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创意主页

链接到决赛页面
  • 项目名称(预赛)

    “三大套餐”上山下乡

  • 项目信息

    学校

    预计团队大小

    甘肃农业大学

    11~20人

    创意类别

    教育 贫困 文化

    实施地区

    甘肃(学校所在地 曾住地)

  • 创意亮点

    (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需要在决赛阶段前保密的核心创意,不予公开。)

  • 创意

    套餐一:免费照相。对边远贫困山区的人们来说,照相是件很难得的事。我们给终生极少照相的山区老人和孩子免费照相,并为每户村民照全家福,照片冲洗后邮寄给村民。或许这就是老人终生唯一珍藏的照片、孩子的第一张童年照、家庭的第一张全家福。我们的小小举动,可能给这些村民甚至给他们的后代留下深刻的记忆。
    套餐二:大山里挂起电影布。用投影仪给村民放映三农政策、农业科技等题材的纪录片,以及农民们喜闻乐见的电影片。晚饭后村民们拿着小板凳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打麦场上看电影,那种欢乐祥和的氛围让人们感觉仿佛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套餐三:特色支教。开展以趣味游戏、给孩子们讲大山外的世界、日常英语口语为主的支教活动,并给孩子们赠送由城市孩子捐赠的书籍、学习用品。(我们已与兰州市的四所重点中小学达成长期捐赠意向)。
    说明:本项目已于07、08年暑期由本校文科实训中心组织学生赴天水地区和陇南地区实施,效果良好,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详细计划(复赛)

    开始日期

    截止日期

    2009/7/14

    2009/8/12

    辅导员/顾问1

      (可选项)

    刘敏,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文科实训中心主任,副教授

    辅导员/顾问2

      (可选项)

    项目背景及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中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然而近年来,一种不以衣食无着或收入低下来衡量的贫困日渐被全社会所关注,那就是“人文贫困”。这种贫困在偏远的西北贫困地区尤为突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出:人文贫困主要表现为人们在受教育、开拓思维视野、接受新事物等方面得不到满足,而限制了人的选择,进而加剧了物质贫困。
        有鉴于此,我们发起了“三大套餐”上山下乡的志愿者公益活动,虽不能根治贫困,但我们是为老百姓送去了一件精神大礼物,我们将项目实施地初定在了“贫甲天下”的陇中渭源县。
        2005年,《南方周末》报道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渭源县县委副书记上书直言教育部,渭源县有600余名乡村代课教师每月仅拿着40元到80元不等的工资,每月拿40元工资的又占了代课教师的70%,部分代课教师这样的工资已拿了20年! 这件事发生在21世纪的今天,着实让人痛心。我们要用我们的一片赤心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西北山区令人寒心的教育,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也是祖国的下一代!
        有一种方式可以将幸福在一瞬间定格,我们选择了拍照。按下手中的快门,或许这就是老人终生唯一珍藏的照片、孩子的第一张童年照、家庭的第一张全家福。对于贫困山区的人们来说,照相一向都是件很难得的事,我们的小小举动,或许会给这些村民甚至给他们的后代留下深刻的记忆。同时,我们还将把农业致富科技、国家三农政策及农民们喜闻乐见的影片搬上萤幕给村民们放映。
        在三农问题上,单纯的“供血”只能导致“贫血者”的贫血死循环,而我们力图以一种适当的方式指引“贫血者”自己造血,贫穷虽然不是可耻的事,但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只有摆脱了贫穷,才能过上更为幸福的生活。无论是摆脱物质贫困还是人文贫困,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及的,我们从细微处入手,启迪贫困山区的人们:心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公益目标

    ①做好“三大套餐”在贫困山区的实施。尽力为实施地的村民办好这几件我们力所能及的实事,让村民们在精神上、人文视野上以及致富思路上有所扩展与提升。
    ②通过我们的行动,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个特殊群体,他们不缺粮食不缺水,我们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打开那扇通往外部世界的窗子。
    ③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和辛勤付出,向大学生展示一种社会更为需要的社会实践模式,而非单纯的问卷调查、数据搜集和合影留念。

    受益群体

    ①项目的直接收益群体——实施地的人们。我们把知识和希望的种子留给了孩子们,为孩子们送去募捐的课外书籍及其他学习用品;让朴实的村民有了致富的新思路、新观念,幽默搞笑的电影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给他们拍了难得的照片。
    ②项目的间接收益群体——本团队成员,全社会的人们。我们通过实践锻炼了自己,获得了大量社会经验和感受;为在校大学生做出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样板;让全社会更多的人们关注贫困,奋献爱心。

    预期成果

    ①为实施地的孩子们开展丰富有趣的支教活动,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认识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学习能够成就未来。
    ②搭建一个包括网站、博客、新闻媒体、大学生社团为载体的爱心平台,并出版《爱的痕迹》系列电子杂志,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尽己所能,投身到各种爱心行动中来。
    ③将本次实践活动中积累的有效活动经验公布于网上,与更多的人共享,力争使这项活动长期化、规模化。

    活动实施地

        项目实施地甘肃省渭源县位于“贫甲天下”的陇中地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而就是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在《南方周末》报导了该县有600余名乡村代课教师每月仅拿着40元到80元的工资一事后,渭源县一度成为网络关注的热点。
        项目组经过详实的调查分析,将具体的活动实施地初定为渭源县北寨乡的沟门村、暖阳口村、南湾村、林子沟村、陈家渠等5个自然行政村,这些村均为特困村,以旱农作物经济为主,是典型的靠天吃饭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600元。实施地经济上的困难为我们项目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有利于提高项目的含金量,同时也使项目的实施更具难度和挑战性。
        项目实施地的5个自然村均建有以民办为主的初级小学,但学校的办学条件都极为困难,教师多为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学校大多没有图书馆,学生的课外时间多为帮家里干农活。支教点的困难情况使我们的支教活动及捐赠图书、学习用品、完善学校小型教学设备显得极为有必要,也具有长远的意义。

    合作机构/单位

      (可选项)

    ①甘肃农业大学文科实训中心,有长期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多个基层帮扶学校,为项目的策划和指导总部。
    ②甘肃省渭源县教育局、渭源县北寨乡乡政府,为项目实施地的合作单位。
    ③兰州市第十四中学、兰飞小学、兰空小学、甘肃农大附属小学等学校与农大文科实训中心达成常年合作意向,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赠了大量的书籍和学习用品。
    ④甘肃省红十字会、甘肃卫视、甘肃教育报为本项目的意向宣传媒体,对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导,做好社会公益宣传。

    项目时间表

    【一】活动前期准备阶段 (2008年12月1日―2009年7月13日) 
    12月1日―1月1日:阅读大赛流程及相关事宜,分析总结上届活动的相关资料,汲取经验;
    1月2日―1月20日:请教我校社会实践科和文科实训中心权威人士探讨社会实践经验,拟定本次参赛的创意项目及有关事宜,网上报名并提交项目方案;
    1月21日―2月19日:按照项目本身的具体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有针对性地招募志愿者,并确保一定的队员名额给项目实施地的学生。组建团队;
    2月23日―3月14日:汇总资料,制定并提交详实的项目执行计划,开通团队参赛博客;
    3月15日:明确分工,确定大赛统筹组、情报搜集组、博客攻坚组的成员及小组长,一切工作步入正轨;
    3月1日―4月9日:接受大众网上投票,及时更新博客内容,关注大赛动态;
    4月10日―4月29日:对活动所需物资进行市场估价,提交方案项目预算;
    5月1日―5月6日:利用“五一”假期,赴渭源县北寨乡对项目实施村考察了解情况,
    与当地政府及支教学校达成意向;
    6月10日―7月13日:补充完善计划内容,人员最终细化分工,购买活动所需物资,展开大型募捐活动。调试设备,检查行李;
    【二】活动暑期执行阶段:(2009年7月14日―2009年8月12日)
    7月14日―7月19日:赴渭源县北寨乡沟门村开展活动;
    7月20日―7月25日:赴渭源县北寨乡暖阳口村开展活动;
    7月26日―7月31日:赴渭源县北寨乡南湾村开展活动;
    8月1日―8月6日:赴渭源县北寨乡林子沟村开展活动;
    8月7日―8月12日:赴渭源县北寨乡陈家渠开展活动;
    【三】活动总结评估及后期宣传阶段:(2009年8月16日―2008年9月24日)
    8月16日―8月18日:整理活动的所有材料,理清评估报告及成果展示思路;
    8月19日―8月31日:撰写项目报告,接受“google益暖中华”组委会的评估考核;
    9月1日―9月10日:制作《爱的痕迹》项目电子杂志,将有关宣传材料上传至“文科实训平台”网站,制作《爱的痕迹》视频宣传片及照片宣传专栏;
    9月11日―9月21日:在各学校进行全方位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的巡展,积极配合相关媒体做好多角度宣传,扩大公益影响力;
    9月23日―9月24日:活动最终总结。

    团队构成

    【一】实力派指导老师:刘敏(甘肃农业大学文科实训中心主任、副教授)常年致力于高校各种实践活动新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阿里巴巴高校讲师,多次参加国内高校实践型课程研讨会,创建国内首个“文科实训平台”。
    【二】科学的团队构成:
    ①队员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
    ②邀请吸纳有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学生参与进来;
    ③考虑队员所学专业及特长,做到人人有才,人尽其才;
    ④确保有一定数量的项目实施的学生参加。
    【三】成员分工: 
    ①项目组组长:与指导老师共同负责统筹全局,为项目的负责人;
    ②联络处:搜集各方资料,联系项目实施地的相关学校及政府部门,做好与宣传媒体的联系接洽工作,其成员需擅长人际交往、富有社会沟通经验;
    ③策划处:拟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具体方略,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补充完善项目实施计划书;
    ④总务处:负责项目所需物资的筹备,联系吃住行,提前备足行程所需口粮及饮用水,做好物资的运输及补给;
    ⑤技术处:拍照、摄影,并对照片进行必要的后期处理,制作宣传纪录片、制作《爱的痕迹》专题电子杂志,设备调试及简单的维修;
    ⑥计财处:项目资金的管理核算、制定经费使用计划、监督经费使用情况、财务结算;
    【四】团队组建方式:采取前期有目的吸纳队员与公开招募队员相结合的方式。
    ①根据项目具体实施内容的需求,通过各种信息渠道,邀请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以及各种特长能力的学生参与项目,提高项目实施的含金量和内容的多样性;
    ②依据项目需求制定志愿者招募计划书,列定招募要求及相关事宜 ,通过校园网站、校团委以及学生社团等宣传媒体公开招募志愿者。招募流程为:制定招募计划----通过各种媒介发出招募信息----对应招者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公布进入面试的应招者名单----组织面试,确定最终的志愿者----与志愿者签订责任意向书----志愿者培训。

    前期调研及暑期前准备

      (可选项)

        说明:本项目为甘肃农业大学文科实训中心长期暑假社会实践项目,至今已先后赴甘肃河西地区、陇南地区及天水地震灾区进行过多次社会实践活动。
    【一】对项目实践地的综合考察
    ①在校考察。通过各种关系渠道寻找项目实施地甘肃省渭源籍的学生,向其了解当地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当地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贫富差距、各相关单位的联系方式、基础教育情况等。参考这些信息确定项目的实施细节,并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做到知己知彼,心底有数;
    ②实地考察。利用“五一”假期,在渭源籍同学的引导下赴项目实践地进行实地走访考察,从源头上获得第一手的详实资料。重点是走访沟门村、暖阳口村、南湾村、林子沟村、陈家渠村以及作为项目备用实施地的麻地湾村、阳山村,并与当地乡镇基层政府交流,得到其认可与支持;
    ③实践地资料统计。通过上述调查了解,制定出一份详实的实施地资料数据册,包括地理位置、行车路线及发车时间、交通状况、当地的农忙时节、每个村的负责人及联系方式、支教学校的详细情况等。
    【二】对项目自身的考察
    ①专家意见征求。就本项目向我校常年从事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工作的专家请教,听取意见建议,修正补充项目内容,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自身经验不足而导致的各种损失或不测,以及项目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②高质量团队。通过科学的方式,组建一支高效率、高团结、高能力的团队,提高了项目的可行性与抗拒不利因素的应急能力。
    【三】运筹帷幄,有备无患
    ①支教期间的课程设计。每位支教队员就其所授课程编写教案,配备相应的教学道具,以及“彩绘蛋壳”动手课的绘制技巧学习。因为教学经验有限,每位支教队员要对自己的所授课程进行前期试讲;
    ②行前预防针。考虑到有些队员来自城市,对农村的生活和一些习俗从未接触过,突然投身到艰苦陌生的环境中,未免会产生不适应症状甚至思想抵触行为,所以很有必要打一针行前预防针,通过模拟情境,让队员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适应农村生活和习俗,避免不必要情况的发生;
    ③物资设备。及时购买项目所需的所有物资,包括机器设备,特别注意细小物品的配备,如缝衣服的针线、小药箱、给孩子们的小礼物等,将所有物品分类装包,行前调试电影放映设备及相机,确保万无一失。

    暑期活动具体计划

        第二届Google(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参赛项目——“三大套餐”上山下乡,项目的暑期活动具体计划如下:

    项目日程安排(每天的实践内容都一样,有特殊情况可做灵活改动)
    6:00—6:30----起床、洗漱、简单的早餐;
    7:00—11:30----一队进驻学校开展支教、二队的两个小组分头行动进行走访拍照;
    12:00—13:10----做午饭、吃饭,做饭期间,帮助个别农户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13:30—14:10----午休;
    14:30—18:30----一队进驻学校开展支教、二队的两个小组分头行动进行走访拍照;
    19:00—20:00----晚餐;
    20:30—22:00----放映电影;
    22:30—23:00----总结当日工作,布置第二天工作;
    23:00—6:00----休息睡觉。

    “三大套餐”详解:

    套餐一:我把你的照片寄回你的家
    【一】套餐概述:对西北偏远山区的人们来说,照相一向都是件很难得的事,更何况是免费照相。我们给终生极少照相的山区老人和孩子拍照、并给村民拍全家福,照片冲洗后邮寄给村民。或许这就是老人终生唯一珍藏的照片、孩子的第一张童年照、家庭的第一张全家福。
    【二】套餐特写:
    ⑴拍照器材及拍照人员技能培训。
     ①相机选购:800万像素以上,具备防抖 、 手动及微距档功能(拍摄面部近距离照片),持续拍照时间在四小时以上,配备防雨防震的专用相机包;
     ②人员岗前培训:为了拍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照片,对拍照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很有必要,采取专业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邀请我校有高超摄影技艺的刘敏老师对拍照基础、技巧知识及创意性拍照进行现场示范讲解,同时结合学员的自我摸索性学习,争取给村民们们拍出有相当专业水平的照片;
     ③相机保管:由指定拍照的队员保管,其他队员借用时需给保管员说明,保管员有责任向借机人讲解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借机人应爱惜相机,用完后及时返还。
    ⑵拍照细节。
     ①拍照方式。采取户外随遇而拍与入户走访拍照相结合的方式,适当照顾经济条件困难家庭,多拍些照片;
     ②拍照场景。给老人拍照一般选择大堂前或室内等相对正式的场地,给小孩拍照时可在户外任意地方,尽量塑造出小孩活泼可爱的形象,全家福的拍摄由村民自己选择场地和背景;
     ③拍照时的人员分工。每两人一组,一人负责拍照,另一人负责其他布置,如指导老人的穿着打扮及坐姿、背景布的挂置、指导小孩摆个性pose、登记照片邮寄信息等;
     ④照片邮寄。为节省邮寄费用开支,在每个村确定一个收寄人,照片冲洗后按村分类包装,寄给每个村的收寄负责人,由其分发给村民。
    【三】各村收寄人信息。以下为各个村的照片邮寄信息:(这些是前期搜集的信息,在实践中或有变动)
    五个首选实践村:
    沟门村----收寄人:彭**     地址:渭源县北寨乡小寨村沟门社       邮编:748212
    暖阳口村----收寄人:董**   地址:渭源县北寨乡暖阳村暖阳口社     邮编:748212
    南湾村----收寄人:夏**     地址:渭源县北寨乡小寨村南湾社       邮编:748212
    林子沟村----收寄人:赵**   地址:渭源县北寨乡小寨村林子沟社     邮编:748212
    陈家渠村----收寄人:汪**   地址:渭源县北寨乡陈家渠村沙滩社     邮编:748212
    两个备选实践村:
    麻地湾村----收寄人:李*     地址:渭源县北寨乡麻地湾村暖阳川社   邮编:748212
    阳山村----收寄人:叶**     地址:渭源县北寨乡阳山村阳山社       邮编:748212

    套餐二:大山里挂起了电影幕
    【一】套餐概述:用投设备给村民放映有关三农政策、农业科技及致富项目等题材的纪录片,以及农民们喜闻乐见的电影片。晚饭后村民们拿着小板凳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打麦场上看电影,那种欢乐祥和的氛围让人们感觉仿佛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二】具体内容:
    ⑴放映时间、地点。每天吃过晚饭后在大喇叭上通知村民今晚播映电影,队员开始挂幕布、调试设备,夜幕完全降临后开始放映电影。放映地点选择在打麦场上或学校操场等地势开阔的地方,并且保障附近能接上电源。
    ⑵放映人员分配:因电影放映结束时很晚,加之整个白天是走访拍照和支教活动,为防止队员过度疲劳,电影放映采取轮流分组放映,将所有队员分两组,每组6人,各选一名放映组长,轮流休息轮流放映。在电影放映期间所有放映人员都必须在场,回住处的路上因为天黑路不熟,需分外当心。
    ⑶放映节目单:
     ①纪录片类:纪录片《我们的土地》,以影像史诗般的凝重笔触,讲述近70年以来中国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大型文献记录片《夯实三农》,全景展示中国共产党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伟大实践;纪录片《无米乐》,讲述三位老农关于生活与生命的真情感慨;
     ②讲述农村改革开放奔小康发家致富以及反映农村新气象的电影:《燕衔泥》、《桃花村》、《稻花飘香的季节》、《烧锅屯钟声》、《庄稼院里的年轻人》、《月亮湾的笑声》等;
     ③农民们喜闻乐见的电影: 《来的都是客》、《美丽的大脚》、《举起手来》、《巧奔妙逃》、《蛤蟆金印》、《咱们村的牛千金》等。
    ⑷放映节目编排:项目先后在五个村进行实施,在每个村的实施时间是六天,每天晚上争取放映一部纪录片和一部电影片,所以在每个村共需放映12部不同内容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放映内容会随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三】注意事项:
    ①在每一部节目放映前由队员给村民做简短的内容提要;
    ②为确保电影放映设备的安全,在电影放映过程中要始终有队员看护放映设备;
    ③为确保电影的顺利放映,队员应随时检查电源线插头是否松动、查看电线是否折曲或被观众不小心拉扯等情况,若发现隐患应及时排除。

    套餐三:新概念支教
    【一】套餐概述:一反往常单独的课堂授课方式,开展以趣味游戏、给孩子们讲述大山外的世界、日常英语口语为主的支教活动,并给孩子们赠送由城市孩子捐赠的书籍、学习用品。
    【二】新概念之一二三四
    ①新方式。采取不同于以往的单独课堂授课方式,以富有趣味性的方式为主,实施多角度的支教活动,寓游戏于学习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知识,增长见识;
    ②新目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考虑到我们在每一个学校的支教时间仅为6天,我们将支教的目的侧重于授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思维的开拓、以及通过对农村生存环境的重新认识而确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和奋斗目标;
    ③新尝试。我们尝试着建立城乡学生间相互沟通的友谊桥梁,城市孩子给农村孩子赠送课外书籍及学习用品,农村孩子给城市孩子赠送自己亲手制作的“彩绘鸡蛋”、泥娃娃等自制手工艺品;
    ④新收获。在我们趣味性的支教过程中,通过启发孩子的思维,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样,孩子们第一次接受这种全新的授课方式,可会有很大的收获,不管是思想上还是学习上。
    【三】课程设计
    ①英语课。以基础英语为主,讲求实用性,比如日常口语、简单的英文歌曲,同时讲求授课方法的新颖,如口语小卡片制作、情景对话、动画片英文字幕教学等;
    ②音乐课。乡村小学大多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授课,学生的音乐水平整体偏低,我们除了教孩子们唱歌外,还举行小型的文艺表演;
    ③手工制作课。为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也为了感谢城市孩子给他们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品,增进相互友谊,我们安排了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彩色蛋壳、捏泥人、制作贺卡等活动,并将作品赠送给城市里的小朋友们;
    ④百科知识课。由于农村教学条件差,获取课外知识的渠道极少,使得农村的学生对课外知识知之甚少,比如天为什么会下雨、鸡为什么站着睡觉等,我们搜集了大量的百科知识给孩子们讲解,从天文地理到油盐酱醋。
    【四】前期备课。
        每位队员按照自己的专长确认自己所授的课程,并在项目实施前利用网络及其他渠道充分搜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备课要做到内容详实、观点新颖、符合实施地实际情况、并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彩绘鸡蛋”的制作,授课队员务必要熟练掌握绘制方法。
    【五】其他信息:
    ①支教学校信息:
    学校----陈家渠小学   联系人:常**    地址:渭源县北寨乡陈家渠村沙滩社
    教职工7人,专任教师3人,在校生173人。
    学校----林子沟村学   联系人:赵**    地址:渭源县北寨乡小寨村林子沟社
    教职工3人,专任教师0人,在校生26人。
    学校----南湾村学     联系人:孙**    地址:渭源县北寨乡小寨村南湾社
    教职工2人,专任教师0人,在校生23人。
    学校----暖阳口小学   联系人:白**    地址:渭源县北寨乡暖阳村暖阳口社
    教职工9人,专任教师4人,在校生218人。
    学校----沟门村学     联系人:彭**    地址:渭源县北寨乡小寨村沟门社
    学校----麻地湾小学   联系人:常**    地址:渭源县北寨乡麻地湾村暖阳川社
    教职工9人,专任教师4人,在校生210人。
    学校----阳山小学  联系人:郑**       地址:渭源县北寨乡阳山村阳山社
    教职工8人,专任教师3人,在校生203人。
    ②课间小游戏:跳皮筋、九连环、偷合头、团泥球、摔泡、跑城、老鹰抓小鸡(所有游戏特别适合在农村玩,具体游戏规则均上传于博客);
    ③在支教过程中进行课外书籍和学习用品捐赠;
    ④麻地湾小学和阳山小学为支教备选学校,视具体情况而定。

    项目收尾

    【一】带走的爱与留下的爱
    ①作为项目的一项重要活动——“彩绘蛋壳”,让农村孩子们在无限的想象空间里快乐游玩,绘制着他们的愿望,绘制着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之间爱的桥梁,我们将这份特殊的礼物带给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农村孩子的友谊。
    ②项目结束时,我们会将城市孩子捐赠的所有书籍和学习用品留下,或许这就是他们看到的第一本课外书籍,《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不再是那么的遥远。
    【二】总结汇报
        根据“Google益暖中华”的要求,撰写提交详实的项目总结汇报,接受大赛组委会的评估。汇报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用真实的资料反映我们项目实施的点点滴滴、辛酸甜苦。汇报我们在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我们所未能料及的情况,以及我们的得失,供更多的后继者参考借鉴,取长补短。
    【三】后期宣传与成果展示
    ①与尽可能多的信息传播媒体合作,如甘肃省红十字会、甘肃卫视、《教育报》以及各个网络媒体,力争对我们的活动进行全方位、大力度的报道宣传,以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参与到公益爱心事业中来;
    ②图片巡回展出。在兰州市各个高校及中小学进行“爱的痕迹”大型爱心图片展,呼吁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社会爱心奋献事业中来;
    ③制作《爱的痕迹》专题电子杂志,争取在各网站或电子杂志专刊上发表,扩大宣传范围。
    在学校成立“爱心下乡小分队”,定期进行公益爱心宣传,募集物资,为下届项目的实施做好准备,同时也是一种对下乡队员的“岗前锻炼”。

    团队管理及相关制度

      (可选项)

    【一】团队管理模式。采取适合小团队的“体操式”管理模式,即控制好每一个步骤,众人一个动作,做到上下统一,快速协调。这是由活动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由于是统一性的集体行动,加之实施地情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要上下一个口令,一切行动听指挥。
    【二】团队管理结构。
    ①小组委员会。选举5名团队成员组成,所有重大事宜均由议事委员会商议决定,为团队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项目负责人一名,即项目组组长,负责统筹全局;
    ③小组长若干。负责分管项目具体事宜,带领小组完成任务;
    ④翻译团两人。由实施地的学生担任,负责在活动中做好当地方言与普通话的翻译工作,晚上消息时间对部分队员进行当地的方言培训。
    【三】管理制度定制。由所有队员讨论商议,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使整个活动管理规范化、统一化。
    ①对团队性质、宗旨及维护团队形象的规定;
    ②对成员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③对特殊情况下成员应遵守相关特殊要求的规定;
    ④对成员行为的约束规定及违反规定的处理方法规定。

    项目可行性分析

      (可选项)

    ①高效的团队构成。项目指导教师为甘肃农业大学文科实训中心主任,长期指导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且身为农业类院校教师,对农村情况有相当的了解。团队成员多为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团队有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严格的管理规定,明确的成员分工,所有队员都充满奉献的热情,为了共同的目标聚到一起来,相信我们会团结努力,完美地完成活动。
    ②正确的项目方案选择。从细微处见真情,我们经详细调查论证,最终确立了免费拍照、电影放映、趣味支教为项目的主要实施内容,项目实施方案既与国家两大文明并抓的大政方针相吻合,又从大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出发,做到了尽己所能、量力而行。同时,本项目已由甘肃农业大学文科实训中心组织学生进行了多次实施,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都有丰富的经验以供参考,这就从最大程度上减少了项目实施中的不确定因素及不利因素所造成的障碍。
    ③恰当的实践地选择。项目实践地渭源县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信息闭塞、精神娱乐设施空缺、教育落后、教学条件艰苦,这些因素使该项目的实施有很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当地基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学校的积极配合,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增加了有利因素。
    ④各界的大力支持。Google公司对项目在方案设计、资金以及项目的实施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各学校、媒体以及社会各方的支持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必要因素。

    项目可推广性自评

      (可选项)

    本项目在扩大推广上有三大优势:
    ①深远的社会意义。给农民免费拍照、放映电影、支教,我们所做的这些虽不能惊天动地,却能给那些贫困山区的人们带去快乐和美好的回忆。
    ②项目可操作性强。不同于建网站、建图书馆、设基金等专业性很高的活动,而从普通大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出发,虽是低门槛,但同样能带来良好的效果。
    ③吻合时代主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的建设,而我们是着力从精神文明,这个相对没有引起社会重视的文明出发开展活动,所以意义重大。

    安全及其他隐患的预处理

      (可选项)

    ①人身及财产安全。为确保队员人身财产安全及项目所用设备的安全,在项目实施前需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和财产意外损失保险,将突发事故的损失降至最低,同时也给队员及家属吃了一颗定心丸。
    ②突发疾病安全。对于队员出现的感冒、中暑等常见轻微病症,配备常用药品箱及体温计、创可贴等医疗物品,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其他较严重的突发疾病,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求助救助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救助。
    ③乘车安全。因项目实施过程中有较长的乘车时间,为防止在乘车过程中发生意外,项目组制定了严格的乘车安全规定,要求队员统一行动、轮流看管物资、杜绝违法或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④饮食饮水及用电安全。因项目的实施地是在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贫困农村地区,又时值盛夏时节,所以队员在饮食饮水上必须保持一定的谨慎,不食用变质变味的食物,不随便饮用山泉或河流水,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在项目实施工程中,队员需了解一些用电常识,注意用电安全。
    ⑤其他安全事宜。由于对农村环境的陌生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队员在平时需严于律己,不参与任何村民内部纠纷、不惹是生非、不单独行动(特别是晚上),时刻跟着组织走。万一发生意外情况应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犯了错误应听从组织处理,做好深度自我反省,其他队员引以为戒。

    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可选项)

    ①项目实施地的变更。因各种意外因素造成项目实施地情况恶化而使项目在艰难中实施的,应首先与当地政府或基层组织进行积极沟通协调,争取能在原地继续进行活动。协调沟通无效时,应果断启用提前拟定的备用实施地进行项目实施。
    ②语言交流问题。对于方言造成的沟通障碍和误会,项目在组建团队时应吸纳一定数量的实施地学生参与,在项目实施中做好翻译工作,同时在项目实施前期进行实施地的方言培训,在每天实践活动结束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方言突击培训。
    ③当地风俗与忌讳。入乡随俗是我们的原则,邀请实施地的学生在行前进行当地风俗忌讳常识的讲解。在项目实施中,队员要慎重行事,在祠堂庙宇等敏感地带要言谨行慎,不多言、不多举。
    ④突发矛盾事件。避免与当地村民或单位发生矛盾,对于突发性矛盾事件,应妥善处理,多从自身找原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大程度地减小事件造成的影响。
    ⑤队员闹情绪的问题。因环境艰苦、水土不服、不适习俗及其他因素造成的队员闹情绪的情况,应以说教为主,以团队的温暖鼓励感化闹情绪的队员,使其调整状态,坚定信心,和大家一起努力完成活动。

    其他信息

      (可选项)

    ①队名:耕耘梦田号;
    ②团队口号:一切尽在行动中;
    ③队歌:自编歌词版《感恩的心》,歌词见博客;
    ④队旗:以“耕耘我的梦中田地”为构思来源,设计图样见博客;
    ⑤队员自传及队员日记。因大赛要求不变公开队员姓名等个人信息,队员的“个性自传”及记录我们酸甜苦辣的队员日记将在项目博客展示;
    ⑥我们通过博客向全社会征集适合农村放映的科教纪录片、农民致富片以及农民们喜闻乐见的电影,期待大家的关注与参与。详情见博客。

  • 博客

      (可选项)
  • http://blog.163.com/yinuanzh/

  • 复赛评语/修改意见

    在没有本次大赛资源支持的情况下,项目已有一些过去成功的经验。描述本次大赛资源所能为活动带来的附加值会有助于对项目计划的理解。

  • 项目预算(决赛)

    项目

    金额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