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创意主页

此项目没有进入决赛
  • 项目名称(预赛)

    中国濒危剧种音像抢救工程

  • 项目信息

    学校

    预计团队大小

    上海戏剧学院

    5人

    创意类别

    文化

    实施地区

    广东(其他)

  • 创意亮点

    (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需要在决赛阶段前保密的核心创意,不予公开。)

  • 创意

    与京剧音配像这样历时十几年的国家工程不同,许多濒危剧种留存剧目少,演出分散。进行系统保护与研究困难、时间紧迫。如广东木马戏已经灭绝。我们团队希望运用网络动员DV爱好者、从业人员、戏迷票友,将这些濒危演出拍摄记录下来,在网络上建立中国濒危剧种音像数据库。团队的任务是做发起者、做根据地(网络)、做活动示范(暑期活动)、做后续整理和研究(依托学院强大的学术能力和数字博物馆)。广东某市一地就留存3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剧种白字戏、正字戏和西秦戏。小组完全可以在暑期完成这些剧种传统剧目的影音记录、处理工作,并对这一保护的模式进行实验。团队希望将这些影音资料共享于网络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它消亡。团队从学生社团中挑选精通影视与网络的专业骨干,拥有著名教授指导,并获得广东剧团的欢迎,并已经对执行力做了考察。我们同时希望这些影音资料可以成为一笔资产投入到保护濒危剧种的活动中去。

  • 详细计划(复赛)

    开始日期

    截止日期

    7-5-2009

    8-31-2009

    辅导员/顾问1

      (可选项)

    宋光祖,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辅导员/顾问2

      (可选项)

    项目背景及意义

    项目背景
        白字戏是用广东海丰、陆丰方言演唱的地方剧种,元末明初从闽南流入海陆丰等粤东地区,后来吸纳竹马、钱鼓、渔歌和潮剧音乐等民间艺术,改用当地方言演唱,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白字戏曾一度获得发展和繁荣,后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和审美的多元化,其演出市场逐渐萎缩,传统剧目和富有特色的行当艺术及其他舞台艺术等已濒临消亡。
        西秦戏又称乱弹戏,流行于广东海丰、陆丰、潮汕和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明代西北地区的西秦腔流入海陆丰,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形成西秦戏。目前,海丰县西秦戏登记在册的剧团仅一个,从艺人员五十多人,传统剧目和富有传统特色的打头、打击乐、曲牌、道具等已濒临消亡,演艺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极为严重,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正字戏本名正音戏,用中州官话唱念,是一个多声腔的古老稀有剧种。明初南戏的一支传入粤东,形成正字戏,主要扎根于海陆丰地区,后传播到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地。正字戏是古老南戏的变体,为戏曲声腔的流变和地方文化对戏曲的影响等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目前正字戏的生存出现危机,需要有关方面及时加以抢救和保护。

    项目实施意义    
        团队提出一种崭新的保护模式,并对这一保护的模式进行实验。首先,濒危剧目的网络视频化和数据库化可以有效地避免剧种的消亡,扩大其传播。其次,民间行为的号召和行动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保护行动本身在年轻一代做了剧种知识的普及和观众群的培养。第三,保护濒危剧种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显示要求我们必须用更高效率的手段去抢救文化。对濒危剧种的生存现状展开的调查和保护非遗的群众性运动,相信是配合政府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其意义不仅仅是保护了剧目本身,这对于振兴传统戏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当地特色旅游、振兴当地地方经济发展均具有比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公益目标

    1.保存三种剧种中尚可以演出的剧目音像资料。
    2.依托现有资源建立网上濒危剧种数据库、数字博物馆音像数据库平台,方便互动。
    3.编写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简单易懂的《濒危剧种保护指导手册》。
    4.收集整理濒危剧种的剧本及演出相关资料,对戏剧生态进行考察。
    5.对这种新的民间文化保护形式进行发起、实践与试验,并在此基础上推广。
    6.拍摄纪录片和图片资料。

    受益群体

    1.相关濒危剧种传承人与团队。
    2.相关戏曲爱好者。热心保护濒危剧种的志愿者。
    3.相关戏曲网站与数字博物馆。
    4.戏剧戏曲学学习、研究人员。
    5.政府文化保护部门。
    6.对于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都是有意义的。

    预期成果

    1.音像视频资料。
    2.《濒危剧种保护指导手册》。
    3.数据库平台。
    4.纪录片与图片文字资料。
    5.暑期实践报告。

    活动实施地

    1、考查地点:广东省汕尾市下辖海丰、陆丰两县及其所属村镇。
    2、由于考察主体是三个剧种各自的剧团,而三剧种又相对集中所以暑期我们将依照演出剧目的协调在海丰陆丰两地及其村镇奔波并考察其农村零星分布的三剧种民间演出。
    3、实施地点交通基本上是便利的,除不通铁路以外。
    4、由于实施地点的相对集中,且属于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对于项目实施极为有利。

    合作机构/单位

      (可选项)

    广东陆海市白字戏剧团,广东海丰市西秦戏剧团,广东陆丰市正字戏剧团,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上海戏剧学院数字博物馆

    项目时间表

    项目时间表:
    3月01日――3月15日 
    剧团联系人确定、资料收集、志愿者招募、指导老师确定 (已完成)

    4月01日――5月10日 
    珠三角戏曲高研班在我院召开,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三剧团团长将来我院进修,由导师宋光祖教授介绍团队与当地剧团取得联系并进行研讨落实暑期活动计划细节(目前正在进行中)

    5月20日――6月25日
    前期准备(如入围决赛)
    宣传:制作宣传网页,联络全国主要戏曲网站(有联系)、院报与网络媒体,对本次活动提供一定的预宣传,做发起者的作用。
    培训志愿者
    落实技术设备器材
    前方团队与后方团队任务协调与执行力审查

    6月25日――7月05日
    落实拍摄日程与当地剧团有能力演出的剧目演出时间,指定详细的日程

    7月05日――8月25日
    深入汕尾市进行全面考查
    包括濒危剧目音像抢救
    陆续编辑制作数据库光盘(活动终止时赠送给为此次活动大力支持的剧团及人员)
    陆续将制作完成的影片上传至互联网与相关戏曲网站、上戏数字博物馆
    制作编辑反版权电子刊物《濒危剧种保护指导手册》
    活动纪录片拍摄与戏曲、艺人、剧团、观众生态考察
    进行濒危剧本和相关资料的采集工作
    与有志于此的志愿者互动,做示范性、可行性实践讨论与活动进度发布

    8月25日以后(以及30日以后长期推广工作)
    活动总结,撰写报告,暑期实践评估
    整理分析调查数据陆续展开相关资料分类编纂与理论研究
    制作发布暑期活动成果《指导手册》——结合实践经验指导戏曲爱好者、大学生、影像爱好者等热心公益的朋友利用身边最简单的器材进行非遗保护的手册
    演出音像资料——濒危剧种剧目的制作与保护工作
    记录文字资料、图片和影片
    在实践后基础上对项目进行改进后利用学校、社团联系、互联网络视频发布与戏曲网站、数字博物馆、剧团间业务联系与往来、利用戏曲演出活动(针对大学生、网友、dv爱好者、戏剧工作者、戏曲爱好者)将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和有组织地展开,使之能够传承下去成为一个真正有效的民间公益行动。

    团队构成

    构成:团队构成由导师一名,学生志愿者四名组成
    招募流程:
    在全院张贴海报发布消息征集志愿者,对象为我院学生社团中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文艺素养的积极分子。
    招募要求:   
    吃苦耐劳拥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具备优良的沟通和社会实践能力。
    优先考虑广东籍同学。
    因考虑到项目执行周期长,主要在县级以下地区活动以及田野考察,环境炎热卫生条件差。故以男生为主体、必须具备优良的身体素质。
    由于活动特殊性要求志愿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基本的学术背景。
    除指导老师外,另外四名志愿者的专业要求是:
    文字记录、手册编辑、剧种资料剧本采集一名。
    摄影、摄像、音频采集与后期制作人员一名。
    网络支持、平面设计、通讯保障、摄影助理人员一名。
    总联络人、出镜记者、财务管理人员一名。
    注:以上人员均要求具备戏剧戏曲学基础专业知识背景、具有较强的主官能动性和文字功底。在我院学生社团中选拔有突出表现的同学。
    经过初试、复试、面试流程于4月1日前确认志愿者名单。

    前期调研及暑期前准备

      (可选项)

    前期准备  
    1、搜集相关资料,使团队成员了解项目目标、对象、意义和计划。  
    2、了解类似项目执行资料,做好知识、技术储备并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  
    3、制定详细的步骤、行程、技术设备准备与调试、消耗品购置。
    4、与当地剧团、政府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并协调相应事宜。 
    5、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与交流,将团队思想播撒出去。 
    6、利用周末时间对项目拆解后就某一部分或缩小规模在上海郊区地区进行试点。可行性研究试验。

    暑期活动具体计划

        根据5月份获得的暑期剧团演出计划制定相应的音像抢救计划。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采录近可能多的素材。由于目前无法取得相关剧团的当日演出计划(五月份相关负责人来沪学习后将协商恢复性演出的具体剧目、演职人员名单和演出时间),所以只能对活动做一个相对具体的描述。
        行程:由于汕尾市不通铁路,所以在做好准备后,团队由上海出发乘坐火车抵达广东省深圳市,由深圳市换乘客车抵达汕尾市,稍作安顿后赴海丰陆丰县。与剧团取得联系后开始采录计划。并在采录编辑间隙进行对于剧种的田野考察(零星演出),艺人、剧团生态考察和剧种资料保护工作。并进行纪录片拍摄、剧照拍摄和《手册》编纂工作。并对老艺人、剧团、演出进行走访。
        周安排:以周为单位制定工作计划,周末为演出较多时段,故将每周1、2定为走访艺人、剧团、田野考察、剧本资料收集整理、影片剪辑时间。周三~周日主要用于拍摄演出。共计7周时间。
        每日安排:白天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器材维护、采编工作,访问与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晚上用于演出的拍摄。

    关于《手册》制作:
        其目的为推广和宣传项目,我们在手册中介绍和使用低端廉价的音像采集设备,主要是针对剧目演出的实际情况对有兴趣的参与者进行指导。类似一本小诀窍类的手册,如解决如何在露天状态下进行拍摄,如何使用简单的后期编辑设备和软件对影片进行制作。另外就是需要适应舞台拍摄的需要,利用团队的舞台戏剧专业知识做一个引导。

    关于纪录片的制作:
        全程记录团队执行情况和当地的戏曲生存生态。剪辑后同样与戏曲音像资料一起经压缩后上传至互联网视频网站。

    关于音像资料摄制:
        只要有演出我们就拍摄。在音像采集后根据剧本(没有就通过团队的自己整理)添加字幕制作成高精度的(光存储数据)用于保存和赠送给相关单位个人。低精度的用于上传至互联网共享。

    关于版权:
        放弃所拥有《濒危剧种保护指导手册》版权,实行反版权行动。(转载使用需注明来源与制作团队)对于所摄制的剧目版权归原单位所有,在经非遗传承人许可的情况下将低精度格式文件上传至互联网。团队所保留之母带、资料仅用于非商业用途的学术研究和展示。我们同时在联系,希望得到著作权人的授权将这些资料贡献出来作为公益基金,用于濒危剧种的保护工作。

    项目收尾

    项目收尾时间8月25日——8月31日(及之后)
    1.活动总结,撰写报告,暑期实践评估
    2.整理分析调查数据陆续展开相关资料分类编纂与理论研究。
    3.制作发布暑期活动成果《指导手册》——结合实践经验指导戏曲爱好者、大学生、影像爱好者等热心公益的朋友利用身边最简单的器材进行非遗保护的手册。
    4.演出音像资料——濒危剧种剧目的制作与保护工作。
    5.记录文字资料、图片和影片。
    6.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以利于该文化遗产的保护,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7.在实践后基础上对项目进行改进后利用学校、社团联系、互联网络视频发布与戏曲网站、数字博物馆、剧团间业务联系与往来、利用戏曲演出活动(针对大学生、网友、dv爱好者、戏剧工作者、戏曲爱好者)将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和有组织地展开,使之能够传承下去成为一个真正有效的民间公益行动。

    团队管理及相关制度

      (可选项)

    由于团队特色为人数少,专业性强,分工明确故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一般不再进行分组活动。
    团队设组长一名(总统筹)除此外不设置其他职务。在项目执行之前落实细节由全体组员协商决定,组长只需负责日常服务,遇到问题进行表决以五人中三票以上通过为原则。设财务一名对项目执行收支、票据、帐目进行管理。设出纳一名。除此之外依照专业分工。
    由于团队人数少,且师生都在社团中配合默契,故不再制定冗繁的团队管理制度。

    项目可行性分析

      (可选项)

    项目的可行性较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参与主体对此项目报有热情和支持。
    2.项目与广东相关剧团取得联系并受到欢迎。并在执行上给予巨大帮助。
    3.小组成员具有专业技能和学术背景。以项目目标为例,影像制作我们团队有承接上海某著名周末画报网络视频业务的同学参与,拍摄、编辑、发布都很熟练。技术设备使用熟练。《手册》编撰和媒体发布有学院记者团拥有大量编辑实践经验的同学担纲。对于资料收集有戏文系戏剧学方向同学参与,在执行上难度不大。
    4.在成本控制上,团队将提供一定数量的技术装备,无论是购买耗材还是租赁设备都低于市场价格。
    5.由于是实验性质小组活动,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项目难度和工作量,所以项目执行上是具备优势的。

    项目可推广性自评

      (可选项)

    该项目可推广性较强,特别是在项目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到整个工程的工作量巨大,已经不是几个人几个团队就可以完成的了。所以将项目定性为实验性质的小组活动,其终极目的就是推广,让任何一个对此感兴趣的普通人都可以拿起自己身边最易得到的、廉价的器材设备就可以自己参与进来。我们尽量使用专业器材以保证专业质量,但是《濒危剧种保护指导手册》基于于最简易的手段组织编写,本身就是一种推广准备。项目基于网络平台的共享性都是为推广做着积极的准备。

    安全及其他隐患的预处理

      (可选项)

    人身安全基本可以保证,但是由于团队携带专业技术器材应特别注意财产安全。 做到有专人看管专人负责,离开寄存运输随人或保价的原则。特别注意防丢失、损坏和被偷盗。

    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可选项)

    1.由于是在暑假执行,地点在南方的广东,可能出现一些水土不服和高温热暑现象。为此我们团队准备了旅行药箱来应付一些突发常见病和清热降暑用品。避免团队减员。
    2.为避免出现差错,所有技术设备均有备份机并携带易损配件。这样也可以处理两处同时演出的拍摄问题。
    3.为了应付突发的天气情况,团队自备并携带全装备户外用品和装具。
    4.由于在志愿者招收方面做了相应的准备,另外在项目实施地点有剧团人员的配合所以应该可以克服方言上的困难。

    其他信息

      (可选项)

    http://blog.sina.com.cn/jzqj(剧种抢救首字母缩写)

  • 博客

      (可选项)
  • http://blog.sina.com.cn/jzqj

  • 复赛评语/修改意见

    项目详细计划中,"暑期活动具体计划"部分的内容可以提供更多具体细节来更好的支撑项目团队的整体计划。
    部分步骤缺乏详细的描述,没有提供足够的可行性论证。
    项目可以更详细地计划制作《濒危剧种保护指导手册》的方案。

  • 项目预算(决赛)

    项目

    金额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