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创意主页

此项目没有进入决赛
  • 项目名称(预赛)

    给“孤岛”生活带去温暖—温暖之家创意

  • 项目信息

    学校

    预计团队大小

    中国政法大学

    10人

    创意类别

    教育 文化 弱势群体

    实施地区

    北京(学校所在地)

  • 创意亮点

    (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需要在决赛阶段前保密的核心创意,不予公开。)

  • 创意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群体处于不断发展壮大,他们的生存发展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对于城市没有归属感。有学者指出:外来务工者生活在“孤岛”中。
      基于此,我们团队提出创意:在外来务工企业(工厂)或企业工厂相对集中的街道建立 “温暖之家”。该公益机构面向城市中的外乡人,让外来务工者感受到家的温暖。我们团队将组织志愿者充实他们精神文化生活。如:在温暖之家中开辟图书借阅专区、体育活动专区(乒乓球台等)、心理咨询辅导专区、外来务工子女辅导专区等专区。(详细内容将在设计方案中写明。)
      温暖之家的意义在于:对于务工者来说,使他们对城市产生归属感,使他们享受到应有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幸福指数”。对于务工单位来说,务工者的素质和境界得以提高,就会使务工者可以更好的为务工单位服务,创造更大价值。对于城市来说,增强了城市的软实力,促进城市更加和谐。

  • 详细计划(复赛)

    开始日期

    截止日期

    2009/08/01

    2008/08/30

    辅导员/顾问1

      (可选项)

    杨玉圣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辅导员/顾问2

      (可选项)

    庞金友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项目背景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进入城市,希望在城市谋求生存和发展。这些农村进城务工者即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按户籍制度,农民工属于农村,但进城务工又将其带入城市生活。身在城市而身份不在城市,对城市生活缺乏知识,城市对农民工群体关爱不足等诸多原因,使得他们处于城市“孤岛”中。
    如果能够创设和搭建一个支持系统,有一个属于农民工群体的、其他社会成员与他们之间传递关爱的“温暖之家”,那么农民工就可以在爱的家园中解决在城市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困扰,逐步走出“孤岛”。基于此,我们团队提出了“温暖之家——给孤岛生活带去温暖”创意方案。
    (一)帮助农民工走出“孤岛”、融入城市,为在城市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其他社会成员与农民工间传递关爱,在外来务工者间搭起互助互进的平台,使得他们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
    (三)通过精神文化知识普及使得农民工素质的不断提升、务工质量得到增强,进而提升他们所在企业的竞争力。
    (四)促进社会成员间的团结友爱、共同进步,构建一个和谐友爱的大家庭。
    (五)开辟了新的公益服务模式,期待与政府或社会一同努力,将“温暖之家”项目推广。
    (六)培育公民意识,促进公民社会发展。

    公益目标

    第一,搭建“温暖之家”这个社会支持系统,使得农民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解决生存和发展困扰的家,帮他们走出“孤岛”。
    第二,进一步增强社会成员对外来务工者群体的关怀,将关爱在社会成员间传递。
    第三,探索这个公益发展新领域,尝试形成一个提升农民工生存发展境况的有效范式。因为我们团队的落脚点在于基于此次“温暖之家”的公益项目,为日后各地试点提供参考。

    受益群体

    1.外来务工者
    “温暖之家”的主人、此次活动的服务对象。本项目将帮助他们解决生存发展中的困扰,带他们走出“孤岛”。
    2.外来务工者所在企业
    农民工幸福指数提高,其劳动效率和质量也会提高,对于企业的作用潜在而切实。同时,促进劳资双方关系的改善,增加相互理解,促进和谐。
    3.志愿者
    无论是我们还是在活动中招募的参与到本项目的志愿者,都必将收获成长、增强责任感与服务意识。
    4.社会成员
    通过活动和相关宣传,将会再次引发社会成员对于农民工全体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往常忽略问题的发现与关注,以促进平等、互助、友爱的观念深入人心。
    5.所在区域
    农民工自身困扰的排解、农民工与其他社会成员关系的和谐会促进美好的街区的建成。

    预期成果

    其一,参与温暖之家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得到大幅增加,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其二,参与温暖之家的农民工通过参与精神文化生活,开始关注到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参与精神文化生活,一定程度上减轻精神空虚的状况。
    其三,参与温暖之家的农民工对于自身权利、义务内容和实现权利维护合法途径有一定程度的明确认知,懂得知法、守法、用法。
    其四,“温暖之家”项目本身能够成为该公益领域的范式。

    活动实施地

    下一阶段我们将按照制定的要求在北京选择多个地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与最终地点的确定。
    “温暖之家”的选址工作有一定难度,所以在现在不能给出准确地点,目前选址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在评估中将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1.适合性
    劳动密集型工厂、企业聚集地段或拥有大量外来劳工的某个企业,以便具有温暖之家的直接服务对象。
    在实施地点具有开展相关活动的条件,如一定的场地、一定的房屋。
    2。便利性
    交通相对便利,有助于志愿者的前往、相关物品的送达。
    3.影响程度
    不影响当地秩序的同时,能够非常明显的看到温暖之家的创设,增加温暖之家的辐射面,增加影响力和关注度。

    合作机构/单位

      (可选项)

    1、中国政法大学
    2、法律援助中心
    3、基金会
    (正在联系中,处于更新状态)

    项目时间表

    (一)前期准备
    预备期:
    第一阶段:2009年3月1日―2009年3月20日  
    1.根据前期确定的“温暖之家”理念和创意,团队开会研讨确定温暖之家的方案。
    2.团队调研组进行摸底调研,了解农民工群体的具体需求,以便修改、完善我们的方案。
    3.团队外联组寻找、确认辅导老师并征求他们的建议、意见。
    4.2009年3月15日前提交活动方案。
    5.开通项目博客,开设相应版块,展开团队宣传,涉及团队成员介绍、项目创意及方案介绍、开通沟通平台、活动同步介绍等。
    第二阶段2009年3月 20日―2009年5月20日   全方位深度调研
    1.实地调查研究
    1)候选地点逐一评估、反复对比,确定最终温暖之家建立地点。
    2)扩大范围,对农民工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掌握普遍性的农民工最需要解决的生存发展实际困扰。同时,缩小范围,根据最佳候选地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以确保此次温暖之家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一“大”一“小”,将农民工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2.利用相关资源学习研究
        加强对农民工问题相关论文、著述的研究,以便从中吸取经验,修正方案。
    3.沟通交流、寻求合作
    1)寻找国内外与温暖之家理念相同或相似、搭建了一定农民工群体关爱平台的机构或项目,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寻求合作。
    2)寻访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聆听他们的真知灼见。
    5)走访政府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基金会、各高校及其社团,寻找相关支持并形成温暖之家的联盟,也为日后温暖之家的长期化和制度化以及温暖之家的扩展,做先期的可行性研究。
    第三阶段:2009年5月 20 日―2009年6月 16日  
    温暖之家大团队建设期
    1)设计温暖之家的标识、衬衫,使得温暖之家具有文化概念。
    2)志愿者招募和筛选。
    3)温暖之家开展所需设备、物资的采购和募捐获取活动。
    第四阶段:2009年6月17日―2009年7月1 日  
    前期准备收尾,进行前期准备的总结,对下一阶段的活动进行安排。
    大范围宣传温暖之家。
    (二)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09年7月15日―2009年7月30日  活动正式启动调试以及预热
    1)召开全体成员大会,研讨正式实施时期的相关问题,做到未雨绸缪。
    2)进行志愿者培训
    3)“温暖之家”活动设备、物资的运输到位,前期准备就绪。
    4)7月26日,温暖之家开始试运行,从中找出问题,进行改善。
    第二阶段:2009年8月 1 日―  2009年8月31日  
    1)按照方案项目,做好温暖之家服务。
        2)网上平台(如blog)及时介绍温暖之家活动状况。
    3)欢迎各界人士参观温暖之家并做好相关服务,及时吸纳意见。
    4)做好本期物资吸纳工作。
    (三)后期阶段
    1.开会进行总结、整理。
    2.对招募的志愿者给予温暖之家的特殊奖励。
    3.形成总结报告,做好后期宣传,号召更多的人关注外来务工者。
    4.联系政府、工会、民间团体,尝试将温暖之家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长期化。

    团队构成

    创意方案团队的十人、邀请的辅导老师、顾问以及招募的志愿者。
    1.外联组:负责外部联系。
    2.筹备组:负责物品租借、采购。
    3.宣传组:负责活动宣传。
    4.统筹策划组:统筹各部分工作,进行策划
    5.后勤组:提供后勤支持、志愿者招募与审核。
    6.财务组:负责预算;经费控制;公示结算。
    招募志愿者:
        1)招募时间:2009年5月 16 日―2009年6月 16日  
        2)招募方式:网上报名招募、高校报名招募

    前期调研及暑期前准备

      (可选项)

    (在时间安排中已说明,此处略)

    暑期活动具体计划

    (一)活动计划的理论支撑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层次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一,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第二,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表现在物质上、经济上、心理上。第三,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包括社交欲与归属感。第四,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将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 
    根据“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得出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在温暖之家的活动计划中,我们活动的设立也是基于这一理论提出的建构和安排。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最需要的就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生理的健康、安全的获得固然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但同样需要他们自身知识和认识的提高。农民工进城务工,首先就面对如何适应城市生活这个课题,鉴于此,我们推出“城市生活项目”。农民工因为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导致他们遇到相关问题不知道如何合法合理的解决,自身的生理健康和经济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作为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法学专业知识背景以及强烈的法律维权、正当维权意识,促使我们以极大信心推出“法律项目”。因应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我们推出“心灵之约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主要针对农民工群体的人际往来、心理困难给予支持和帮助。因应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推出“图书角项目”。在这里,农民工群体可以借阅书籍,弥补精神文化的欠缺,拓展他们的精神世界,为他们自我实现打下基础。此外,我们还将在这一个月的实施期中,进行“主题活动日”的特色项目。
    (一)城市生活项目
        如何适应城市生活是该项目的核心问题。大致可分为城市生活基本知识技能介绍、城市管理和服务机构职能介绍。
        介绍方式:展板呈现式、制作小册子式、咨询式、演示讲解式
        点评:细节,看起来不起眼,但就是异常真切的对于农民工群体有莫大的帮助。
        1、城市生活基本知识技能介绍举例
    例(1) 银行卡问题
        银行卡使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农民工群体存在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拥有银行卡,但不知道怎样使用,其二,由于不知道银行卡用法而不敢或不愿运用银行卡。
    自动取款机的使用、银行卡的办理、使用及规则等。
    例(2) 搭乘北京地铁、公交及一卡通
        使用“一卡通”搭乘北京公交非常便宜,但对于农民工群体很多不知道有“一卡通”,知道的也不知道如何办理和使用“一卡通”。由于各公交车型和地铁票卡刷卡方式有差异,导致农民工的错乱。
      2、城市管理和服务机构职能介绍
        在城市里无论是政府机构也好,还是民间机构也罢,数目都是巨大的。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就会出现“投路无门”的情况。若干的机构有不同的职能,但是这一点是农民工不知道的,所以我们在此项目中着重理清和他们相关的和在城市生活中必须知道的机构和职能,并编写一本手册详细介绍其职能、地点、联系方式等。
    (二)法律项目
        在此项目中,我们将开设以下内容:
    1、法律讲堂:在实施月内,定期举办法律讲堂。邀请法律界人士讲解与农民工切实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更好的使得他们保障自身权益、履行义务。
    2、法律咨询:在实施月内,我们将长期设立咨询台,进行法律咨询。
    3、交流会:在实施月内,我们将组织相关部门人士与农民工群体面对面,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要,同时普及相关知识。
    4、编写法律手册、设立法律法规角。
    (三)心灵之约项目
    1、心理咨询
        招募具有心理学知识的志愿者进行倾听、疏导,缓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压力,舒畅他们的心情。
    2、聊吧
        聊吧是一个定期组织的活动,主要通过农民工群体内部之间沟通交流、农民工与社会其他成员的沟通交流的形式,促进心里困扰的排解、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分享自己人际与心态方面成功经验和分担自身忧愁困苦中,彼此倾听、倾诉,使得“聊吧”成为农民工的温馨的心灵港湾。
    (四)图书角项目
    利用书籍充实农民工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的生活不再单调和空虚,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图书来源
    1) 在北京各大高校设立募捐点,号召各高校学生为农民工捐赠书籍。
    2) 根据捐赠的情况,购买一些适合农民工但未在捐赠书目中的书籍。
    3) 为农民工定适量的报刊杂志。注:如果资金不足,可购买旧杂志。
    ——图书种类
    1)通俗类书籍,如小说,励志类书籍等
    2)有关技能培养或可以帮助农民工发展自身能力的书籍;
    3)简单明确的维权和法律类书籍;
    4) 报刊杂志;
    ——图书角管理
    1)阅读区管理
     阅读区设立在温暖之家内部,所有成员均可在阅读区享受阅读的乐趣。
     阅读区设立一至两名志愿者,主要为不识字的农民工提供读报或其他服务,农民工也可向其咨询自己需要的知识。
     注:报刊杂志一律在借阅区使用。
    2)借阅区管理
     从农民工中征集两名志愿者,让其管理借阅事务。
     不设图书证,借鉴租书业务,每次借书时缴纳适量押金(每本5元)在书还回时退还给借书人。
     考虑到图书角图书的流通量,每人每次限借两本书,借期一周,可续借一次。
     通过对农民工借阅书籍分析他们的需要,可不定期为其举办小讲座。
    (五)主题活动日
    口号:每周一个主题,不同的主题、同样的精彩
    目的:使得农民工团体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使得温暖之家成为他们温暖的家。
    简介:预计一个月举行总共3次活动日,主题有“分享”、“力量”、“欢乐”。
    例:“分享”主题活动日:
    内容:
    1、“分享我的故事”
    所有志愿者和农民工分享各自的人生
        2、“分享我的愿望”
    设立一个“许愿展板”,请农民工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愿望。一方面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愿望,同时作为志愿者的我们将整理、汇集到网上,引起各界的关注,更直接的了解到农民工群体的所思所想。
        3、“我想对老板(员工)说”、“我想对政府说”
    设立一个展台,放上纸张,请农民工写下自己的希望与建议,我们将汇总这些建议提交给农民工所在企业,促使劳资双方能够彼此了解。“我对政府说”是我们期待收集农民工对于政府的期待,希望在整理后送交政府部门,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更好的为农民工做切实的服务。
    4、请一位社会知名人物分享他的故事或才艺。
    5、“这里风景独好”
      有意参与该项目的农民工提前报名,在分享日当天,我们会为他们设立展台,提供我们找到的资料,请他们自己宣传介绍自己的家乡。我们还将请各地驻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来到现场与他们共同分享欢乐。
    “力量”主题活动日
    借鉴央视《状元三百六》节目的创意,在企业中展开“技能大赛”。
    “欢乐”主题活动日
      “温暖之家”的欢乐日,所有成员展示才艺,点燃激情、传递友谊。农民工中有不少多才多艺的人,搭建这样一个舞台,让他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可以带动其他有才艺方面爱好的人参与进来,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欢乐。还可以是综合性的晚会,也可以是专项的欢乐会,如“K歌大赛”、“舞林大会”。

    项目收尾

    1)将整个温暖之家建立、运作的全过程,通过影像、图片、文字的形式,在互联网、各大高校进行展出。
    2)对给予支持的组织、个人给予我们温暖之家的特别感谢。
    3)重点是联系相关政府部门、民间组织,能够承接温暖之家,将温暖之家扩展。

    团队管理及相关制度

      (可选项)

    项目可行性分析

      (可选项)

    项目可推广性自评

      (可选项)

    安全及其他隐患的预处理

      (可选项)

    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可选项)

    其他信息

      (可选项)

  • 博客

      (可选项)
  • http://blog.sina.com.cn/wnzj09

  • 复赛评语/修改意见

    每一个公益项目的存在都有其明确的公益理想,在本次大赛的评审里,也特别指出参赛项目需要有明确的公益目标。本项目在提交策划书的同时,勾选了众多项目创意类别,团队最关注的公益方向不清晰。
    博客内容丰富,建议将重要内容摘抄至项目详细计划中。

  • 项目预算(决赛)

    项目

    金额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