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创意主页(复赛)

上传时间:2008-03-23 15:47:38 | 最后修改时间:2008-04-17 18:33:15

  • 项目名称(预赛)

    "走进大山,关心留守”学生电台创意专访探究

  • 项目信息

    学校

    预计团队大小

    广西师范大学

    8人以上

    创意类别

    教育 贫穷 妇女儿童

    实施地区

    广西(学校所在地)

  • 创意

    1)大学生与电台一起联合制作关注留守儿童专访和广播栏目.2)活动的对象为少数人关注的贫困山区留守儿童,鼓励他们在无父母监护下积极、坚强、快乐地生活,努力学习,发奋改变他们的命运.3)利用假期的采访、调查等形式来亲身接触贫困留守儿童,与他们一起生活、劳动、学习、谈心等更深入地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4)利用广播在线联系留守儿童与父母对话,让人们更真实地理解他们的心里,理解留守儿童们的痛苦。5)利用广播请有名专家、学者讲座,剖析社会留守儿童的形势,留守儿童上升的原因以及它对社会的影响等.6)通过活动可以建立一座大学生与留守儿童一结一的桥梁,发动更多的大学生来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给大山留守儿童更自信.7)运作模式创意:乡访、调查、调研→赠送收音机→开设直播间→专家直播、热线互动→宣传、号召.8)活动的方案实际,实践创新,易达公益好效果.9)活动后的响应大,可以呼唤更多的学生来关心社会的公益活动.
  • *创意亮点

    (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需要在决赛阶段前保密的核心创意,不予公开。)
  • 详细计划(复赛)

     

    开始日期

    截止日期

     

    2008-06-20

    2008-09-01

     

    辅导老师/顾问

    覃熙


    项目时间表:

    2008年5月3日,与桂林新闻媒体广播电台签订合作协议。
    2008年5月5日----2008年5月10日,与电台和媒体策划方案。
    2008年5月25日,与活动地点的负责人联系,作好合作。
    2008年6月15日,深入地点进行了解情况。
    2008年6月20日,广播电台的启动仪式。
    2008年6月20日----2008年7月10日,广播的第一阶段播放,暑假活动的筹备阶段。
    2008年7月13日----2008年7月20日,-广播的第一阶段播放,暑假活动的开展阶段。
    2008年7月21日----2008年7月25日,广播的第三阶段播放,暑假活动的总结阶段。
    2008年7月26日,暑假活动的总结大会,向google提交第一期的活动总结。
    2008年7月26日,----2008年9月01日,广播的第四阶段播放,特色节目的播放。
    2008年9月02日,深入调查留守儿童的上学情况。
    2008年9月后,活动的后续阶段。


    详细计划:

    一.主题:关心留守儿童,创立关于他们的广播电台,提高人民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二.写在前面的话。
      他们与我们本应有着同样快乐的童年,有着同样光辉的少年时光,有着温馨而幸福的母爱与父爱,有着父母的尊尊教导,有在困难时候得到父母帮助与鼓励的扶爱。但现实中的他们并非如此,他们的世界与一般的童孩并不一样。他们因物欲社会的发展而缺少着一种无法替代的父爱与母爱,他们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遗存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觉得在缤纷斑斓的世界中充满着一种无奈的孤独,他们有的任性、冷漠、自卑闭锁,有的内向、孤独、柔弱无助;有的心里充满着对现实生活的怨恨、逆反心理,以至于变得胆小、缺乏自信。他们在大山的闭琐深处无法找到一种适合而充实的寄托,他们有的只是那面朝黄土,艰苦乏味的农活,他们没有见过喧闹的都市之景;没有见过那些科技时代的电子玩意;也没有玩过那些过山车、海盗船等等之类的公园娱乐…他们也希望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关怀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拥有丰衣足食,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溺爱生活,但这对他们来说犹如一种奢侈品,既期盼和羡慕又充满失望、无奈。
    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这里是属于留守儿童的电台,这里是我们为他们搭建起来的温馨又快乐的天地,也是我们呼吁更多人来关注、关心他们,让社会共同来帮助他们的基地。我们需要留守儿童门能从这里获得精神上的信息,获得快乐的每一刻,获得温馨而幸福的关爱,最终获得坚强、快乐、自信地成长。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感受他们被农活压的体会,我们探索他们的内心,解剖他们的心理,排除他们的障碍;我们聚焦社会动态,探索社会发展对他们的影响;我们呼唤可怜父母心的良知,期盼他们给予儿女门更多的关爱;我们在寻找一种解决这问题的道路…让我们共同来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共同来培育这棵“幼苗”,让社会撒满关爱的阳光,使这棵“弱苗”最终健康快乐成长。
    三.团队的成立历程。
       我们来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是命运的天使使我们聚焦于广西师大的这片沃土,并且使我们不约而同地走在了一起-----怀着一棵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从而有了我们的团队。
    我们有着共同的意愿,那就是关心我们身边需要关心的人;我们有着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让我们的身边充满阳光,充满关爱;我们有着共同的优点,那就是我们都能吃苦耐劳、积极耐心,具有一个伟大的爱心;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那就是齐心协力共同来做自己喜欢的事――为社会公益奉献一份力量。我们对公益的活动充满着希望,我们坚定我们的方向,我们社会的每一天变化。我们研究教育、环保、贫困、历史、残障、妇女儿童等等。我们要从实际的考察中去研究周围世界的问题,整理出属于自己的材料,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道路。我们是游山涉水的“游荡族”,我们探索的路程虽刚起步,但我们只要坚信我们的方向,坚定我们的信念,相信我们会取的可敬的业绩,为社会尽一份贡献。
    下面是我们的路迹:
      2007年10月20日,团队成立,团队坚持以为社会公益创造财富为荣,以         关爱弱势群体为宗旨。
      2007年11月,团队会员的招募。
      2007年11月25日,召开志愿者会议,成立了相应部门。
      2007年12月8日,深入临桂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调查。
      2008年2月22日,我们深入桂林资源、兴安县进行冰冻受灾调查。
      2008年2月24日,徒步漓江,考察漓江水源的环境问题。
      2008年3月20 日,参与谷歌杯方案的选定。
      2008年4 月2日,深入桂林市贯阳县调查留守儿童的情况。
    四.活动简介。
    1. 留守儿童的背景。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外出打工经商,将子女留在家里跟随老人或亲戚朋友生活,在家乡接受教育,从而形成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据2006年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29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9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20-28%。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7.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等等。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群体来关心他们的成长,让社会都来关心他们。有一句话说的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我们虽不是神,是凡人,但人格的魅力让我们传承了这份人间真爱。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可以带给他们温暖。
    2. 活动的目的。
      (1).深入体会留守儿童的生活,探究他们的心里,为他们送去快乐,使他们生活充满阳光。
      (2).让社会各界都懂得留守儿童的形势,懂得他们缺少关爱对他们的影响,懂得留守儿童的苦楚,让更多的人,乃至整个社会都来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3).通过各项活动,鼓励留守儿童们在没有父母的关怀下能坚强、自信地快乐成长。
      (4).以活动号召各地方采取相应措施来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让大学生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子,通过书信交流来辅导他们学习,教导他们的为人。
    3.活动的简述。
       针对留守儿童的严峻形势,我们怀着一棵公益大使的心,即将开展一项“关心留守儿童,给他们阳光”的电台活动。我们利用广播媒体的优势,携手共同来关注他们的成长。我们将通过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深入他们的心里,与他们共同劳动、学习、生活等作一个乡访。在深入了解他们的同时搞一些特色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激励他们的自信。考虑到他们与城市隔绝的寂寞,我们将开展赠送收音机活动,让他们在深山的寂寞中拥有属于他们的电台,而且我们会开设一个专栏节目伴随他们成长,从而让所有的留守儿童能快乐地伴随着电台健康成长。
    专访过后,我们将形成一个特色的留守儿童节目,并请留守儿童代表到直播间作客,让他们说说心里话,并连线与他们异地的父母通话,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与父母的心声。在开设直播间的同时我们会请有关专家、学者到直播间讲座,让他们和我们共同来探讨留守儿童。利用开通直播间电话,让听众也有探讨的空间。
    在暑假结束后,我们通过媒体的宣传发动大学生、市民等更多的人都来关心留守儿童,通过广播给留守儿童送去我们温馨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最终让他们像普通的孩子一样拥有温暖、快乐的每一天。
    五.广播的启动。
       广播分为四个阶段:(这只是暂定,具体节目还有待考虑)
      第一阶段。
    1. 时间:2008年6月20日--------2008年7月10日。
    2. 具体内容:(1)2008.6.20进行广播的启动仪式。
                (2).这阶段是广播的调试阶段,播放是每周一次,主要播放留守儿童的形势,关注他们的严峻性,社会关心他们的一些情况等。
       第二阶段。
    1. 时间:2008.7.11----2008.7.20。
    2. 具体内容:从留守儿童的心里、学习、感情交流、生活压力等讲解留守儿童。
      第三阶段。
    1. 时间:2008.7.22---2008.7.25。
    2. 具体内容:此阶段为开展暑假活动后阶段,主要从暑假活动的情况,动人事迹,心得体会等等有关活动的报道,并请留守儿童到直播间交流,专家讲座。
      第四阶段。
    1. 时间:2008.7.26---2008.9.01。
    2. 具体内容:开展特色的节目.
    (1)健康快乐青少年,与留守儿童谈心,解读他们的来 
                        信等
                      (2).音乐小天地,播放动人的音乐。
                      (3).小小读书报,解读一些报纸的心得。
                      (4).小小故事王,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
                      (5).生活趣事,征集留守儿童的小故事讲述。
                      (6).励志言语,解读一些哲理性的言语,鼓励他们
                          健康成长.    
     六.暑假活动的流程。
    〈一〉。前期筹备工作。
    1. 时间:大约2008年7月5日-------7月10日。
    2. 筹备物品:宣传资料、生活必需品,药品,音响设备,宣传画,横幅,证件,数码用品,收音机,孩子礼物,等活动所需一切物品。
    3. 节目的策划。
    4. 落实与目的地的联系,安排好布置。
    5. 成员动员大会的召开,注意事项工作的布置。
    6. 扶助电台工作,联系好车等等。
    〈二〉执行活动阶段。
    1. 时间:2008年7月13日到7月20日,选择两个目的地进行活动。
    2. 具体安排:(1).7月13日,正式乘车出发,安排住宿,熟悉乡村情况,作好宣传。
              (2)7月14日,.深入与留守儿童生活,劳动、辅导他们学习,与他们游玩等,晚上共同就餐,并播放影片。
                (3)7月15日,对留守儿童的资料调查、收集,采访他们的监护人,邻居、村长、老师等,并开设专题讲座,晚上开展“真情下乡”联欢晚会和进行收音机赠送仪式。
                (4).7月16日,与村民开展“手拉手,结对子”签字仪式,并开展趣味活动,最后与他们挥手告别前往另一目的地。
                (5)7月16日至20日,在另一目的地开展同样的活动。
    〈三〉.乡访活动后的广播工作。
    1.   7月21日,请留守儿童代表一同到学校参观,到广播间作客活动。
    2.   7月22日,继续与留守儿童在直播间作客,联系与他们异地的父母通话,请专家、学者讲座。
    3.  7月23日,对活动进行材料整理,活动的第一阶段总结,向Google提交第一阶段进展总结。
    4.  7月24日---9月1日,开展第四阶段的特色广播节目。
    七.暑假活动后的工作。
    1.  2008-9-02,组织成员对留守儿童的上学情况调查。
    2.  2008-9,发动大学生为留守儿童捐资捐物,招收更多志愿者。
    3.  搭建大学生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子的书信交流活动,义教辅导。
    4   .宣传留守儿童信息,征集留守儿童的信息。
    八.写在最后的话。
        这个初秋,愿我们,一起走,在关爱的路上,留下足迹……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让我们共同托起未来的希望……


  • 博客

    http://gxnu07dianxin.blog.sohu.com (项目博客属于可选补充信息,由各团队提供、负责维护,大赛不对其内容负责。)

  • 评语/修改意见

    创意较有新意。

    项目的详细计划较单薄,可以为项目的准备和实施提供更详尽的安排。

    项目需要大量的媒体支持,没有提供足够的可行性论证。

  • 项目预算(决赛)

    项目

    金额

    说明