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创意主页(复赛)

上传时间:2008-03-21 12:08:53 | 最后修改时间:2008-04-09 22:34:45

此项目没有进入决赛

  • 项目名称(预赛)

    打开山区高中生了解大学、选报专业的信息之路

  • 项目信息

    学校

    预计团队大小

    重庆大学

    4人

    创意类别

    教育

    实施地区

    四川( 曾住地)

  • 创意

    在偏远的山区由于信息的堵塞,使不少高考生得不到充分的关于学校、关于专业的信息,另外由于对网络教育的缺乏,使是这些高中生不会利用网络搜索相关信息,使他们在人生第一次最重要的选择面前少了选项。我们小组的创意是,在西部落后山区的高中学校里提供现场宣讲、提供现场咨询,发放相关资料,并教会他们使用谷歌(Google)来搜索相关信息,打开了解大学、选报专业的信息之路,使他们在高考填报志愿工作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选项。
  • *创意亮点

    (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需要在决赛阶段前保密的核心创意,不予公开。)
  • 详细计划(复赛)

     

    开始日期

    截止日期

     

    2008-05-20

    2008-08-20

     

    辅导老师/顾问


    项目时间表:

    4月 6日――4月16日:拟定活动详细执行计划
    5月 1日――5月12日:拟制财务预算表
    5月20日――6月 5日:前期准备,搜集信息,准备相关资料;与当地相关学校初步联系,获取学校的支持和关注;在08届高三毕业生中招募10名志愿者
    6月 9日――6月20日:初步实验,对10名志愿者的大学志愿填报工作进行远程指导。
    6月21日――7月14日:总结前段时间的工作,再次联系学校确定时间地点,并号召志愿者为本项目宣传服务
    7月 15日――7月25日:执行计划,进入校园开展现场活动
    7月26日――8月20日:工作总结


    详细计划:

    详细计划


        我们的创意来源于自己的深切体会。作为山区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仅仅取得比较高的分数还不能保证一定能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校园。四川是一个人口大省,同时经济教育相对还不是很发达,每年高考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差距很大,对四川的莘莘高三学子,高考这座独木桥带给他们的压力尤其大。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将从这里开始。志愿选择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将来。为此,每位同学慎重选择好自己的志愿将至关重要。
        但是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及每次和家乡的弟弟妹妹们交流时都感觉到他们对志愿的填报时非常迷茫的。他们不了解现代专业的特色,不了 解大学,更不知道如何在铺天盖地的学校和专业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然后作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因此,每年都会有相当一部分成 绩优异的家乡学子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而没有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这也许会挫伤他们以后学习的积极性,这也许就让他们抱憾终生。因此我们开展此项活动,希望能为家乡的学子们的志愿填报助航,打开他们了解大学、选报专业的信息之路。

    活动时间、地点、对象的选择:
       
        我们将项目实施地点选定于中国红军之乡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这里是我们的家乡,大巴山哺育了我们通江儿女,但也阻碍了这里交通经济教育的发展。为使更多的通江学子走出大巴山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我们将此次项目实施地点选择在这里,希望能为家乡的学子们的志愿填报助航,打开他们了解大学、选报专业的信息之路。
    活动时间是本次活动的一个最大问题,08届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将于6月9日到6月20日,这本是我们本次活动的黄金时间,但是我们团队均为在校研究生,有一定的科研任务,所以一切的实地工作只能放在暑假内执行,因此,我们巧妙地变化了活动的时间和对象。首先,6月份对08届高中毕业生中10名志愿者进行远程指导,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利用暑假主要是针对09届高中毕业生进行高三学习指导和志愿填报助航工作。
        现将活动启动时间暂定于7月15日,但也会根据当地学校配合情况作出灵活调整。

         

    具体执行计划及相关时间安排:

    一、前期准备
        1、调研:了解现在高中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在志愿选择的情况。
        2、信息收集:通过朋友、网络、走访等各种方式了解全国高校和专业设置的情况,向高校相关部门了解招生录取情况,以及他们对历年来学生志愿填报方面的认识和对志愿填报方面的建议和指导意见。另外,为解答学生对大学毕业就业方面的疑问,针对现代社会需求对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尽可能全面的涉及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和各种形式的单位类型。
        3、资料准备:制作宣传海报、横幅,将志愿填报使用策略及部分热门专业和在川招生人数较多的大学介绍等制作成宣传册和光盘,活动实施时免费分发给需要的同学或 家长。
        4、获取社会关注和支持:与学校及相关政府部门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使得我们的准备工作更充分更具有针对性,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最好的成果。
        5、招募志愿者:为了不影响高三学子紧张的高考准备工作,招募志愿者工作不会做得大张旗鼓。而是利用团队成员的高三朋友,在小范围内宣传招募志愿者。

    二、初步实验
        等6月8日08届高考工作结束以后,对10名志愿者的大学志愿填报工作进行远程指导。其主要形式有一下几种:
    (1)将前期准备的资料以邮寄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志愿者的手中;
    (2)开通爱心QQ、爱心电话,以方便对其进行远程的指导;
    (3)对志愿者进行性格测试,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性格和兴趣所在
    (4)并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的访谈,并针对其情况进行客观剖析,以对其志愿专业的选择作参考。

    三、继往开来
        1. 等6月20日08届高考志愿填报工作结束以后,对10名志愿者进行调查,以了解前期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并针对其反馈信息,再次整理资料。
        2.再次联系学校,确定活动的时间与地点,并联系当地媒体,如电视台,希望得到他们在宣传上的支持。
        3. 10名志愿者为本次活动主要针对09届学生、老师和家长进行初次宣传,吸引尽可能多的同学或家长关注并参与我们的活动;

    四、项目实施
    1、项目启动前两天,在通江县实地做相关准备工作;
       (1)通过与当地媒体合作、张贴宣传海报、老师介绍及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大力宣传本次活动。
       (2)与学校及相关政府部门沟通联系,商议具体安排事项,布置活动会场;
       (3) 主要针对09届学生群体做志愿选择方面的调查问卷,并同他们进行交流,对他们目前的学习状况和他们对志愿填报的认识作进一步的调研了解,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在活动具体实施上作相应的调整。
    2、项目启动第三天至第七天,进入校园开展现场活动
        校园现场活动拟定开展五场,其中通江县城开展两场,有高中的三个乡村各开展一场,活动地点均为高中校园内,每场活动持续一天,具体活动如下:
        上午:
    (1)现场分发宣传册,资料光盘,并作相关解释;
    (2)开展现场专题讲座,讲座的主要内容有:
       <1>如何利用好高三这一年时间,主要从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入手介绍;
       <2>讲述实际的大学生活,让他们产生一种向往,鼓励他们努力拼搏;
       <3>针对在四川招生较多的大学和现较热门的专业进行介绍;
       <4>如何合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主要是介绍如何使用google等搜索引擎来搜索信息,劝戒同学远离网游;
       <5>如何把学校、专业、分数以及个人的志趣爱好、未来的职业规划有机结合。
       <6>通过提问等形式与同学们进行互动,活跃现场气氛。
        下午:
    (1)现场咨询
        <1>针对同学们各自心中的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并进行心理和学习辅导;
        <2>现场演示如何利用google搜索引擎来搜索信息,如何进入高校网站去了解信息及利用网络搜索最新高考动态, 掌握最新的招考信息;
        <3>为同学们做现场性格测试,以对他们志愿专业的选择作参考。
    (2)组织观看记录片《高三》
         在有条件的学校里组织观看记录片《高三》,这是一部记录高考时期非常生活的影象,曾获第三十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人道记录片奖”,我们希望通过片中紧张的高三学习生活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3)信息反馈
         随机走访参与活动的学生,了解活动效果,听取他们的感受和意见,以在后续的学校中实施时做出改进。
    3、项目启动第八天,工作小结
        对每所学校的调研结果、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报告,并与收集的资料备份一起留于当地学校相关部门,以有助于他们以后在这方面工作的开展。

    五、工作总结
        等10名志愿者的高考录取工作结束以后,对其填报志愿情况和录取情况进行对比,总结整个活动中的经验教训,写入BLOG,供更多人的参考。


    PS:本团队第一期电子杂志已经出炉了:http://mag.blog.sina.com.cn/online_read.php?id=26192

  •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i02987 (项目博客属于可选补充信息,由各团队提供、负责维护,大赛不对其内容负责。)

  • 评语/修改意见

    “7月 15日――7月25日:执行计划,进入校园开展现场活动”项目的实施时间可以考虑适当延长,能够更充分利用整个(两个月的)暑假的项目会有更大的社会效益。

    部分步骤缺乏详细的描述,没有提供足够的可行性论证。 

    项目较有新意。 但是对08届学生远程指导稍欠妥。由于不是专业的人士,建议只提供资料,而不要进行引导。 

    可丰富活动具体实施的细节。例如,现在将分发的材料等。 

    在没有本次大赛资源支持的情况下,项目已有一些过去成功的经验。描述本次大赛资源所能为活动带来的附加值会有助于对项目计划的理解。

  • 项目预算(决赛)

    项目

    金额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