢镇、龙华村、弄南村、果桃村的江河、小溪及污水沟进行考察记录,明确当地河流的状况。
4、7/25傍晚志愿者分为三个小组到村民家里讲述活动的详细过程,整理分配打捞工具。
5、7/266:30志愿者分为三个小组前往龙华村、弄南村、果桃村村委会。
6、7:00召集所有活动人员,说明活动注意的事项,确保活动的安全。
7、7:30全体人员出发。
8、9:30打捞活动结束,清点人数、打捞工具。返回村委会,再解散。
(六)“环保卫士”纪念章颁发典礼
时间:2009/8/1晚20:00~21:00
地点:龙华村村委会大院里
出席人员:全体志愿者、镇政府、各学校、各村委会、学生、村民代表,总人数约60人。
典礼具体流程:
1、20:00主持人宣读典礼概况,具体流程。
2、20:05镇政府、学校、村委会代表讲话,学生代表谈心得收获。
3、20:30我志愿者代表把“环保卫士”纪念章颁发到各学校、各村委会代表手中,再由他们转发到参加活动的人员手中。
4、20:50我志愿者负责人作活动总结,号召全体人员继续发扬这种环保精神,并用于实际生活中。
5、21:00主持人宣布颁奖典礼结束,参会人员有秩序离开。
6、21:20志愿者收拾整理会场。
(七)“稻乡里晒稻谷”——亲身务农
背景:
1、暑假活动期间,正好是早稻收割和晚稻播种交接段,考虑到乡村里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农忙时缺乏劳动力。
2、现在大学生缺乏体验亲身务农的锻炼机会。
时间:农忙阶段(8月份~9月份)
活动对象:缺乏体力劳动的家庭(留守儿童的家庭、孤寡老人等),通过村委会的推荐,和根据我们平时活动的了解。
活动任务:帮助村民收割稻谷、晒谷、播种等。
活动原则:乐于帮助,不图回报。
人员安排:我队31名服务团队中,老师们在基地整理安排活动的每一个计划方案,同时兼任后勤部队,大学生们安排到缺乏体力劳动的家庭中去,确保每一个活动对象中安排有2名以上志愿者。
(八)日常活动期间的作息时间(大纲)
6:00 起床洗漱、晨练
6:40 吃早餐
6:55 集合确认全天工作活动安排
7:15 开始整个早上的各项工作
11:30 集合,做小组简单总结
12:00 吃午饭,将上午各项活动以聊天的方式总结,共享信息
12:30~13:30 到村民乘凉的地方与他们聊天
14:00~14:40 返回住宿地进行小憩,准备下午及晚上的各项工作
15:00 ~17:30进行下午的各项工作
18:00 吃晚饭
19:30~21:30 据情况开展一定晚间活动(如准备宣传数据、播放的视频, 以及播放所以需的器材等为第二天活动做准备)
22:00~23:00 每天例行总结会,队员向大家汇报自己一天的工作情况,记录撰写宣传日记、活动日记和感想;安排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暂定,如有特殊情况,在总负责人征求队员意见基础上可适当修改)
附注:作息时间表是根据当地村民的作息规律而拟定。据了解,村民养成早睡早起、没有午睡的习惯,中午(11:00~15:30)、晚上(19:30~22:00)是村民空闲聊天的时段。项目收尾
1、9月份初团队返回学校整理材料,总结经验,梳理思路撰写实践报告做好总结,并向“google‘益暖中华’”递交详尽的项目结题报告。
2、在学校大会堂举行“谷香”归来道丰收的活动报告,把活动成果以ppt的形式播展,播放暑假活动、生活纪录片,并邀请我校领导对此暑假活动进行深刻地点评。最后给每一名志愿者颁发“google‘益暖中华’”纪念章。
3、在桂林市街道、社区、广场及各大高校粘贴活动成果海报,播放暑假活动、生活纪录片。让更多的人关心、加入公益活动事业中去。争取来自社会对我们活动的评价、建议及意见。
4、巩固优秀农业生态村指导带动活动举办村庄的纽带。
5. 团队总负责人拟定更加详细的科技提供源泉计划,做好长久的科技信息收集、更新、传递纽带,壮大的“谷乡”社团,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桂林市周边的乡村宣传科普、环保知识同时,收集各方种植致富经验,落实“手拉手,村连村”工程,让先进村与落后村之间结对子的工程。团队管理及相关制度
(可选项)“谷乡”社团采用书面协议制管理体系,若违反协议规定,社团纪委会将其移交团队组织机构单位处理,并把其行为反馈给学校。
志愿者管理原则:自愿自律、尽心尽责、诚实守信、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谷乡”志愿者应做到以下最基本要求:
(1)能力深虑:由于活动进行的时间较长,必须得到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不能凭一时的激情而轻易接受任务
(2)吃苦耐劳:乡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住宿是简陋的,在活动期间决不能埋怨偷懒,而是乐观对待一切。
(3)团结一致:志愿者必须团结一致,互相帮助,犯错时绝不能怨天尤人,尽快寻求问题的原因用集体力量解决他,做到团队和谐。
(4)明确任务:每一个志愿者公益宣传者,有时践行者,活动没有物质收获,只有精神提高。因此活动中禁止谈报酬。
(5)入乡随俗:每个志愿者都要学会尊重当地习俗,这样才能够更好与乡民交谈,更好地让村民接受。
(6)严守纪律:要做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必需要服从安排、服从调配,遵守作息时间;没有经过同意不准擅自拿村民的东西;尽量避免与当地群众发生冲突。
(7)做好形象:志愿者必须每天穿戴整洁,杜绝其装怪发。遇到村民要微笑问好,教学活动中,严守教师形象原则,杜绝提到“土”“俗”带有嘲讽、鄙视的字眼。
关于特殊原因请假和退出:
(1)当发现自己难以胜任这一项工作的时候必需要以书面形式写明情况并且还要在集体会议上说明自己的情况以后得到大会的同意方可退出。
(2)特殊原因请假的也要以书面形式写明原因并经给组长同意后方可请假,请假期间不给予授课安排。
(3)特殊原因请假和退出者必需慎重考虑到团队的利益。项目可行性分析
(可选项)国家、政府的重视: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政府鼓励“科技下乡”的活动,新农村的计划在慢慢践行,自然会得到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这让我们的活动有规可循,有地放矢,活动计划方案、地点就更加明确了。
农民的迫切需求:传统落后的农耕技术,致使农作物收成偏低;封闭边远的乡村,先进的农耕技术不能很好地及时地传播到那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最渴望的是自己的泥土里长出丰穗的果实。边远的山村急切需要一场科普知识的灌溉。把我们的专业知识能真正用于实处。
环保呼声高起:农业耕种对环境的破坏已不容忽视:土壤板结,江河、谷物被污染,一切都是缺乏适量、合理的施肥、喷药的科学种植所造成的。农家肥未能很好的用在农耕上。于是改变落后的农耕技术,懂得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提高产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的生态问题。
雄厚的专业科普知识提高保障:我院成立于1959年,是广西第一个培养生物学师资和科研人才的基地,在动植物研究方面都都取得骄人的成绩。
成为了我队在科普宣传、授课及有关农业信息的收集等方面夺天独厚的资源。
社会人士的支持:目前我们的活动已得到桂林市农业局有关科技人员的支持。
成员自身条件:我们是大学生,必然充满着青春与活力,有纪律有想法,最重要的是,我们心中充满一种对人民的爱。项目可推广性自评
(可选项)无
安全及其他隐患的预处理
(可选项)隐患一:常见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安全隐患
预处理方案:在团队出发之前,邀请校医对团队成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团队各成员能够熟悉掌握各种常见疾病(如发热、感冒、腹泻、头痛等)的预防和与此有关的各种药物的使用;能够对一些意外伤害(如创伤,动物的咬伤等)的紧急和简单有效的处理;了解各种危险野生动植物的规避方法。团队会准备卫生箱,主要携带一些防暑药,防晕车药铁打药及各种常见疾病药物及处理外伤的基本工具和药品。
隐患二:交通安全隐患
预处理方案:团队出发前会认真考察所经路途的路线和路状,合理安排行程,避免司机的疲劳驾驶,劝止超速超载,出发前司机要做好对车辆进行养护和修理,从而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隐患三:天气隐患
预处理方案:团队会利用各通讯工具(如广播、手机和互联网等)确保及时了解天气情况,让团队成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隐患四:触电的隐患
预处理方案:晚上授课、播放影片时,做好线路牵拉,避免人员触碰电线,我们会专门安排人员看管电源线路。
隐患五:落水隐患
预处理方案:在打捞江河污染物时,出发前我们提出各种安全问题和注意事项,同时我们会在队伍前中后安排照看人员,防止学生们擅自离队,定时清点人数。
隐患六:困乏隐患
预处理方案:暑假天气炎热,又是农忙时期,白天奔波田间,晚上有授课。因此坚持早上做适当的锻炼,严格做好作息,饮食要合理安排,如禁止畅饮冷饮、多吃清淡的食物等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可选项)1、对山村调研考察以及举行活动时,存在的语言听不懂的障碍,致使无法沟通交流。
2、活动前期准备的时间与学习发生冲突,特别是期末考试的时间安排。
3、由于是暑假时期的活动,有可能志愿者人数招募不够。
4、由于乡村边远,存在无法牵拉网线的问题。
5、捐献电脑后的保管维护等问题。
6、队员的心理问题,如想家、偏见、埋怨等。
7、农业种植信息的收集、宣传及信息更换问题。
预案:
问题一:我们的队中有通晓当地方言成员,同时我们也鼓励当地高中、初中的学生协助我们。重要的是我团队具备一份耐心。
问题二:我们尽量把时间安排在周末和节假日,并让我们辅导员监督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分配。做好学习、工作两不误。
问题三:我们先做好对这次活动概况、目的、意义的宣传,设立招募前的咨询点。实在在本校招募不够人员,我们会扩大招募范围(主要到其他高校),以此达到最终招募到优秀志愿者的计划。
问题四:如果存在无法牵拉网线的问题,并不意味着电脑瘫痪,他可以用作科普知识的储存库,由镇政府及村委会负责人输入信息,农民需要时在读取。
问题五:主要由村委会负责人保管,镇政府定时派技术人员维护。
问题六:我们队有一位年级辅导员,在校专门辅导学生在生活、学习、心理中存在的问题。当队员遇到心理问题时,就可以有专门人员的针对指导。
问题七:我队负责人员定时从网站上收集最新科普信息并传发到镇上,有镇政府收集并那到各村电脑上。同时我们也会把农民反馈的一些耕种时存在的问题,与我院教授及桂林市农业局的技术人员讨论,及时回复农民的问题。其他信息
(可选项)博客导读附录:
一、“谷乡”社团的的简介
1、社团成立的背景及时间
2、社团活动的宗旨、意义及目标
3、社团的成员简介,附带“全家福”照片
二、城厢镇龙华村、弄南村、果桃村村委会的简介及村貌(附带照片)
1、该村庄的历史、文化习俗、地理位置
2、现在的农耕状况及乡村生态环境
3、计划实施后的农耕状况
三、“谷乡”社团活动的场景(2月份~12月份)
1、前期的调研、考察的剪辑
2、暑假活动前期的准备的视频、照片
3、暑假活动方案实施及生活的记录片
4、活动后的成果展示、效果推广
5、活动的延续性的工作报告
四、志愿者的心情栏博客
(可选项)-
复赛评语/修改意见
每一个公益项目的存在都有其明确的公益理想,在本次大赛的评审里,也特别指出参赛项目需要有明确的公益目标。本项目在提交策划书的同时,勾选了众多项目创意类别,团队最关注的公益方向不清晰。
谷歌是本次大赛的主办方,但并不是每一个参赛项目活动的主办方。谷歌会为获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每个项目由项目团队本身完全负责。参赛团队没有被授权使用谷歌公司的名义进行任何活动,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宣称代表公司行为。
项目预算(决赛)
项目
金额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